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3955.jpg

纪录日期:2016年10月1日

站别:简易

站体:平面车站

月台:一座岛式月台、一座岸式月台

大山早期的地名是「大山脚」,因为这一代有海阶地形,看起来就像山的脚趾一样。大山脚在清末时期是一街庄,称为「大山脚庄」,1901年日本人废县改厅,大山脚庄隶属苗栗厅,1909年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大山脚改隶新竹厅。1920年行政区再改制,大山脚庄变成新竹州竹南郡后龙庄大山脚大字。国民政府时期改为大山村,隶属后龙乡,1951年后龙乡升格为镇,大山村也改为大山里。在google地图上可以看到这一带分为上大山脚和下大山脚,这些都是早期留下来的地名,其中下大山脚是比较早开发的地方,车站也位于此处。

 

DSC_3940.jpg

大山站设立于1922年,当时称为「大山脚驿」,1965年改称大山车站,但一直到现在当地人还是会以大山脚来称呼车站。大山站1981年改为有人号志站1982年再改为三等站,1991年降等甲种简易站,2017年再降为乙种简易站,有站务人员管理,前几年也有卖硬票,但是现在卖完了。

 

DSC_3976.jpg

站内岛式、岸式月台各一座,表示车站仍有待避功能。月台利用底第一月台为主,第二月台为辅,因为大山站往北是单轨,往南是双轨,所以月台利用也不是完全固定。靠近站房一侧还有一座货运月台,堆了一些砂石和铁轨,不知道是否还在使用。大山站没有月台遮棚,第一月台候车室与天桥相连,旅客可以利用候车室遮风避雨,而第二月台没有候车室,只有一小块凸出来的楼梯遮棚,真的下起大雨是无法遮蔽的。

 

DSC_3972.jpg

大山站是木造站房,和谈文站有几分相似,也是苗栗县登录的历史建筑。大山站的牛眼窗只设在站房背面,侧面是方窗,这是大山站和其他海线车站不同之处。屋顶左右两侧不等斜,站房内空间不大,木造的结构给人一种古朴的美感,古老的报架还保留著,并在角落设置写字台供旅客书写,也可以帮手机充电,相当贴心。造访时刚好是台风过后,走出站房一看,右侧屋顶的屋瓦被吹掉了一大片,目前虽已修复,但是使用的材料似乎不太一样。大山站每天不到三百人进出,可算是一个乡间小站。我喜欢大山站周遭环境,车站外能找到一些老房子,漫步在街道上感觉很悠闲,很放松。

 

 

DSC_3928.jpg

大山站往北是谈文站,往南是后龙站,灯箱上面的框也被台风吹坏了。

 

 

DSC_3927.jpg

大山站往谈文站方向,轨道汇成单轨,过了谈文南号志站又变双轨。

 

 

DSC_3934.jpg

大山站往后龙站方向,双轨。

 

 

DSC_3937.jpg

DSC_3938.jpg

从天桥上拍摄可以清楚看见,上图往谈文站方向变成单轨。第二月台旁边还有一片空地,不知是否为货场用地。

 

 

DSC_3979.jpg

天桥上可以看到许多农地,远处有海景。

 

 

DSC_3929.jpg

月台天桥雨遮连接到谈文站站房背面。

 

 

DSC_3932.jpg

靠近站房的货运月台和仓库。

 

 

DSC_3933.jpg

车站南侧有类似道班房的建筑。

 

 

DSC_3935.jpg

大山站站内天桥。

 

 

DSC_3936.jpg

天桥上有铁丝网遮蔽,防止物品掉落。

 

 

DSC_3940.jpg

从天桥拍摄站房,后方及右侧加上了铁皮,站房旁还有旧式围篱。

 

 

DSC_3942.jpg

第一月台候车室,也是有点斑驳。

 

 

DSC_3943.jpg

车站后方的围篱和站长室。

 

 

DSC_3944.jpg

站房背面山墙上有牛眼窗。

 

 

DSC_3945.jpg

木头围篱造型的剪票口。

 

 

DSC_3946.jpg

站房内的列车时刻表,都是区间车。

 

 

DSC_3949.jpg

剪票口上方有时钟,海线木造车站大多会如此配置。

 

 

DSC_3950.jpg

角落有写字台可以写字、充电,照片下方的白色半圆形物品是报纸架。

 

 

DSC_3951.jpg

售票口有栅栏,有些木造车站的栅栏已被拆除。

 

 

DSC_3954.jpg

以前的剪票出口,现在封起来了。

 

 

DSC_3955.jpg

台风过境后,大山站的屋顶被吹翻了。

 

 

DSC_3957.jpg

车站外墙有些剥落,刚好可以看到内部的结构。

 

 

DSC_3959.jpg

这些美丽的木造车站回廊下常常停放著车辆,我认为这样的风气是应该被改变的。台湾的车站、老街常有车辆随意停放的问题,与古朴的建筑相当不搭。与其羡慕国外的街道、古迹都那么整齐美观,不如从自身做起。

 

 

DSC_3960.jpg

站房旁边有一间白色建筑,应该是仓库。

 

 

DSC_3961.jpg

车站正前方的明山路,直走可以通往国道三号。

 

 

DSC_3962.jpg

DSC_3964.jpg

DSC_3966.jpg

DSC_3967.jpg

车站附近有一些老建筑,增添此地的古朴气息,然而有些已经倾颓。

 

 

DSC_3963.jpg

主人将这间白色小屋布置得很别致。

 

 

DSC_3965.jpg

街角的弧形建筑今日已不常见,通常只在发展较早的区域才能看到。

 

 

DSC_3969.jpg

位于苗8县道的大山南方平交道。

 

 

DSC_3970.jpg

大山站前福德宫位于车站南方。

 

 

DSC_3971.jpg

站房侧面山墙没有牛眼窗。

 

 

DSC_3972.jpg

站房背面有牛眼窗。

 

 

DSC_3973.jpg

从站内拍白色仓库,右边有一间旧仓库。

 

 

DSC_3974.jpg

从第二月台拍第一月台的候车室。

 

 

DSC_3976.jpg

第二月台拍摄大山站站场。

 

 

DSC_3977.jpg

候车室屋顶是W形。

 

 

DSC_3982.jpg

候车室内部。

 

 

DSC_3983.jpg

DSC_3926.jpg

区间车停靠大山车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