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吸引全球市場注意力的非貿易爭端莫屬。由美國挑起的、以“美國優先”和保護美國人民利益為目的的全球性貿易爭端令市場的擔憂情緒不斷加重。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和美國經濟造成的負面效應仍需要一段時間纔可以完全顯現,而美元走勢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反映市場看法和情緒的先行指標。

對於美元後期能否保持強勁漲勢,市場說法不一。美國銀行外匯策略主管大衛•吳(David Woo)表示,對美國經濟非常有信心,並且無論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或是消退,美元均將繼續上漲。然而,法巴、東方匯理等機構則認為,支撐美元的因素在2018年下半年及以後將會有所減弱。事實上,對於美元而言,美國經濟的發展態勢始終都是關鍵的影響因素。相比大衛•吳的樂觀預期,近期美國經濟的資料表現不禁令人擔憂。

美國商務部資料顯示,美國今年一季度實際GDP終值年化季環比增速由先前的2.2%下修至2%,其中私人庫存投資以及個人消費支出均被下調。儘管一季度GDP增速令人失望,但大部分經濟學家預計,一季度經濟增長的放緩主要是受到了季節因素的影響,二季度經濟將重拾增長動力。預測機構宏觀經濟諮詢公司(Macroeconomic Advisers)預計,二季度美國GDP年化季環比增速將達到5.3%,而亞特蘭大聯儲的“GDPNow”模型則預測,二季度經濟產出將增長4.5%。

相比GDP增速的放緩,美國勞動力市場則繼續保持強勁。截至6月23日當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經季節調整後為22.7萬人,當前失業率維持在低位水準3.8%,繼續反映出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收緊。聖路易聯儲主席布拉德建議,美聯儲應當維持低利率水準,以促進就業市場的進一步收緊。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當前全美失業率處於低點,但非洲裔和西班牙裔美國人的失業率仍然比全國平均水準高出1至2個百分點。由於當前通脹率仍未出現明顯加速跡象,布拉德認為,即便美聯儲冒著犯錯誤的風險,也需要讓就業市場繼續好轉。

總體而言,當前美國經濟表現向好,失業率降至低位,通脹率有所回升,減稅政策得到推進,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也促使美聯儲在6月實施了年內第二次加息,並且透露出年內共加息4次的“鷹”派信號。然而,當前美國經濟的復蘇仍面臨著“內憂外患”,由美國所挑起的貿易爭端,最終很有可能在無法為美國帶來好處的同時,拖累美國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大幅飆升,有專家預計,在未來的一至兩年內,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或將出現倒掛,而收益率曲線倒掛一般而言被視為經濟衰退的先兆。

所謂收益率曲線倒掛,即短期債券收益率高於長期債券收益率。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分析認為,當前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逐漸平坦化,可能會再次出現倒掛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本輪貨幣政策正常化除了美聯儲正常提升短期利率之外,還伴隨著縮表過程。這一過程通過美聯儲對其資產負債表中長期債券的出售,對中長期債券利率產生潛在壓力,從而也會影響收益率曲線的形狀,影響程度則取決於諸多因素。”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表示。

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趨平甚至倒掛預示著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增長進入後半程。此外,布拉德和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警告,當前愈演愈烈的貿易衝突正在令企業感到擔憂,對美國的經濟前景也造成風險。當前,美國所出臺的高額關稅政策已經惹惱了交易夥伴和盟友們,歐盟、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已經先後出臺了反制措施,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對美國出口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這將嚴重打擊美國出口部門和製造業生產,傷害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和內在動力。”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表示,目前美國經濟並沒有就業和失業率資料表現的那麼樂觀,風險正在逐漸累積。

由此可見,儘管當前美國經濟資料表現良好,但若貿易爭端繼續發酵,對美國經濟產生的負面潛在影響不容忽視。此外,相比今年年初低迷的走勢,美元指數已經在近期重拾增長動力。然而,在美國經濟內部風險和貿易戰外部風險的夾擊下,美元指數面臨著不小的壓力。若美國繼續在貿易問題上一意孤行,其餘國家的關稅反制措施將會繼續實行,這將增加美國企業的出口壓力,並影響本國企業及外國企業對美國的投資信心。另外,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當前所實施的減稅政策將在短期內對美國經濟形成利好作用,但從長期而言,減稅政策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逐漸消退,並且或將令美國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疊加貿易赤字,美國“雙赤字”問題或將進一步加劇。

【大華網路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