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再過幾年,你也許會更懷念2018年,因為那也許是未來幾年中國激光市場裏最好的一年。我們採訪了數家企業,他們各自表達了對國內市場形勢和應用趨勢的觀點。後面,我們將陸續推出。

Q:光電匯

A:銳科激光 李傑 副總經理

記者:面對2018年宏觀經濟的不景氣,銳科激光是否受到了些許影響?2018年銳科激光的整體業績情況如何?

李傑:根據宏觀經濟環境及市場競爭情況,我們積極採取措施,及時調整了市場戰略,促使我們2018年整體經營業績的保持了穩定增長。

根據銳科激光2018年業績快報,2018年1-12月實現營收14.62億元,同比增長53.6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3億元,同比增長56.05%(2017年凈利潤為2.77億元)。

以產品來看,2018年,銳科激光高功率產品銷量增長較快,6 kW產品實現了批量銷售,高功率產品的銷售佔比進一步提高;而更高功率的萬瓦以上產品也實現了少量出貨。

我們認為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產品收入增長較快,成本控制較好,這是我們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記者:銳科激光於去年成功上市,這對銳科激光的市場推廣、銷售業績等帶來了哪些實際的積極的影響?

李傑:成功上市標誌著我們正式進入資本市場,為我們的持續發展獲得了穩定的、長期的融資渠道,並藉此可以形成良性的資金循環。如今,銳科激光成為了公眾公司,這無形中增強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無形資產的增加不言而喻。

從產業競爭的角度來講,上市使得我們相較同行獲得了先機,使我們在擁有經營保障的同時,可以支撐我們更高速的成長,保持我們在同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本次募集的資金,更多地投資於大功率光纖激光器開發及產業化項目、中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產業化以及研發與應用工程中心項目,以提升我們的新產品研發和應用開發能力,上市將解決資金壓力,賦予更大的能量去實現激光器核心器件的突破,實現真正的產權自主。

目前我們的大功率光纖激光器經過優化,光束質量處於國內一流水準,加工效果和效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且基於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器件,控制了生產成本,即使質保期過後也可達到維修成本可控、延保費用更省。如今,我們的產品已在切割、焊接、熔覆、表面處理等領域廣泛應用。

記者:您認為國內外的光纖激光器技術上還存在哪些差距?

李傑:歐美等發達國家最先開始使用激光器,並在較長時間內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隨著全球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亞太地區激光行業市場份額迅速增長。發展中國家在製造業升級過程中,逐步使用激光設備代替傳統設備,對激光器的需求旺盛,是目前全球激光行業市場最主要的驅動力之一。

在光纖激光器領域中,國外IPG已基本實現所有器件自製化,在技術廣度的研發和生產上較為全面,而我國的垂直集成程度則略低。對比到具體產品,調Q的激光器沒有差異,中高功率激光器也基本沒有性能差異,但超高功率連續光纖激光器IPG仍為領先地位。

就國內市場而言,我國企業的本土優勢則十分明顯。以銳科激光為例,目前我們的下游國內客戶數量就已達到近千家。

記者:您如何理解銳科激光在中國光纖激光器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您認為目前光纖激光器市場競爭環境如何?

李傑:隨著國內光纖激光器企業綜合實力的增強,國產光纖激光器功率和性能逐步提高,目前產業化光纖激光器功率已能達到萬瓦級別。據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曾做過的統計顯示,中國低功率光纖激光器市場已被國內企業佔據;中功率光纖激光器市場,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市場份額相當;而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市場,國產產品已實現部分銷售。國產光纖激光器正逐步實現由依賴進口向自研、替代進口到出口的轉變。

我們現在主流產品的技術與國外競爭對手差距不大,但與國外競爭對手的產品重合度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直接和激烈。脈衝激光器方面,國外競爭對手已不再降低價格;連續激光器方面,中功率產品競爭較為激烈,高功率與超高功率產品競爭稍微平和些。其中,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產品在國外市場中已經成為主流,6000W在發達國家的大設備集成商是起步門檻,因此國內市場仍有繼續升級和增長的空間。

我們會進一步通過加大器件和原材料的自製比例,下降進口採購規模,提高產品質量等措施保持我們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記者:有人認為銳科激光打破了市場原有的秩序,也有人認為銳科激光促進了市場更加平衡的良性發展?您對此如何看待?

李傑:我們對部分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是根據市場情況戰略調整,目的是打破國外競品的高價壟斷,與更多企業分享激光技術發展的紅利。競爭是市場成熟的催化劑,必然會促進激光器領域的良性發展。銳科現在正進一步提升垂直整合和創新研發的能力,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和工藝、自製核心器件和規模化生產,使得產品整體毛利率得到了穩步提升。我們相信,在品質提升的同時,成本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記者:您認為現在國內的光纖激光器應用發展到了什麼階段?

李傑:2017年國內光纖激光器市場約為60-70億元,其中,國外競爭對手約為40億元,佔比達到50%-75%。我們目前體量相比較小,同時未來大功率切割、焊接及3D列印等市場還具有較高的成長性,2020年保守估計中國光纖激光器市場或將達到100億元的規模。

當行業增長較快時,市場空間就會比較大,對於新進入者來說,機會可期,對於行業龍頭企業來說,因其產能的可以預測,規模效應更加明顯,而當市場增長放緩時,對於新進入者來說,其進入門檻就會越來越高。

光纖激光器的門檻主要是技術門檻,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產業鏈的掌控需要比較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鏈不同位置的技術人才的需求;二是高功率激光結構複雜,元器件非常多,任何部分出現問題都將導致整個產品質量的下降,這對部件元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沒有長期的技術積累,想要實現產業鏈的綜合突破,獲得更高的產品可靠性,可以想像其難度。目前,除國內極少數企業外,其他光纖激光器生產企業規模總體而言相對較小。

記者:您認為光纖激光器的市場及應用發展潛力如何?

李傑:從宏觀發展來看,激光行業涉及國民經濟的大部分行業,其與宏觀經濟的景氣度關聯較高。目前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市場,激光設備具備廣泛的應用空間。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激光的滲透率較低,再加上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中國激光行業發展空間巨大。激光加工取代傳統加工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我們認為,即使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只要中國的製造業升級趨勢不變,只要激光的性價比越來越高,我們認為中國激光市場在較長時間內仍然會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從微觀應用來看,目前光纖激光器應用還是以切割應用為主,但焊接應用因其特殊的應用要求:定製化、非一家可壟斷等的特點,隨著工業機器人、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興起,未來前景更加廣闊。此外,還有金屬 3D 列印,由於成本高、速度慢等因素,目前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但隨著激光器技術的成本和價格下降,普及率將會大幅提升。其他下游拓展應用還包括激光熔覆、激光淬火、激光醫美、激光雷達等領域。總體而言,激光焊接和3D列印的市場容量比較大,激光熔覆、激光醫美、激光雷達等市場會處於比激光焊接和3D列印更晚起量的階段。

記者:2019年銳科激光在技術和市場方向上有何目標和計劃?

李傑:2019年的宏觀經濟形勢還不明朗,但我們處於一個相對較好的發展位置。我們在2019年將集中精力投入市場和產品兩大方面。在市場上,我們將主要突破超高功率產品市場,實現更大範圍的客戶突破;在產品上,我們將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從技術上降低成本,加大整體優化空間。

=========分界線=========

光電匯-光電產品一站式導購服務平臺?

www.oeshow.cn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