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昨天,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作為改革開放最早的零售服務業,正在一步一步地改頭換面,煥然一新。從憑票購物到貨品的琳琅滿目,從貨郎挑擔到零售集團,從國營商場到外資超市,從排隊搶購到送貨上門,從傳統零售到智慧零售,從憑票支付到現金、銀行卡到移動支付、人臉識別、VR購物……

從排除萬難在沿海建立經濟特區,到歷經長達15年的談判加入WTO;從迎擊1997年、2008年的金融風暴,到2018年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中國零售業的每一次革新,都折射著時代的偉大變遷。改革開放40年,我們以堅定的改革決心、開放姿態,把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帶上現代化軌道;把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帶到世界面前;把一個飽經滄桑的民族,定格在復興圖景上。今天,我們梳理中國零售四十年發展簡史,也是在致敬一個國家改革前行的步履堅定。撰寫 / 華祥名 汪霞菲 1 特定的時代,總會孕育出特定的英雄。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全面對外開放,中國零售業在外商資本的衝擊下,發起反攻,進軍海外市場,催生電商發展。

就在中國零售業一片春意盎然的時候,一場噩夢襲來。

2003年,非典肆虐,數千人感染,數百人死亡。 恐懼肆虐,街上空空如也,中國成了「宅國」,舉國人民,無一不宅在家裡。 無數個城市青年饑渴難耐,迪不能蹦,歌不能K,逛街約飯有風險,有氣無處發,有錢沒地花,怎一個無奈二字了得。 彼時,由美國eBay注資的易趣網,一時之間成了民眾的消遣地,在當時一度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創辦阿里巴巴網之後,馬雲終於轉運了,事業開始飛速發展,融資拿到手軟。

3月末的某一天,阿里有10名員工被逐個叫進馬雲的辦公室。 他們被要求完成一項絕密任務。 馬雲一臉認真地告訴他們,這一任務無比艱巨,可能2年內都回不了家。如果接受任務,就簽署一份保密協議。 這10人當中,有當年的十八羅漢「財神」孫彤宇,「虛竹」師昱峯,還有阿里五大技術大神之首「多隆」蔡景現。

5月10日,淘寶網在「非典」中悄悄問世,而兩個月前馬雲交代給他們的祕密任務就是「做一個像eBay那樣的網站」。

萬事俱備。至此,馬雲的絕密計劃,只差一股東風。 在那個只能守在電視機和網路前的無力年代,馬雲的病毒營銷有如一擊便中的「魔彈論」,速效有力。 阿里買斷了央視的1、2套黃金時段,以極富衝擊力的畫面,一遍又一遍地向大眾營銷著「電子商務不受時空羈絆」的理念。 「非典」肆意蔓延之際,張近東義不容辭擔起了為祖國分憂的重任

4月29日,蘇寧向北京市人民政府捐助了300萬元,用於北京地區的「非典」防治工作。緊接著,又分別向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和江蘇省紅十字會捐款。

2004年7月21日,蘇寧電器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 IPO 家電連鎖第一股。 在敲鐘的時候,張近東因為過於激動而將木槌敲裂了,那把木槌至今還陳列在蘇寧企業發展歷程展覽室中。 就在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線上江湖一番熱火朝天時,線下零售江湖也是一片血雨腥風。那兩年,家電江湖上的各門派使出渾身解數,尋找各路武功祕籍,大家合縱連橫,你來我往,戰術演繹得令人眼花繚亂。 彼時的零售市場競爭加劇,整個行業步入了白熱化的階段。不止蘇寧、國美,包括北京大中、上海永樂、江蘇五星在內的家電連鎖巨頭,紛紛走出所在區域,在全國跑馬圈地。

2006年4月21日,大中與永樂宣佈了雙方實施全面戰略合作。於後,國美收購永樂,並揚言放話要收購蘇寧。

那一年,風頭正勁的黃光裕包機直奔南京,只為一個目標:收購蘇寧。 張近東在鐘山高爾夫球場上迎接了這位年輕氣盛的同行,張近東不卑不亢地說:「你不要買蘇寧,我做不過你就送給你。買,你是買不起的。」 雖然現在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但是在商界一提起張近東和黃光裕之間的故事,還是會有許多人滿臉是回憶的神色,講述他們曾經如何呼風喚雨,如何的風光。 2008年的9月,當中國人還在回味「真正無與倫比」(前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北京奧運盛會之時,一場肇始於美國華爾街,席捲全球的金融大風暴不期而至。

在波譎雲詭的全球經濟大勢下,張近東最初也有點看不懂,他不敢確定步入快軌道的蘇寧,是否能安穩度過這場經濟危機。

直到11月的一天,正在開會的任峻(現任蘇寧易購集團董事、執行委員會主席)突然接到張近東的一個電話: 「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誰?」 任峻脫口而出:「我們自己。」 張近東那頭卻說:「這只是一種理念。從具體情況來看,蘇寧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是互聯網。」隨即在電話裏向任峻下達任務:「現在就去籌備團隊,論證蘇寧和互聯網的關係,並提交報告。」

「我們要走出自己的一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路,我們就是要做出個標杆。」張近東如是說。那一年,蘇寧決定觸網,開啟「沃爾瑪+亞馬遜」模式。

2009年8月,蘇寧易購試運行。 有一種說法,今天北京公園裡一隻彩色的小蝴蝶輕輕地飛落在一朵玫瑰花上,明天,或許因為這隻蝴蝶翅膀的振動而引起南美洲的一場颱風風暴。 一夜之間,互聯網的名字、電子商務的概念開始滲透至民間,讓老百姓提前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下「21世紀人類新生活」:足不出戶,網上衝浪、工作、生活、學習、購物、娛樂等。2

在2010年電商領域的資本瘋狂催化中,2011年的電商界來了一場「大躍進",淘寶網、樂淘網、麥考林、凡客誠品、噹噹網、亞馬遜中國等,相繼推出各種手機客戶端產品,全新領域的新一輪較量開始了。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2012年成了電商大洗牌的寒冬。 「千團大戰」使得眾多「團購」網站走向「團滅」,一些垂直電商網站相繼關門,唯品會流血上市,「融資專業戶」京東擱置IPO,第六輪融資時公司估值從100億美元降到72.5億美元,收縮裁員的凡客老總陳年甚至驚呼:「2012年如果不是世界末日,就是電商寒冬。」 彼時,蘇寧面臨著雙線作戰的煩惱:線下門店要和老對手國美繼續纏鬥,線上易購要與新對手京東展升低價血戰。 在北京城的戶外廣告,一面是京東商城,另一面是蘇寧易購; 《中國好聲音》的廣告詞裏,前一秒是「網購上京東」,後一秒是主持人嘴裡冒出的「感謝蘇寧易購」。 就電商發展模式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張近東卻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念:「未來的零售企業,不獨在線下,也不只在線上,而一定是要線上線下完美融合的O2O模式」。 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中國零售業在經歷百貨商店、連鎖商店、超級市場、購物中心、步行商業街、網上商店之後,開始駛入智慧零售階段。 打破常規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不易,引領跟隨者更加不易。 傳統與電商,線上與線下,素來一山不容二虎,水火不相容,因而引發了2012年那次巨大的賭約: 王健林對馬雲說:「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佔50%,我給你一個億,如果沒到你給我一個億。」 這是一個關於傳統零售與電商零售誰輸誰贏、線下與線上孰勝孰敗的世紀性賭注。 就在整個社會陷入大討論的狂潮中,一個跨世紀的舉動給全中國扔出了一枚驚雷。 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先是以參加阿里巴巴未來戰略溝通會的名義邀請了一批記者前往江蘇鎮江;蘇寧則以「互聯網+零售」紫金峯會的名義,邀請了一批記者前往南京。 因兩家發布會在同一天舉行,不少記者還以為阿里巴巴在故意砸蘇寧的場子。 直到8月10日下午,就在鎮江的記者們坐上大巴,以為是要去某個地方開溝通會時,發現大巴卻在朝著南京的方向開去。這時,終於水落石出,原來阿里巴巴與蘇寧即將牽手合作。 就在當日下午4點,蘇寧和阿里巴巴宣佈達成中國零售史上最大一筆交易:阿里以約283億元戰略投資蘇寧,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9.99%,成為蘇寧雲商的第二大股東。同時,蘇寧雲商以140億元人民幣投資阿里巴巴。 最終,王健林和馬雲的針尖對麥芒,卻因為張近東而連接在一起。對立的水與火最終走向了以蘇寧為支點的O2O大融合。 「阿里和蘇寧的一小步,中國零售行業的一大步」。2015年8月10日下午,阿里巴巴公關部員工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下這句話。 剛完成與線上巨頭阿里的合作,緊接著,蘇寧又與線下大佬萬達牽手。 2015年9月6日,蘇寧雲商和萬達集團正式簽署緊密合作協議,開啟了中國最大零售商與中國最大不動產商之間的合作。今後,蘇寧雲商將陸續入駐萬達廣場。 至此,巨頭的聯姻正開始改寫中國的零售格局。 在中國互聯網的江湖,馬雲和張近東先是互相撕殺,殺出各自的路徑,往模糊和遙不可測的未知走著。最後,通過「聯姻」,情感達到水乳交融。那場中國零售業史上金額最大的一次「聯姻」,就這樣將昔日的競爭對手變成朋友,震驚業界,引發市場廣泛的想像空間。

(2015年8月10日,阿里蘇寧聯姻)

3 在2010年電商領域的資本瘋狂催化中,2011年的電商界來了一場「大躍進",淘寶網、樂淘網、麥考林、凡客誠品、噹噹網、亞馬遜中國等,來自權威部門的數據表明,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為22.58萬億,佔GDP比重已經達到30.3%,但另一個數據是:過去4年,中國網民的增速都已經慢於GDP增速,這意味著互聯網人口紅利正在消失。 有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51556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1944億元,增長25.6%,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2.6%;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喫、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28.5%、18.1%和28.8%。電商總零售額市場份額佔1成多,這也說明留給未來線下零售的空間還很巨大。 中國互聯網零售已全面進入了下半場,零售業未來路在何方? 線上線下融合是中國商業不可逆的趨勢,這已經成為共識。傳統電商紛紛落地線下,電子商務滲透進實體場景中發展已成為趨勢。 潮流勢不可擋。以阿里為首的互聯網企業突然調轉槍頭走向線下,從聯姻蘇寧、牽手百聯,到入股高鑫零售,一直在努力佈局線下。曾誓言決不發展線下的劉強東,也改口稱5年內要發展100萬家便利店。一向在社交通訊和遊戲業雄霸天下的騰訊也開始進軍實體零售,幾乎在阿里入股高鑫的同一天,宣佈將入股永輝超市。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世界一直在變。——中國互聯網零售已進入全新的下半場,由線上轉向線下。 2016年,馬雲指出「電商」概念已死,未來是新零售的天下,開始部署「新零售」。隨後,盒馬鮮生,一炮而紅; 2017年,張近東提「智慧零售」理念, 要在未來三年門店數量達到2萬家,蘇寧小店、蘇寧廣場、蘇鮮生、蘇寧零售雲等兩大兩小多專,先後落地; 當你在購物車裡按下結算鍵,一場由你導演的地空無人配送大戲便精彩上演。 在天空,無人機「尋路」中國,搜索著航線,編織出一張空中智慧物流服務網路; 在倉庫,有一小時揀件500件的AGV機器人; 在小區,無人快遞車「臥龍一號」頭頂多線激光雷達、GPS、慣導等感測器,萌萌地敲開你的家門,送上你剛剛秒殺的商品……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伴隨著中國經濟騰飛的四十年,中國零售業也在這一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業績答卷。這一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再攀新高,高達366262億元,是十年前的3倍多。 一部改革史,半部看零售;一部零售史,半部看蘇寧。在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當天,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發表感言表示,改革開放成就了今天的中國,更成就了今天的民營經濟。沒有改革開放的大潮,就沒有今天的蘇寧,更沒有今天的智慧零售。對改革開放最好的致敬,就是不斷的去創造新的輝煌。 梳理「中國零售40年」,可以說伴隨著宏闊的改革開放浪潮,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互為感通,相融共生。 先知先覺者引領市場,後知後覺者追隨市場。改革開放的東風不會停下來,只有審時度勢,把握風向,不盲目,不跟風,才能永立風口,借風發力,越飛越高。 附:中國零售業 40 年大事記(2001——2018)一、2001—2010 全面對外開放加入 WTO,電商大發展1、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國正式成為 WTO 成員,中國零售市場向世界敞開大門。2、. 2002 年,中國銀聯推出第一代手機支付模式,通過簡訊互動完成交易,可實現手機話費查詢和繳納等多種服務。3、2004 年 7 月 21 日,蘇寧電器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 IPO 家電連鎖第一股。4、2004 年 11 月,沃爾瑪資助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立中國零售研究中心,這是國內第一家專業性零售學術研究機構。5、2004 年 12 月,中國零售業全面開放,不再對外資做數量、地域、股權比例的要求,世界排名前 50 的零售商,80%已進入中國。6、2006 年,中國銀聯便推出一項基於金融 IC 卡晶元的移動支付方案。7、2006 年 1 月,蘇寧電器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審核,成為了國內首家通過 ISO9000 服務體系國際質量認證的家電連鎖企業。8、 2006 年 3 月 1 日,蘇寧啟動「1+1 陽光行———蘇寧社工志願者行動」,成為中國第一家將社會公益長期化、制度化推進的企業。9、2008 年淘寶啟動 B2C 模式,成立了淘寶商城。2009 年11 月 11 日,第一次實施雙 11 大促。經過 9 年發展,雙 11銷售額從 5000 萬躍升到 1682 億元。2014 年蘇寧 818、2010年京東 618、天貓雙 12 等電商促銷活動紛紛加入到電商大戰中來。10、2009 年 6 月 24 日,蘇寧電器和日本 LAOX 公司聯合召開媒體通報會,宣佈認購 LAOX 定向增發股份,持有 LAOX公司27.36%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正式入主日本LAOX電器連鎖企業,成為中國企業首次收購日本上市公司。 二、2010—2018 互聯網催生智慧零售大發展11、2011 年移動電子商務呈爆髮式發展。淘寶網、樂淘網、麥考林、凡客誠品、噹噹網、亞馬遜中國等均相繼推出各種類型操作系統的手機客戶端產品。這個新領域的較量蓬勃展開。12、2011 年,凌空網創始人徐蔚申請註冊了「二維碼掃一掃專利」,幾年時間內徐蔚相繼擁有了中國、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採用條形碼影像進行通信的方法、裝臵和移動終端」專利權。13、2011 年 6 月,央行下發第一批 27 張第三方支付牌照,銀聯、支付寶、銀聯商務、財付通、快錢等獲得許可證。14、2011 年,支付寶推出條碼付業務,標誌著線下掃碼支付時代的開啟。2013 年 8 月 9 日,同樣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這一天,微信 5.0 版本發布,新增了微信支付功能,正式向支付寶發起挑戰。隨後便是大家記憶深刻的 2014 年的春節紅包大戰,憑藉這一戰,微信支付份額迅速逼近支付寶。15、2013 年 6 月 8 日起,全國所有蘇寧門店、樂購仕門店銷售的所有商品將與蘇寧易購實現同品同價,這是全國首例大型零售商全面推行線上線下同價。16、2014 年 8 月 26 日,蘇寧集團客服體系成功通過了 4PS國際標準認證,正式全面接軌 4PS 國際標準體系,成為國內首家獲得該標準認證的互聯網零售企業和虛擬運營商企業。17、2016 年我國排在前列的幾大民營快遞企業(順豐、圓通、申通、中通、韻達)先後登陸資本市場。2017 年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將加速擁抱資本市場,比如德邦物流、百世快遞等。18、截至 2016 年底,中國的第三方移動支付規模達到 38萬億人民幣(約合 5.5 萬億美元),是美國的 50 倍。據《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2016 年中國人平均每天使用微信掃碼就達 10 億人次,使用支付寶掃碼達到 5 億人次。19、2017 年,中國第一家無人超市出現。2017 年 8 月 30 日,蘇寧全國首家無人店在南京正式開業。標誌著中國零售業進入「智慧零售」發展階段。20、2018 年 5 月 24 日,蘇寧成為國內首個在物流園區和高速場景測試無人駕駛重卡的電商零售企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