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即將成為新手媽媽的一員,懷孕初期的喜悅、中期產檢的不安、到後期的身體不適,對於每個待產婦來說,都是一個長時間也是首次的人生心靈成長課程

更不用去想中間還包含了擔心自己體重過? 每次產檢醫生的叮嚀? 孩子到底健不健康? 等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在每個月產檢時都要來上一回的擔憂

因為自己經歷過體重的直線上升,妊娠糖尿病的突然來襲、甚至在自然產跟催生的中間掙扎著,還差點一度要喫全餐

這對我來說,都是一個認真開朗樂觀,簡單來說就是"少根筋"的我從沒想到的

 

但促使我在孩子已經四歲多才要來紀錄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經歷過  而身旁的朋友們也持續不斷的在經歷這件事

當時的自己只能靠不斷爬文、看書、詢問周遭朋友來解決自己的疑問

孩子生了之後整整四年,都在工作、孩子、家庭中打轉,到現在纔有時間認真的為自己的生活做一點紀錄跟改變

所以先從最簡單的開始下手吧

 

什麼是待產包

什麼是待產包? 為什麼需要準備?

產婦就跟住院的病人一樣,生產後需要在醫院待3-5天不等,等醫生觀察情況穩定後才會帶著寶寶出院

一來是因為生產完消耗大量體力並且隨時有可能會有突發的身體狀況造成生命危險

二來是因為寶寶也需要在醫院觀察是否有其他不明狀況發生

所以需要準備東西一起入院,但比較特別的是

除了產婦自己的用品之外,寶寶也需要準備一些東西喔

醫院通常都會提供待產包需要準備的明細,可以在生產前請門診醫生或醫院提供

有些市面上的書籍也有相關的內容介紹可以參考

 

我本身因為堅信自然產,所以從沒想過要剖腹或催生

但是因為中期罹患妊娠糖尿病,雖然中間經過醫生建議做了飲食控制

但不知道是因為爸爸媽媽都不小隻,還是醫生很愛請產婦催生(我的門診醫生有需多產婦都是催生的)  XDDD

到九個月的產檢時,頭圍已逼近生產關卡,醫生強力建議我提前催生,以免寶寶太大屆時生不出來

在猶豫不決、求神問卜、詢問眾多家人意見後

我還是聽醫生的話去安排的催生的病房   (這段故事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所以我就趕緊按照自己多方得來的資訊,在綜合現狀後作了以下的調整

 

以下就是建議"懶人媽媽"攜帶的待產包清單

1.媽媽手冊、夫妻身分證、健保卡、錢_辦理入院及出生證明等等需要的身分證件

2.產褥墊(可拋棄式)_因為待產時間長,期間會排分泌物跟血液,又要配合醫生跟護士隨時進來檢查,所以無法穿內褲,就必須使用產褥墊維持牀的乾爽。產後會有大量的經血排出,幾乎每晚都會漏出來也需要用到。

3.產後專用衛生棉、紙內褲_產後會有大量的經血排出,需要較具分量的衛生棉以及紙內褲做更換。就不用洗內褲啦 XDDD

4.個人用品_牙刷、牙膏、毛巾、沐浴乳、拖鞋等等_這個就是看個人習慣來攜帶,畢竟要住三五天,還是有需要用到的。如果不介意洗頭的人,建議可以找醫院附設的阿姨來病房洗頭,快速又乾淨舒服。

5.坐浴盆_自然產的產婦因為有傷口,一般都會在產後一天(視醫生建議)定時做三次以上溫水泡盆,讓傷口消腫,也有舒緩的作用,是產後小確幸時光。

6.沖洗器_避免感染。個人覺得好重要的一樣東西,不僅產後每次上廁所都需要用到,之後寶寶半夜大便尿尿時也可準備來沖小屁屁,就不用大半夜抱著寶寶迷迷糊糊的去廁所沖洗了。

7.媽媽的帽子、襪子、拖鞋等保暖衣物_醫院冷氣很強,可是要讓身體保暖的優

8.媽媽出院服,寶寶一套服裝、帽子、襪子、手套及保暖物品_出院時需要穿上自己的服裝,跟寶寶一起回家準備做月子囉

 

以上八項是個人認為必備的物品,當然嫌麻煩的人,你就只要準備1、7、8項,其他的醫院裡的藥局或附近婦嬰用品店都有得賣,我當時的哺乳衣就在醫院旁邊買的,入院時叫老公或家人去買來就好

另外出生紀錄,因為現代人普遍使用手機取代相機的功能,除非你要求拍照品質,否則直接用手機拍照紀錄就可以囉

其他像是擠乳器、溢乳墊、哺乳內衣,可以視你產後哺乳的狀況再及時去買就可,以免產後乳汁分泌狀況不佳,多花冤枉錢

而且現在很多醫院也可以借擠奶器,先用用看覺得自己真的需要再去購買

 

順待一提無痛分娩,因為很多媽媽也會猶豫要不要打無痛分娩??

有時也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有網路傳言說打了無痛後會造成腰痠等等後遺症

但純粹個人經驗分享:我深深覺得無痛分娩真是現代產婦的佳音知己,如果有點預算又不想讓自己太痛苦,可以考慮打無痛分娩

畢竟無痛在我待產的漫長28小時,讓我還可以好好睡一覺補充體力

之後可以再分享給大家生產過程

 

最後放上一張寶貝的照片,真誠的覺得,男孩跟老公長得好像呀!!!!!

736423_10151350187874395_718339358_o.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