DSC_4384.jpg

紀錄日期:2016年10月8日

站別:三等

站體:平面車站

月臺:二座島式月臺

 

DSC_4410.jpg

白沙屯舊稱「白沙墩」,因為北側的過溝溪有許多砂石,受到東北季風吹拂而導致溪口南岸砂石堆積成丘,而且沙子顏色較淺,所以出現了白沙墩這樣的地名,1920年日本人將地名改為「白沙屯」,沿用至今。

 

DSC_4419.jpg

1922年,日本人在此地設立「白沙屯驛」,當時是木造站房,1977年改建為現在的鋼筋水泥站房。海線鐵路原本只有單線,1991年後龍到白沙屯區間雙軌化完工,但是白沙屯到新埔區間仍是單線。白沙屯是個三等站,兩座島式月臺可以提供列車待避,但目前客運都是利月第一月臺,第二月臺應該是讓貨列代幣用的。車站使用人數從十幾年前的每日三百人增加為現在的每日450人上下,還算是個小站的規模。附近有臺鹽通霄廠,早年有專用側線連接白沙屯站,為車站帶來不少貨運收入,然而2002年鹽場貨運業務停辦,現在已經拍不到鹽列了。

 

DSC_4376.jpg

白沙屯站以天橋聯絡站房和月臺,天橋還可以通往後站,方便旅客乘車。第一月臺有遮棚和候車室,第二月臺只有一節車廂長度的遮棚,因為往南的正線在1B,所以使用上還是以第一月臺為主。白沙屯站大部分停靠區間車,只有南下的507、511和北上的522莒光是對號車,車速也和區間車差不多而已。白沙屯站站房不大,差不多是花東小站的規模,有一個售票窗口,卻看不到自動售票機。

 

DSC_4407.jpg

每年農曆三月全臺瘋媽祖,白沙屯的拱天宮也是重點繞境寺廟之一,我個人雖然有拜拜,卻不喜歡人多擁擠的場所,這次來到白沙屯時不是重大慶典時期,可以更仔細看看這裡的老街、寺廟,剛好如我所願。拱天宮附近有不少紅磚房,還有幾間殘破的土角厝,越靠近廟宇則商業氣息越重,不過這也是難免的,畢竟有人潮就有商機。白沙屯媽祖前往北港進香的過程和其他廟宇不同之處,在於媽祖起駕、刈火、回宮的時間以及行進路線都要靠擲筊請示媽祖,所以每年行程都不同,也因此信徒們之間流傳著白沙屯媽祖比較孩子氣這樣的說法。2011年,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已被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喜歡湊熱鬧的朋友可以來體驗一下進香的過程,而向我一樣孤僻的人則請避開農曆三月,玩起來會比較盡興。

 

DSC_4421.jpg

沿著海邊往車站南方走500公尺左右,我好像看到火車的身影,沒錯,這是一家叫做石蓮園的列車餐廳,他們買下幾列平快車改裝成餐廳和民宿,如果你喜歡在平快車上喫便當的感覺,這裡會很適合你。偶然之間發現這樣一間餐廳令人驚喜,可惜列車已經重新上漆,不是原本的列車顏色,而且列車編號已被塗銷。雖然如此,還是要感謝餐廳老闆有這樣的熱情,若是能將列車編號重新塗上去,也算是功德一件。

 

 

DSC_4365.jpg

白沙屯站,往北是龍港站,往南是新埔站。

 

 

DSC_4366.jpg

白沙屯站往新埔站方向是單軌。

 

 

DSC_4373.jpg

白沙屯站往龍港站方向是單軌。

 

 

DSC_4362.jpg

搭海線列車時,常會看到車廂一角拉出一條線,寫著「行包專用區」,用一個小空間代替一列行包車,這張是開往白沙屯的列車上拍的。

 

 

DSC_4367.jpg

右邊第一月臺,左邊第二月臺,天橋可以連絡前站到後站。

 

 

DSC_4369.jpg

第一月臺旁有貨運月臺,還有另外兩股軌道。

 

 

DSC_4377.jpg

DSC_4371.jpg

造型相同的海線候車室。

 

 

DSC_4372.jpg

從第一月臺拍攝站房背面,通往二樓的樓梯是在室外。

 

 

DSC_4374.jpg

鐵絲網外有一片不知名空地。

 

 

DSC_4375.jpg

這些木屋應該是以前的道班房,現在變成倉庫,鐵路里程152km。

 

 

DSC_4380.jpg

白沙屯站的天橋。

 

 

DSC_4378.jpg

天橋上拍攝白沙屯站往南的景象,遠處單軌清晰可見。

 

 

DSC_4379.jpg

天橋上拍攝白沙屯站往北的景象,山坡上很多大電風扇。

 

 

DSC_4387.jpg

DSC_4381.jpg

候車廳空間不大,售票窗口只有一個,找不到自動售票機,行李房也被封印了。

 

 

DSC_4386.jpg

白沙屯站剪票口。

 

 

DSC_4389.jpg

剪票出口,現在已經沒在使用了。

 

 

DSC_4382.jpg

車站外有個旅遊地圖,對步行的我來說許多景點都太遠了。

 

 

DSC_4383.jpg

車站正前方的街道不寬,連雙黃線都沒有,走到底是臺一線。

 

 

DSC_4384.jpg

白沙屯站正面圖,右邊也長出基地臺。

 

 

DSC_4385.jpg

車站旁有舊倉庫,好像還有在使用。

 

 

DSC_4390.jpg

出站直行左轉,通往拱天宮的街道。

 

 

DSC_4391.jpg

郵局在車站前第一個路口。

 

 

DSC_4392.jpg

臺一線上的天橋,有造型遮陽棚。

 

 

DSC_4393.jpg

從臺一線路口回頭看車站。

 

 

DSC_4394.jpg

派出所在臺一線對面。

 

 

DSC_4395.jpg

DSC_4396.jpg

到了臺一線往北醫直走就會看到拱天宮的牌樓。

 

 

DSC_4397.jpg

DSC_4398.jpg

這一帶的房子蓋得早,造型看起來很特別。

 

 

DSC_4399.jpg

白沙屯北平交道。

 

 

DSC_4402.jpg

這間三合院是白沙屯媽祖會館。

 

 

DSC_4404.jpg

街上還保留幾間紅磚古厝,走在這裡很有懷古的感覺。

 

 

DSC_4405.jpg

土角厝已傾頹大半,但能保留著還是很難得。

 

 

DSC_4407.jpg

拱天宮,白沙屯媽祖的供奉廟宇。

 

 

DSC_4408.jpg

環保金爐,可以應付年節期間大量焚燒的金紙。

 

 

DSC_4409.jpg

短短的一條街,房子有新有舊,都見證過這裡的發展與改變。

 

 

DSC_4410.jpg

DSC_4411.jpg

DSC_4414.jpg

轉往海邊前進,看到小時候熟悉的漁港景色。我們稱呼這種塑膠竹筏為「排子車」,不知道當地人如何稱呼?

 

 

DSC_4413.jpg

DSC_4415.jpg

沿著海邊往南走,堤防內外各有不同的風景。

 

 

DSC_4417.jpg

DSC_4418.jpg

DSC_4421.jpg

石蓮園,利用列車當作餐廳和民宿,經營這個需要一股熱情,希望他們越來越好。

 

 

DSC_4419.jpg

再往南走一點會抵達臺鹽通霄廠,有一些喫的,也有觀光工廠可以參觀。

 

 

DSC_4422.jpg

往回走到白沙屯的後站可以直接上天橋。

 

 

DSC_4424.jpg

DSC_4423.jpg

後站出來的路就是這樣而已,很有祕境的感覺。

 

 

DSC_4425.jpg

從天橋上拍攝後站田野風光,這一大片空地是否和當年的鹽運有關呢?

 

 

DSC_4426.jpg

海線莒光號通過通霄站。

 

 

DSC_4364.jpg

區間車駛離通霄站,列車編號直接塗在月臺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