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a8cb8026252  

你所『以為』的非他不可!!!

 

我們先暫時分開吧!
初聞男友口中吐出此語的友人J,哭死哭活地不停追問著,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
有什麼事不能好好解決,你這是"逃避"!
我不是逃避,而是我覺得我們真的不適合,至少現階段。
友人J無法接受,頻頻搖頭,可是我不想分開。我愛你啊...
可是我們不適合,再拖下去,只是浪費你我時間。
而且我不想最後連一點美好回憶都沒了,而且我不想說出難聽傷人的話...
那就不要啊,而且我不能沒有你,我會死的。
你不會的。
我會!我會死的!
 
最終J和男友真的分手了。
J也真的渡過一段要死不活的生活。
J也真的用力地折磨並虐待自己。
但最後J沒有死。
她沒有像她所想的那樣,因為失去這個男人而死亡。
但分手過程中及之後,有可能讓自己受傷或死亡的事件,
卻都是J自己造成的。
她瘋狂酗酒,她自殘,她失眠,她食不下嚥,
她以淚洗面,她將自己封閉......
一方面是傷心不能自己,一方面是為讓男友內疚,
一方面是示弱哀求,男友可能會心軟放不下她。
但男友沒有因此心軟,反而快速地人間蒸發。
 
這讓我想起,前陣子發生在4歲小侄女身上的事。
因為父母教育,不認識的陌生人絕對不能碰也不能跟他走。
同理,在吃的方面,沒看過且不認識的食物絕對不吃。
你想想,一個4歲的小孩,在她的人生中,
沒見過的東西太多太多了,甚至佔90%以上。
如果每樣食物她都以為不能吃,或吃了會生病的話。
那她如何長大呢?而且也太沒有口福了。
 
其實,很多我們以為會怎樣怎樣的事,其實都不會像你初想的那樣發生。
但如果,你真的照你所認為的那樣去行動,才一定真的會發生。
 
 
最好的例子,是希特勒的人體實驗。
二戰期間,他執行了一項慘無人道的心理實驗。
他們讓犯人觀看被割斷動脈,全身鮮血流光後的畫面。
然後將犯人眼睛矇上黑布,用冰塊代替刀,在犯人手腕上劃了一下。
讓犯人以為自己被割斷動脈了。
隨著滴答滴答的水滴聲,一、二個小時後,
犯人真的相信自己大量失血而死亡。
而且呈現和失血死亡的人一樣的生理反應。

J,如果你真的打從心裡認定你非此男不可,那麼,你就是那位犯人。
甘願被"自以為"所囚的犯人。

同理可推及發生在你身邊,家庭、工作、感情、人際...所有事。
你所以為的『非如此』不可!真的不可嗎?

共勉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