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观点。
上了二节课之后,学生开始敏感起来。

「今天午餐好好吃哦!」「观点!」
哈哈⋯
别人讲话他就会去分析是观点或事实。

我让他们回家时去观察家人说的话,是观点多还是事实多?或是各半?

而那又是怎样的人?

活动进行关键:

各自画完之后有个重要活动,就是「发表」

例如一号发表一句话,全班一起回答是观点或事实。

目的是「学会瞬间判断事实与观点」,一堂课下来也练习出了「反射动作」

延伸:

这是基础 接下来预备延伸的是各种观点
例如「以考试而言,父母、老师、小孩、社会上的观点各是如何?」

再来是「以一篇报导为文本,圈出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
也可以用「一篇小朋友的日记」为文本去圈选⋯应用十分广泛

 

还有可以用广告或网红影片为文本,让孩子去判断

是否「不实」?是否只是主观臆测?让孩子学会分辨。

活动观察:

实际上课结果发现,本班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观点与事实的分别。很容易上手。但当有同学提出「他看起来很生气」时,就形成讨论了。多数人认为这句是观点。
甚至当我提出「自然科学比较偏重事实」时,有人能举一反三说:「那国语比较偏观点」(他指的是文学)


能进行这样的讨论,我感到意外的惊喜。

生活应用:

这可以运用在处理学生吵架时。

以前他们会毫无章法的叙述,此时你可以说:「停!讲事实。」然后他们就会开始叙述:「事实就是.....」


或者他们讲得太主观,你可以说:「你觉得他排挤你,这是你的观点,但不一定是事实,别人不一定是这么想的」

35F156B9-2DF2-4B5E-90DC-1DA757CCAD0F.jpeg

3A3AEAF7-9DC3-42F7-8E5C-9B696A9B672C.jpeg

D637BE99-9A5E-4F93-B0A1-2F988375709E.jpeg

1FB9457D-E0F2-475D-BA95-DAF748A1C86B.jpeg

AB0EC67E-DCD5-4188-9D3E-C223D77AA378.jpeg

779A9701-8AC8-47C3-B022-195FD7CE09E2.jpeg

98F5756A-7A20-4789-AC05-01B86AA82535.jpeg

404BEAC1-4B6F-4A1F-8A47-B0BE50094BA0.jpeg

29F67C48-D060-40E5-B190-21D946C858E9.jpeg

EE7CB492-4269-49C0-BD1C-D69A156E766C.jpeg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