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某本世界一流的男性雜誌所說,一見鍾情無非就是氣質和美貌正好合乎你的口味,沒有人會對一頭心裡美的豬一見鍾情。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見鍾情應該是信息素的釋放,當這些代表著不同的免疫能力的信息素找到互補的對象時,這兩個人便會下意識地覺得對方「很有眼緣」。

不過,這些說法似乎都太太太太不浪漫了。

試想,當你在早春的公園裡聽到悠揚的樂曲,循聲而去只見一位漂亮到如同從畫中走出來的女生,裸著纖細的雙足踩著節拍,手中的口風琴彈奏出曼妙的音符。她長發飄飄被孩子們擁簇在中心,連城市上空的白鴿都為她駐足。那麼,作為一個健全的男生,還有什麼理由能讓你不怦然心動呢?

我們的男主角,14歲的前鋼琴天才有馬公生自然也不能免俗。雖然從性格上來看,為人低調,運動神經缺乏,心理活動豐富,溫和到不免被人誤認為怯懦的公生完全是人畜無害,永遠不會主動出擊的食草系男生。就連他自己都曾說 「不會有人喜歡上我的」。但是命運的奇妙往往就在此時顯現。宮園薰對於他而言,就是那個給他只有黑白兩色,無異於琴鍵般單調的生活染上五顏六色的鮮活的命運之人。

一切的灰暗,源於兩年前公生母親的因病去世,從那時起,曾經囊括無數比賽冠軍的他再也沒有正式觸碰過琴鍵。練習室裏的三角斯坦威被灰塵和胡亂擺放的獎狀獎盃刻意隱藏,曾經用精準地演奏出每一個音折服全部評委的少年,現在竟只靠著給卡拉OK聽譜來保持著與音樂的最後一絲關聯。

要不是青梅竹馬的澤部椿借著撮合朋友的機會拉了公生一把,恐怕他就會那麼平淡下去,成為一個與我們無二的普通上班族。

如果說公園裡的初見只是讓公生破天荒地舉起手機,想留住那美麗的畫面。之後宮園薰在比賽中的演奏則是像破入深海的一縷陽光,給有馬公生指明瞭重獲新生的道路。

在母親的教育下,公生的鋼琴技巧是冷酷而精準的,他就像是一個熟練掌握所有應試技巧的應考生,在考試中總是能完美地拿下每一個得分點。然而這樣的彈奏完全是建立在母親的希望之上,對於公生來說,他與鋼琴之間的聯繫全都是因為母親的驅策,因為想讓媽媽的身體快點好起來。所以當母親不在,公生身體裏緊繃的鋼琴線也隨之斷裂。聽不見自己的琴聲便意味著對演奏本身的否定。

但宮園薰與他完全不同,她的小提琴既不拘於比賽規則,也不按照常理出牌。而是靠著自己的樂感,完全用情緒來構築每一首曲子,讓音樂變成感情的導體。燻的演奏給公生的震撼讓筆者想起自己初中時讀到的《三重門》和《第一屆新概念作文選》,原本以為作文的唯一價值是在語文考試中拿到高分的筆者,在那時第一次明白原來文字是應該用來傳遞思想和感情的。

正如無數橋段中所反覆強調的意象——停滯的時間開始轉動。對於每一個處於青春期的少年來講,這是從老師與家長所畫下的循規蹈矩的框框,從渾噩迷惘的日復一日向自我意識覺醒所邁出的關鍵一步。

那麼引導著公生跨過這道坎的薰,所散發出的光芒自然讓人仰慕和發自內心地想要追求。這也是為什麼青梅竹馬從來很難戰勝天降——如果埋頭努力有用的話,青梅竹馬不是早就應該發展成被人燒燒燒的關係了麼?

當然,青春期裏那青澀的感情從來不會一帆風順的展開。在故事伊始,我們驚奇地發現女主角宮園薰的告白對象竟然是公生的好基友,男二號渡亮太。

於是儘管公生的心絃已經被撥亂,可對方已經成為「好朋友的女朋友」,這發展不禁讓人想起從《School Days》到《白色相簿2》一系列的狗血式糾結展開。幸好故事的作者新川直司並沒有打算靠著混亂的人際關係來博得人氣,人物關係各種錯位的原因,就是這部漫畫的標題——四月是你的謊言。

某位著名作家曾寫過:「要雙方發生誤解,纔有愛情。」把有馬公生引為自己偶像的宮園薰,當然不是簡單地把公生當做路人A。從選擇自己比賽的那一天作為告白日,到之後死乞白賴拉著公生重回鋼琴舞臺,筆者更願意相信這一切都是計劃好的結果。

從她看到公生凌亂的練習室時,心裡顛來倒去地想的「對不起,我出現的太晚了」來看。宮園薰暗戀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主角。選擇渡作為告白對象,恐怕只是源於少女的小小心思——比起告白男神然後被拒絕,顯然是先從男神身邊的基友下手比較好。

如果說薰的戀愛戰略是迂迴攻擊,椿所面對的就是自己給自己建起的迷宮。正所謂當失去了才知道應該珍惜。在公生把視線投向薰之前,她總是身居在姐姐的位置上,拿對方當弟弟看待。經歷過和打棒球的學長的心不在焉的短暫戀愛之後,椿才明白原來從童年開始,自己就已經把公生擺在了心裡最珍貴的那個位置上。

平心而論,筆者個人而言其實更支持公生×椿的組合。在彌散著檸檬水味道的雨中,那一句「你只能和我談戀愛啊。」的告白實在是太過沁人心脾。可惜女二號的絢爛永遠只是盛夏光年中綻放的煙火,轉天公生那日常的「早上好」問候,就等於在宣告:「對不起,她比你先到。」

這些心口不一的所謂「謊言」,作為閱女無數的足球隊王牌渡亮太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在動畫第二集,櫻花飄落一地的練習室裏。渡少有地表情嚴肅地說出了以下的話語:「你喜歡的人心有所屬不是正常的嗎?」,「行不行是由女孩子那方決定的。」與其說這些話是在鼓勵公生,倒不如說是渡在自我安慰。

毫無疑問,從第一面開始,渡應該也喜歡上了薰。之後他為薰所作的一系列事情,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位近乎完美的男友。但同時他也知道薰心裡裝著的那個人並不是自己,於是就算是去醫院探病,他也會盡量拉上公生一起。到底是友人A替代著男朋友的位置,還是男朋友是友人A的替代。渡的謊言,就是心甘情願把自己打造成謊言的一部分。

忘記是在哪裡看到過的一句話:「暗戀是森林角落裡安靜的苔蘚。」在名為四月的這片用謊言搭建起來的森林裡,所有的戀情竟然都是以暗戀的實質在默默展開。

當然,角落裡的苔蘚總歸是會瘋長到陽光之下。隨著故事漸入佳境,公生、薰與椿之間也在依次攤牌,而就在我們翹首以盼這明盤後的三角關係該如何發展時。新川直司卻雙手一攤,表示難道你們忘了女主角還身患絕症呢麼?

身患絕症,這是一個日系作品裡老到不能再老的梗。從昭和時代的太宰治到平成時代的GAL,讓主角之一遊盪在三途河的岸邊總是能輕鬆地賺到熱淚。

不過本作裏對宮園薰患病的處理卻足夠真誠,沒有對上天不公的控訴,也沒有糾結心塞的羈絆。我們所看到的只是薰堅強勇敢地直面命運端給她的下一道菜。

以致於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我們甚至都忘記了她病的有多麼嚴重。直到臨近結尾,有馬公生走向決定命運的鋼琴決賽,宮園薰被推進手術室。我們才猛然發現故事中那瀰漫不散的憂傷氣息的源頭。

我們大家,都需要一個能給自己離別之吻的人呢。」

不可否認的是,心靈的孤寂往往是最難得到慰藉的。論日常的陪伴,公生的身邊有擁有無數共同回憶的椿,薰的身邊有無微不至的渡。

愛情的狡猾之處正在於存在對方的身邊卻未必能走進對方的心裡,藝術系×體育系的組合終究無法深入體會對方跋涉中最苦痛的部分。

四月的操場上,棒球部的成員活力四射地揮舞著球棒;四月的校舍裏,水龍頭永遠是那麼的閃閃發亮;四月的街邊,總有那麼一個人在前方等待著另一個人的到來;四月的天台上,身穿病服的少女隔空演奏出最後一曲小提琴。

四月,有個她駐足於春色之中,於那獨一無二的春色之中。


這部動漫對我來說,更像是一部敘事詩

從配樂到選角,從畫面到分鏡,從劇情設計到角色性格。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神作,沒有錯,是一部神作。

整部動漫從剛開始男主角有馬公生自稱友人a開始,一步步展開,推進劇情,在最後結局時由女主角的一封信揭開所有的祕密,回歸主題。才給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四月是你的謊言」。

我之前在一個問題裏寫過關於我自己認為的所謂神作的定義

第一,每個出場角色的設定都非常飽滿,情感獨特鮮明,非常真實,有複雜的感情,每個人都有可以觸動心絃的故事,有可能對我們來說看完這部動漫之後印象最深的是某個配角而不是主角。甚至在每一部神作中,你都能找到一個自己。

第二,故事要飽滿,有亮眼之處,符合邏輯,能讓觀眾在故事中看出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不知道大家能否與這部動漫其中的角色感同身受,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從小學樂器學了很久,大概就能明白有馬公生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去演奏。

這部動漫的劇情已經不需要我用自己貧乏的辭彙來敘述了,相信大家看過的話都可以明白。

但我想說說在結局上的問題。關於這個結局,我所收集到的大家的感受都只有難過。

我能明白你們的感受,也曾對燻的去世感到難過。但現在冷靜下來想想我更多的是為公生和燻感到開心,燻在生命的最後幾年用盡全力去追逐自己的光,甚至後來將自己變成了光去引導憧憬的人,她一定已經不在乎結果了,因為結果如何都沒有意義了。在這種情緒下離開這個世界的她,雖然肯定會有不捨,但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開心,實現願望的開心。

對公生來說,他能陪伴自己喜歡也喜歡自己的人共渡最後的時光。雖然很遺憾最後也沒來得及向燻表達自己的愛意,但恰恰是這樣才使這個結局更加完美。人生正是這樣,有遺憾才會有更強的動力催著你向前。

如何評價這部動漫呢?還是那句話,我不覺得以我貧乏的辭彙可以完整的敘述並且評價這部動漫

所以評價就是兩個字,送給還沒有看的你們

去看

你一定會看到那一對可愛又可憐的孩子,在海上盡情演奏的模樣。

沒有你的四月就要來了。


看過四月是你的謊言,談談我的理解。

在動漫裏,小薰是公生的救贖,是帶給他色彩的人。「再遇到你的時候,世界都變得明亮起來。」是小薰把他從黑暗的地方帶到了一個光亮的世界,讓公生遠離童年的陰影,不會再母親產生恐懼,正確認識母親的愛。

同樣,公生也是帶給小薰希望的人。薰學習小提琴的契機是因為看了公生的演奏,在大家看來(包括小薰),公生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但是公生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一切巧妙的相遇都是經過精心安排的」。小薰讓同學介紹公生給她認識,到後面「碰巧」在下學路上遇到公生……看樣子小薰喜歡活潑開朗的小澈,實際上薰一直喜歡的是公生。

到最後,小薰手術沒能成功,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但人們還會記得曾經有一個「不按章法」演奏的大膽女孩。公生作為小薰重要的人,一輩子也忘不了她吧!

「你帶我走出黑暗,但是你卻走向了黑暗」。

沒有你的四月,就要來了。


題主既然說到要評價這部作品,那應該已經看過這部動畫了,那麼關於劇情的部分這裡我就不再贅述了。

首先,我要說,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漫畫,而基於上完全根據漫畫劇情改變的這個動畫,實際上把這個作品又提升了一個高度。

一般來說,哪怕是原封不動的改編,很多時候動畫也未必能做到和原作一樣的驚艷,更別提更上一層樓了,但這部作品做到了,因為,漫畫終究只是文字和畫面上的傳達,當動畫有了聲音,當故事中描繪的那些音樂不再需要通過腦補去聆聽,那這個故事想要傳達出的情感,就更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和融入了。

雖然A1經常把動畫搞砸,但四月是你的謊言,我覺得不管是選角還是配樂,都做的非常的到位,這是一部我推薦動畫的優先順序要高過漫畫的作品。

說回故事本身,雖然暗藏伏筆,但故事結構本身並不複雜,一個因為童年的陰影而造成演奏障礙的天才少年,被一個絕症少女拯救的故事。它一筆帶過了種種悲情的要素,沒有過度的煽情,沒有用力過猛的愛到要死,只是給觀眾,呈現出了是一份細膩的,一份質樸的,放在青春期再簡單不過,但卻非比尋常的愛情故事。

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在自己珍愛的人的面前,都掩藏了真相,但這些表面上的謊言,卻恰恰將他們內心的情感,反襯得更為的真摯。

這是一個由一句謊言開啟的故事,但它真正的開端是一個不經意間的承諾,它以悲劇收尾,卻依舊讓人在感慨命運不公的同時認識到,有愛就會希望。

謊言也可以如此美麗。這是我對這個作品最簡單的評價。

文:雪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