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5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面臨執政的「自由黨」黨內同志兩度逼宮的澳洲總理滕博爾,在收到四十三位黨籍國會議員連署要求他下臺的請願書後,廿四日召開黨團會議,並依約不參加黨魁改選,等於宣告黨魁和總理寶座雙雙不保。自由黨隨即舉行黨魁選舉,現年五十歲的財政部長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第二輪投票獲四十五票,以五票之差擊敗內政部長達頓(Peter Dutton,前譯杜登),並宣誓就任新總理。滕博爾也淪為澳洲十年內第六位下臺的總理,且六人均未能做滿三年一任的總理任期。

莫里森在就職後強調,其職責在於確保自由黨恢復團結。他稱自己是「意外」當上總理,因為直到廿三日前都沒打算參選。在黨魁選舉中,外交部長畢紹普在第一輪就遭淘汰。

相較於立場強硬保守、遭中國媒體諷刺是「低配版川普」的達頓,莫里森屬黨內溫和派中最保守的成員,澳洲政治觀察家認為,莫里森是折衷人選,乃黨內保守派與中間、溫和派之間的橋樑。他能撫平恐使聯合政府分裂的傷痕,讓執政聯盟有時間備戰下屆國會大選。莫里森出身警察世家,為基督徒且反對同性婚姻。二○○七年首度當選眾議員,曾任移民暨邊境保護部部長、社會福利部部長。他表示,其領導的政府擬以處理經濟和國家安全議題作為優先要務。下屆澳洲國會大選預定一九年五月舉行,他否認短期內有提前改選的計畫。

莫里森三阻中企進澳

莫里森擔任財長期間,二○一六年曾以國安為由,阻止中國企業競標「澳洲電網公司(Ausgrid)」股權,同年他另以違反澳洲國家利益的理由,否決中國投資公司收購澳洲畜牧生產商「基德曼公司(S. Kidman & Co.)」。澳洲政府禁止中國電信大廠「華為」參與建置澳洲5G網路的決定,也是在他代理內政部長期間宣佈。

被稱為「史考莫(ScoMO)」的莫里森是十一年內上臺的第七任總理。二○一五年九月,時任通訊部長的滕博爾也在黨內發動逼宮,迫使當時的總理亞伯特(Tony Abbott)下臺。

中間派的滕博爾把其被逼宮下臺,歸咎於自由黨內包括亞伯特在內的保守派國會議員的「復仇、個人野心、派系宿怨」。他廿四日表明,自己「很快」就會辭去眾議員,屆時其所在的雪梨溫特沃斯(Wentworth)選區將舉行補選,由自由黨與國家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恐喪失其目前在眾議院僅比在野陣營多一席的國會多數地位。

  • 滕博爾(右三)廿四日在離開澳洲國會前召開記者會,其妻、女和孫子、孫女也現身替他加油打氣。(美聯社)

    滕博爾(右三)廿四日在離開澳洲國會前召開記者會,其妻、女和孫子、孫女也現身替他加油打氣。(美聯社)

  • 新任澳洲總理莫里森(左一)全家福。(法新社)

    新任澳洲總理莫里森(左一)全家福。(法新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