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4
春假連續假期,延續了去年的親子旅遊安排
今年依舊規劃山林健行之旅,目的地一樣是拉拉山
為的就是前年森林步道神木遺珠之憾

在羅浮泰雅溫泉公園休憩之後,循著美麗的北橫公路上行
近午餐時刻,我們選擇了在北橫公路28.1公里處的伊麥小喫用午餐

北橫公路風景優美,山上的小鎮部落不多,找的到有營業的店家已屬不易
若是味道不錯且價格合理,那就是佛心來著^_^
11點半左右,店家已經準備好開始營業
這家位於公路髮夾彎處的小喫店,沒有招牌,外觀只有簡單的竹圍籬
餐色以當地的野菜、山豬肉與鱒魚料理為主

店內是簡單的擺設
店家主人都是原住民朋友,親切的招呼著我們一家人

這裡的鱒魚是附近的養殖場配送過來的,每隻都是非常的活潑
(用餐時剛好養殖場送魚過來)

當地的野菜,除了平地市場上常見的高麗菜、高麗菜苗、山蘇、紅杏菜、竹筍...等,還有少見的蔬菜品種

因為出發的早,早已飢腸轆轆等著開飯
點了幾樣簡單的菜色
炒竹筍$120

炒香菇$150

四季肥腸$160

炒山蘇$150

炒高麗菜$100

蔬菜新鮮好喫,四個人四碗白飯...只花了720大洋解決午餐
這是一家價格合宜且味道不錯的小喫店家,若是北橫旅遊路過可以參考參考

飯後...孩子們一上車就開始補眠了
駕車於優美的山林間,也是一種享受

巴陵大橋

巴陵大橋位於桃園復興鄉,是北橫公路三大名橋之首(另二座為羅浮橋、大漢橋)
這是通往達觀山(拉拉山)的必經之路,也是北橫著名的地標之一
全長220公尺的鋼骨橋梁,最大跨度達185公尺,為大漢溪沿線橋梁之冠

從新巴陵大橋望著鄰近的舊巴陵橋

舊巴陵橋是一座單向吊橋,火紅色的橋身在翠綠峽谷之間更顯亮彩奪目
在新巴陵大橋上尚未通車之前,這就巴陵橋為當地交通的重要聯絡橋樑
回想那段學生從30年前開始,幾年的機車環島時光,多次行經此地,總是會停下車來欣賞一番

舊橋兩端各有人力鑿挖的隧道

不再做車道使用的隧道中,裡頭展示泰雅原民繪畫創作、傳統服飾及農特產品,讓遊客可以瞭解在地文化

「原夜」-作者:伊凡 嗲木

油漆彩繪的壁畫,其創作理念為泰雅族自古生活在山林中
森林的一切萬物孕育著族人的生命,同時充滿著危險
大自然成了生活的老師,遙想老祖先在月光下的智慧與勇氣
在黑夜中帶領著族人走出光明...

「守護」-作者:米路 哈勇

泰雅族的紋面習俗規範,人在死後,帶著紋面印記才能通過祖靈橋(彩虹)
祖靈橋守護著泰雅子孫...

巴陵吊橋長度160公尺,寬度僅4.5公尺,連接巴陵一號隧道及二號隧道,
橋身為長跨徑吊橋

吊橋在假日也是體驗高空彈跳的地方,前些日子於週日經過時,尚有看到遊客在體驗這超刺激的活動

新巴陵大橋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拍攝夜景星空的熱門地點

此處光害少,又在四周溪谷環繞
偶有行經此處的車輛留下長長的車燈光影,搭配著銀河星空,非常漂亮


新、舊巴陵橋都是北橫公路上的觀光勝地與著名地標景點
叉路處可以暫時停車下車散步,欣賞鄰近風光....

伊麥小喫
電話:(03)3821-021
地址:桃園縣復興鄉北橫公路28.1公里處

巴陵大橋
位置:桃園市復興區 臺7線(北橫)公路往宜蘭方向,約48.5公里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