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有超過200萬名終末期腎病患者,

  且每年新發人數正以近20%的速度遞增

  在目前接受透析的60萬患者中,

  20.7%是正值20-44歲的青壯年。

  除了要與透析、併發症打持久戰,

  他們還面臨着

  不被社會理解、接納的無奈……

  今年是金國棟患上終末期腎病的第12年,

  一週三次透析,風雨無阻,

  他戲稱自己“彎腰柳樹”,挺耐熬。

  12年,他見證了醫療技術的發展,

  體會到醫改帶來的福祉。

  但在基本治療需求得到保障後,

  如何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重新扛起家庭頂樑柱的責任?

  他奔忙12年,仍不見答案。

  不僅僅是金國棟,

  透析患者都在嘗試着不同的活法,

  開摩的、做網店、當保安、賣襪子……

  儘管透析和治療

  幾乎成爲他們生活的重心,

  儘管屢屢遭到誤解和拒絕,

  “像個普通人那樣活”的念頭,

  始終在心底等待破芽。

  是否能有更多創新療法,

  讓透析患者過上有質量的生活?

  能否消除偏見和隔膜,

  讓他們融入透析室外的世界?

  在生存之外,

  他們是否也可以實現人生的夢想?

  今天是第14個“世界腎臟日”,

  讓我們走進金國棟的生活,

  傾聽12年過濾人生的故事。

  視頻長度5'51'',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 end -

  本文首發於財新健康 caixin-lif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