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今年實施定了,不過全面實施還得等到下半年,這還只是三大運營商之間轉,如果要在虛商之間轉,明年或者可以。不過目前關於攜號轉網的觀點大多是錯的。

錯誤一:轉網就是爲了圖便宜

其實,套餐優惠只是理由之一。攜號轉網的三個理由:

1、別人家的套餐更便宜

2、別人家的服務更好

3、別人家的網絡覆蓋更好

除套餐資費外,另外兩個同樣重要的理由是服務和網絡覆蓋,和某運營商營業廳的營業員炒一架,回頭用戶就可能轉走。如果一個運營商的網絡沒有覆蓋到你家,你投訴了都沒法解決,那不光你自己想轉走,運營商也可能建議你轉走。單爲你建一個基站太不合適了。某國的運營商就是這麼建議的。

錯誤二:中國移動的套餐貴

其實,這也是不準確的。目前三大運營商的主流套餐資費趨同,差別主要在老套餐的資費較高,拿一個運營商的老套餐和其他運營商的新套餐比。這並不合理。事實上,很快我們就會看到(不用等攜號轉網開始全面實施),運營商會更加努力地吸引用戶轉爲資費更便宜的新套餐,會主動增加套餐內包含的流量,會主動(大幅)降低套餐外資費或者叫標準資費。而外界認爲受影響最大的中國移動,會更積極主動調整,以減少攜號轉網開始是實施後用戶的流失。看看近兩年,取消語音漫遊費、取消流量漫遊費,不限量套餐改名,中國移動都表現得更積極,也消除了政策減收對其利潤的影響。

錯誤三:要轉網的人很多很多

過去數年,攜號轉網的呼聲一直很高,媒體的各種調查也都表明,很多人都想轉網。但從想轉網到真正去辦理轉網業務之間有非常大的距離。因爲想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其他,也不要爲後果負責, 可以“想當然”。但真要轉網,用戶就會考慮很多因素,最終導致真正去辦理轉網的只是原來”想轉網“的人羣的一個非常小的比例。

錯誤四:中國聯通是攜號轉網的最大受益者

這實際是基於目前的狀態判斷的,因爲過去兩年,中國聯通推出的互聯網合作套餐,大幅降低了平均每GB流量的資費,吸引了一批用戶,也讓其他用戶看到了聯通資費的“低廉”,但運營商不會被動等待的。去年上半年中國電信開始大力推廣類似的互聯網合作套餐,下半年中國移動推出了相抗衡的日租卡和定向流量套餐,資費下降的幅度都超過了中國聯通,雖然中國聯通平均每GB手機流量的資費還是最低的,但兩個對手已經開始縮小差距,攜號轉網開始,還將進一步加速。

錯誤五:攜號轉網的目的就是爲了方便用戶轉網

攜號轉網流程改進,就是爲了方便用戶轉網,但攜號轉網的目的不是,攜號轉網實施的目的應該是讓用戶流量起來,用腳投票,從而推動運營商降低資費、提高服務質量、優化網絡

錯誤六:攜號轉網到虛商,資費會大幅降低

這其實也是誤區。虛商沒有實體網絡,做得是“批發轉零售”的生意,由於受到其從三大運營商“批發”過來的成本的限制,虛商的資費不可能大幅降低。甚至在虛商試點初期,虛商反映最多的就是“批零價格倒掛”,運營商批發給虛商的價格比運營商自己發展用戶的套餐還便宜。

錯誤七:攜號轉網的關鍵是什麼都攜過去

不僅話費餘額,而且積分、星級等都要攜過去。這很難做到。很難做好新舊兩個運營商系統的無縫對接。攜號轉網的關鍵應該是如何明確用戶不能轉網的情況(負面清單),避免運營商設置限制轉網陷阱,保障用戶的“轉移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