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得有的意思,看來還要從針灸說起!

1 針灸在中醫的地位及其影響

中醫有三重境界,一是祝由,二是針灸,三是中藥。被稱為中醫聖經的《黃帝內經》182篇中,針灸在《靈樞》佔37篇,《素問》佔20篇,共計57篇,幾乎是全書的三分之一的篇幅,足可見針灸在中醫的地位之重要。

針灸由針法和灸法兩大部分組成。針法是用特製的金屬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操作手法以達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溫灼穴位的皮膚表面,利用熱刺激來治病。《素問·病能論》:「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

針灸在預防保健和治病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黃帝內經》將擅長針灸技術的醫生為「上工」,《靈樞·逆順》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清代潘偉如《衛生要求》談及時說:「人之臟腑經絡血氣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則病。古之人以針灸為本……所以利關節和氣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復,正復而病自愈。」

針灸治療的適應範圍很廣,舉凡內、外、傷、婦、兒、五官、皮膚等各科的許多疾患,大部分都能應用針灸來治療。早在公元6世紀,我國針灸開始走向世界。1987年,世界針灸聯合會在北京正式成立,針灸作為世界通行醫學的地位得以確立。世界衛生組織(WHO)還公布了的43種針灸有效的病症。2010年11月16日中醫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 灸法與艾草

灸法產生於火的發現和使用之後。灸法之所以與針法並行,是灸法有其獨特的作用,《醫學入門》里說:「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可以起到針、葯有時不能起到的作用。早在《扁鵲心書》認識到灸法的作用:「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雖未得長生,亦可得百餘歲矣」。

當針刺的力不及的地方時、氣虛大虛時,可以用灸的方式處理。 「灸」字,從火從久,就知道灸法是治療慢性(從久) 虛寒證(從火)的各類疾病,以及對虛寒體質的人進行預防保健。

在長期的摸索,發現艾葉具有易於燃燒、氣味芳香、資源豐富、易於加工貯藏等特點,因而後來成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所以《盂子》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因此,灸法常常成為艾灸。 人老了,陽氣不足,出現虛寒徵象,就要用艾灸,所以《禮記》云:「五十曰艾,服官政。」鄭玄註:「艾,老也。」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乾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灸主要分為艾條灸、艾炷灸、溫針灸等。艾苦、微溫、無毒,具有行氣通絡、溫經散寒、扶養固脫、昇陽舉陷的作用,常用艾灸治療寒凝血滯經脈痹阻所致的風寒濕痹、痛經、經閉、面癱、腹痛等;風寒表證;脾胃寒盛的嘔吐、胃痛、腹瀉等;脾腎陽虛之久泄、久痢、遺尿、早泄、陽痿等;氣虛下陷之內臟下垂、脫肛、陰挺、崩漏等。

3 當歸與人蔘不宜作灸用

艾草分布廣,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遍及全國。當歸主產甘肅東南部,以岷縣產量多,其次為雲南、四川、陝西、湖北等省,主要功效是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當歸資源沒有艾草豐富,價格就相對高多了,從功效看,沒有滿足灸法的溫補作用,還不宜燃燒,同時當歸質潤多油,容易走油和吸收水分發霉、生蟲並變色,不如艾草儲藏保管。

人蔘是一種名貴的中藥,味甘性平主要起到大補元氣的作用,常用內服治療各種氣虛證,而且多用於急症,如果做灸法,不易燃燒,藥材資源相當有限,價格高昂,與當歸一樣保藏條件比較苛刻,不便於普遍推廣。

由此可見,艾灸還是灸法的最佳選擇!


「灸」形聲字,從火從久,久亦聲。「久」意為「長時間」。「久」與「火」聯合起來表示「長時間用火燒灼」。

為什麼需要灸?當針刺的力不及的地方時、氣虛大虛時,可以用灸的方式處理。

灸,其實有很多種,唯獨艾最盛行,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要用艾草?

這裡有一段小故事:

在古代,行軍打仗沿路開撥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補給,除了食物外,最重要的是水,沒有水部隊就不能前進。

沒有水的時候怎麼辦呢?

此時就會用到艾草,因為艾草的生命力很強,在艱難的環境下都可以找到它。

需要水的時候,部隊上的中醫就會吩咐士兵收集附近的艾草埋在土裡燒,然後就叫人到各處去看看,看到地上有煙冒出來的地方的下面就可以找到水。

這裡就是用了艾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向下的特性,靠這個特性可以把熱量傳到地下水讓其蒸發除水蒸氣。

故事的真假無從考證,不過艾草確實是靠這個向下的特性被運用到艾灸上,把熱量慢慢滲入到人體,起到溫經散寒、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

根據現代研究,艾的這個所謂「向下」的特性,其實就是在其燃燒後產生的熱輻射剛好符合人體的需要,從而產生最大的治病作用。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很多醫院都用「神燈」來代替艾灸,「神燈」所調節出來的熱輻射剛好跟艾灸所產生的熱輻射頻率一樣。

如今,艾灸大多被用在治療寒證上,譬如宮寒所引起的痛經,我們就會艾灸疼痛部位;胃寒就會久胃脘附近的部位;以及用在關節疼痛以舒筋活絡。


謝謝您的邀請!

我不是中醫,但是我很喜歡我們的中醫。

先說這個「灸」字,中國字很有意思,「火」字上面是個「久」字,就是火能持久一些,就這一點,當歸、人蔘就做不到。就算有一點也不行,當歸、人蔘本身就稀少,還要長多少年才行,那麼貴重,誰能用得起呢?

艾草就不同了,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割了又長,取之不盡,比起人蔘、當歸,從價格上來說,從天上落在地上。再說,艾草有一種獨特的芳香氣味,且燃燒起來耐久、滲透力強。效果比當歸、人蔘強的多了,又便宜又好,自然就流傳下來了。

艾的功效,去濕去寒,去風邪。可以醫治由鳳、寒、濕引起的疾病和疼痛,你用薑片、蒜片做輔助材料,在艾灸的下面,以增加療效。(如圖)

當歸的功效是潤腸通便,和血化瘀,調經止痛。人蔘是百草之王,具有安神定魂,補元氣的功效。它們不能直接用來灸,也不能直接用來像薑片、蒜片那樣作輔料,可以把它們加工成糊狀(具有透氣性),以增加療效。

我回答的可以嗎?哪裡不清楚,可以再問。


謝謝邀請!我認為,首先華夏祖先對中醫中藥的應用有個原則就是「簡便驗廉,」包括現在一樣適用,當歸,人蔘一般用來煲湯、泡水服用的,拿來灸有點暴殄天物啊!

其次是功效,艾葉有很好的溫經散寒,通絡止疼功效,而當歸、人蔘則是長於補氣活血,大補元氣。

這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保健行業也興起起來,艾葉製作成的保健護理產品也越來越多,現在艾葉的身價也水漲船高,現在農村的艾葉乾的已經收到兩三塊1斤啦。很多農民把閑散的土地栽種成艾葉,在艾葉旺長的季節,有的人一天就能收100多塊錢。


艾灸屬於純陽植物,艾灸對身體的調養主要是源於艾灸可以增強人體的陽氣,當人體的陽氣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抵抗疾病,提升免疫力。當歸與人蔘更適合口服,當然一些艾條中也含有中藥,也含有當歸,起到輔助調養的作用,艾條燃燒對於人體陽氣的提升大於其他藥材的燃燒


感謝邀請,用來灸的材料要符合以下特點:

一是要有昇陽化濕的藥理作用,因為灸本身就是用火的熱力作為引導讓昇陽化濕的藥物滲透進皮膚層進行理療;

二是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可燃性,可燃性是灸療的引子,不可否認艾草本身很好的具備了這個特點,這也是古代中醫的辛勤付出經驗所得;

三是材料本身的實用性、便捷性、便宜,這一點也是灸療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特點,艾草也是具備了。

所以,艾灸之所以直到現在還是灸療主要材料,也是有其原因的。另外,可以用來灸療的也有其他輔助藥物也是可以的,比如生薑,白芍,白朮,茴香,當歸等等


當歸甘溫,有補血和活血藥物,人蔘是補氣而不補血活血藥物,因此當歸可以做當歸灸的,其作用不強,但是艾葉生溫熟熱的藥物,屬於純陽性藥物,尤為入足三陰經經絡氣血效果最奇,其餘次之。唯有陰虛血熱者不可過量服用。之所以當歸未有艾葉的功效最強!


反正起作用的是燃燒產生的紅外線幅射效果,與燃燒物完全沒有聯繫,當然要找低成本的。不過如果你受得起又喜歡當歸、人蔘的糊味也未嘗不可。反過來說,如果燒得順暢,點著一紙卷效果也絕無兩樣,只要你喜歡,豐儉由人。


艾炙是側重利用艾火的強大穿透能力,在炙的部位擱置粉狀.泥狀.絨狀或片狀生薑,當歸或人蔘,也就變成艾炙的一種:隔姜炙,隔當歸艾或人蔘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