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皇帝少年繼位,他的母親李太后也是明朝的風雲人物,萬曆爲人孝順,把他的外公李偉接到京城,專門爲外公修了一座園子。這座院子佔地面積有1200多畝,亭臺樓榭無一不有,被稱爲“京師第一名園”。到了清朝,這個園子被命名爲“暢春園”,在清朝歷史上,是個非常有政治色彩的園林。雍正登基之後,他從來沒有來過這個園子,因爲康熙是在這裏駕崩的。

暢春園:康熙駕崩的地方,雍正登基後再不敢去

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從康熙三十四年之後,康熙每年必來暢春園居住,每年至少住2個月以上,因爲這裏離紫禁城也不遠,甚至成了康熙的辦公場所。康熙四十七年,九子奪嫡愈演愈烈,太子胤礽被拉下馬,康熙順帶把大阿哥胤褆也圈禁起來。康熙當時在塞外行圍,回到京城後在祖先牌位前痛哭流涕,將自己的愛子、從小悉心培養的太子廢除,讓康熙一度昏厥。康熙醒來後,右臂甚至出現中風的情況。在大臣李光地等人的安排下,康熙來到暢春園,身體漸漸大好,康熙曾說暢春園是個“寶地”。

暢春園:康熙駕崩的地方,雍正登基後再不敢去

第二年,太子胤礽復立後,康熙又移居暢春園,從康熙四十八年開始,康熙基本上每年都有一半的時間住在暢春園。然而,九子奪嫡仍舊非常激烈,胤褆被圈禁後,胤祉、胤禛、胤禩、胤禵等人持續對太子造成壓力,再加上太子爲了拉攏自己的勢力,採用的方式比較極端,包庇官員,貪污受賄,接連幾個大案都涉及太子,最後太子竟然想聯合齊世武等人逼康熙退位,還好被康熙發現,太子二度被廢。

暢春園:康熙駕崩的地方,雍正登基後再不敢去

此後,康熙連續10年的時間,沒有設立太子,10年的光陰,夠康熙仔細觀察自己的兒子們的。康熙六十一年十月十三日,康熙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暢春園的雪花不停的落下來,步兵統領隆科多率領兩萬多人嚴守暢春園,這天夜裏,世於園內清溪書屋,康熙駕崩,第二天,胤禛繼位,宣佈將於第二年改元雍正。

暢春園:康熙駕崩的地方,雍正登基後再不敢去

有意思的是,所有清代雍正年間的史料,包括《清世宗實錄》等官方史料,都沒有記載過雍正再次來過暢春園。雍正繼位後,拓展圓明園,雍正若是想在郊外居住,都是住在圓明園,再也不去暢春園。因此有學者稱,雍正的繼位之謎一直沒有被揭開,雍正或許在某些方面無法面對康熙,所以纔不願來暢春園。

暢春園:康熙駕崩的地方,雍正登基後再不敢去

有意思的是,雍正八年,雍正的身體每況愈下,雍正下旨修建自己的陵寢。按照歷朝歷代的規制,一般皇帝的陵寢要修在父親的陵旁。比如,順治是清朝在關內的第一位皇帝,他葬在東陵。康熙死後,也葬在東陵。禮部和工部的官員在東陵爲雍正選址建陵寢,卻被雍正拒絕,雍正另外選了一處地方建陵寢,即清西陵。因此,清朝有了兩塊皇家陵園,東陵和西陵。也就是說,雍正不僅不願意去康熙駕崩的地方,也不願意葬在康熙的旁邊。

暢春園:康熙駕崩的地方,雍正登基後再不敢去

而據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的《回憶錄》介紹,康熙駕崩之前,雍正進入暢春園,康熙有“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如果屬實,或許雍正的繼位真的存在很多問題,導致雍正不敢面對康熙,才導致雍正不去暢春園,不葬東陵的結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