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7430159  

 

 

【收入-儲蓄規劃=支出額度 拚第一桶金之定律】

 

       一旦自己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後,一定要好好的規劃自己的金錢如何的配置,認證理財規劃顧問麥瑋玲指出,除了要養成記帳的好習慣之外,也要學習著訂立預算的計劃,並且定時的檢視預算計劃和實際的支出計劃之間的差異,不但要做出調整,也能夠了解自己的支出情形,了解錢要怎麼運用才能夠花在刀口上,記帳本也不會流於流水帳的形式。

 

 

 

 【黃金六三一 幫您有效規劃薪水】

 

       除了記帳與訂立預算之外,麥瑋玲也提出了「六、三、一」的理財金三角,讓新鮮人能夠更有效的學習掌握自己的薪資:收入的60%是所有的生活育樂開銷,包含房租、生活開銷、買東西犒賞自己、跟朋友聚餐等等的花費,而30%的收入則是用來儲蓄與投資,最後的10%則是為自己規劃一份保險,讓自己能夠在風險有效控管之下,繼續為自己的目標打拚。

 

      當然,若是想要快速累積財富,您也可以調整支出與儲蓄、投資的比例,讓自己每個月存的錢多一些,但是保險的10%是強烈建議一定要保留的部分,不要為了快速累積財富,而忽略對自己生命的保障。

 

 

 

 【訂好理財計劃 才能選擇理財投資工具】

 

       講到累積第一桶金,大家一定希望了解有沒有速成的方法,新鮮人要先想好自己第一桶金的金額希望是多少,以及要用到這筆錢的時間,有了時間與金額,才能夠選擇出適合的理財工具。

 

 

 

       以短中長期來看,短期的時間因為只有一兩年,因此建議放在貨幣型、型的基金或是定存,才沒有變現的風險;而中期因為有一些時間可以操作,因此建議可以規劃在平衡型基,利用債券加上股票型基的互補,讓風險不至於太高;至於規劃時間為長期者,就可以投資在股票型基金,五年以上都會經歷景氣的循環,因此只要定期定額的長期投,選對標的,一定能夠享受到甜美的果實。

 

專家同時也建議,現在無論是銀行或者是保險公司,都有提供想作基金規劃的客戶一個「風險評估表」,讓您在做投資之前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是積極型、穩健型還是保守型,以免在投資後發現因為無法承受大起大落的漲跌風險而讓自己蒙受損失,也較能抓出預期的報酬率。

 

 

 

 【養成儲蓄習慣 利用儲蓄險較定存有效】

 

       許多新鮮人為了要養成儲蓄的習慣,因此會利用定存強迫自己儲蓄,若是真的想要有所「學習」,利用定存是無法學習到有效理財的經驗。若您的理財紀律差,建議不妨購買儲蓄險,雖然報酬率低,但是選擇短年期的商品,利用三到五年強迫儲蓄,也能夠累積到小小的一桶金。

 

 

 

、股票可充分了解 要有一桶金才能投資】

 

       為了快速累積財富,也有不少年輕人選擇比股票型基金的風險更高的股票、期貨等等投資商品,新鮮人應該先將基礎打穩,累積到第一桶金之後,因為有本錢可以作資產的配置,屆時再做風險更高的投資,麥瑋玲建議的投資流程如下:

 

保本保障→投資→投機

 

       由於投機的商品,例如選擇和期貨是很專業的投資商品,因此除非自己已經具有專業知識,否則她不建議被帶進帶出的操作,再進行高風險的投資行為時,身為新鮮人的您一定要對投資工具有充分了解再投資,不要花錢學經驗。

 

 

 

 

【趁早學習理財 理財目標莫好高騖遠】

 

       新鮮人最好能夠在大三、大四開始,利用打工的閒錢來理財,就可以開始累積經驗。此外,除了每月訂定預算表之外,也要訂立長期的預算表,每年定期都有規劃年度的預算表,並且也會在記帳後要分析與調整,才能了解理財目標有沒有辦法達成,無法達成的問題在哪。

 

      最後,告訴新鮮人,理財目標一定要訂定自己可以做得到的範圍,否則將會喪失了規劃的原意。若是要學習理財,也不妨利用專業網站了解,自己要做功課,才有判斷能力,以期能讓自己在踏入社會的人生初期,就有個很好的開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