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假疫苗事件涉及的百白破疫苗所預防的疾病之一就是百日咳。這種疾病是由百日咳桿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要用抗生素治療並可能需要氧療等輔助治療,多數情況下需要住院。下面詳細的說說百日咳到底是種什麼並,孩子患病的表現和治療方法。


百日咳是如何引起的?發病的過程和癥狀是怎麼樣的?

導致百日咳的罪魁禍首是百日咳桿菌,這是種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細菌。它們侵害呼吸道(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內膜、造成嚴重的發炎病導致呼吸道狹窄。重要癥狀是嚴重咳嗽。

最初1-2周:出現與普通感冒類似的癥狀,咳嗽會逐漸加重(不會像感冒那樣逐漸好轉),此時有些孩子會出現百日咳典型的「高聲叫」式咳嗽。其他癥狀還包括氣短(嘴唇周圍出現缺氧引起的青紫)、指甲變暗發青、精神萎靡不振、嘔吐、哭鬧、流口水,容易並發其他傳染病、肺炎和驚厥。

發病2-4周:發病2-4周後開始好轉。

咳嗽可能數月不消失,如果再患上呼吸道感染,還有可能複發。


百日咳如何治療?

大部分患兒是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還有一部分稍大一點的的孩子,需要住院治療以減少出現肺炎等併發症的概率。

住院期間可能接受:

  • 吸痰,即吸出呼吸道中的濃稠分泌物;

  • 呼吸監測和氧療,這是為了預防和緩解呼吸不暢導致的缺氧癥狀;

  • 抗生素治療,在百日咳出現痙咳開始前(病程第一階段)使用抗生素效果最好,可以阻止百日咳桿菌擴散,一般5天一個療程。

護理的要點:

  • 使用空氣加濕器,緩解肺部和呼吸道不適癥狀,這也有助於稀釋呼吸道的分泌物;

  • 孩子卧床時選擇比較容易咳出痰液的體位;

  • 在孩子完成5天抗生素治療前不應到學校或幼兒園等場所;

  • 詢問醫生護理孩子的成人和家庭成員是否需要接種加強版的疫苗、使用治療性的抗生素,來預防被傳染上百日咳。


百白破疫苗注射時間

注射百白破三聯疫苗:

  • 一般是在寶寶2個月、4個月、6個月接種;

  • 加強針可在12-18個月、4-5歲或入學前接種。


以上內容由「問上醫」為您編輯整理,想了解更多權威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百日咳,這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喉部、氣管及肺部細菌性感染。

沒有接種過此類疫苗的孩子患病的可能性較大。

按照常規,嬰兒在2個月、4個月和6個月的時候接種疫苗,在1歲到1歲半之間再次接種,4到6歲之間還要接種一次。而成人染上百日咳只會出現輕微的咳嗽。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得了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種使人咳嗽得很歷害的疾病,它的潛伏期大概是一到兩個禮拜左右,並且有傳染性,若和患者直接接觸,馬上就會傳染。

百日咳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寶寶會不停地咳嗽,甚至白天晚上都很難停止,讓寶寶喘不上氣,如同窒息一般,連覺都睡不安穩。

為確定寶寶是否得了百日咳,以便及時治療,可到醫院進行血液檢查,就能清楚明了。如果寶寶是得了百日咳,請遵照醫生處方醫治。

百日咳之癥狀

(1)病初類似感冒,數日後咳嗽加重,尤其夜間咳重。經1~2周發展為陣咳期。

(2)陣咳期表現為一陣一陣的咳嗽。咳聲短促,連咳十數聲而無吸氣間隙,臉憋紅,鼻涕、眼淚流出,最後有一深長的吸氣,並發出「雞鳴」樣吼聲,常將食物吐出。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患百日咳,因咳嗽無力,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很容易被痰液堵塞,因此得百日咳以後病情常不表現出典型的一陣陣咳嗽,只是一陣陣憋氣、面色青紫。

(3)恢復期經2~6周的陣咳期以後,進入恢復期。恢復期約2~3周。

百日咳之危害

(1)病輕的小兒面部常憋得發紅甚至發紫,舌向外伸,全身彎曲,十分痛苦,常伴有嘔吐。病情較重的嬰兒如果照顧不周到,不能及時發現,立即搶救,可因窒息死亡。病兒可合併肺炎和腦病、驚厥等病症。

(2)由於幼小的百日咳患兒在頻繁的痙攣性咳嗽中常出現驚厥、窒息,並可能合併腦病,均可導致腦缺氧和腦組織損害,如不能及時治療,可影響小兒智力發育。

百日咳之護理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於冬春兩季。在孩子得了百日咳的第一周,癥狀多象感冒,有點鼻涕和乾咳。到了第二周之後,就會長時間地咳嗽,甚至透不過氣來,咳嗽還可能引起嘔吐。百日咳一般會持續四周,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或護理不好,可能會持續2~3個月,還可能引起肺炎等併發症。

(1)患兒住室應空氣新鮮。不要在室內吸煙、炒菜,以免引起咳嗽。給病兒穿暖和,到戶外輕微活動,可以減少陣咳的發作。

(2)因患兒常有嘔吐,嘔吐後要補給少量食物。飲食宜少量多餐,選擇有營養較黏稠的食物。

(3)得了百日咳的孩子應服止咳藥、鎮靜葯等。

(4)應卧床休息,室內要空氣新鮮、通暢,陽光充足。

(5)天暖時,可讓孩子到戶外活動,玩些有趣的遊戲或者給孩子講故事,以分散他的注意力,減少咳嗽。

(6)給孩子吃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品,少量多餐,多吃青菜水果。嘔吐後要鼓勵孩子吃些東西,因為剛剛吐過不會接著又來一陣咳嗽。

百日咳的預防

應及時發現和隔離病人,一般起病後隔離40天,或痙咳開始後30天;患者的痰、口鼻分泌物要進行消毒處理;要保護易感者,進行預防接種,注射白喉類毒素、百日咳菌苗、 破傷風類毒素三聯疫苗已列入常規預防接種計劃之中;對於嬰幼兒及體弱的接觸者,可給予百日咳多價免疫球蛋白作被動免疫,還可用紅霉素作藥物預防。 早期診斷,及時隔離,隔離期間自發病起7周,從痙咳起4周。對有密切接觸的易感兒,檢疫3周。

對年小、體弱有接觸史的可進行被動免疫,可給高效價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同時可用抗生素或中藥。

國內目前用百日咳菌苗、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三聯疫苗。在出生後3個月可進行基礎免疫,每月1次,共3次。以後按規定定期加強。對有腦疾患、驚厥性疾病者避免使用,乙腦流行季節也不進行百日咳疫苗注射。

控制傳染源,隔離患兒3~4周。密切接觸者觀察21天。

保護易感人群。自動免疫:按時接種三聯疫苗(百日咳菌苗、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為我國計劃免疫之一。藥物預防:與病人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尤其是兒童,應給予紅霉素,每日50mg/kg,分次口服,連續 10~14天。

百日咳的保健

百日咳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病,1~6歲患病的較多,只要不發生併發症,一般都能自行痊癒,而且有較持久的免疫力。人在一生中得二次百日咳的極少見。孩子得百日咳後,除應及時治療外,還應禁忌以下幾點:

1、忌關門閉戶,空氣不暢。有的家長見孩子咳嗽,怕孩子著涼,把門戶關得嚴嚴的。其實這樣並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於頻繁劇烈的咳嗽,肺部過度換氣,易造成氧氣不足,一氧化碳瀦留,應有較多的氧氣補充,讓孩子多在戶外活動,在室內也盡量保持空氣新鮮流通,對孩子有益無害。

2、忌煙塵刺激。家中如有吸煙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煙,或到戶外去吸煙。此外,生爐子、炒菜等,一定要設法到室外進行。

3、忌卧床不動。有的家長以為活動會加重孩子咳嗽,這是一種誤解。百日咳的咳嗽是陣發性的,讓孩子在空氣新鮮的地方適當做些活動和遊戲往往會減輕咳嗽。

4、忌飲食過飽。過飽會加重胃腸功能的負擔,心臟要輸出過多的血液維持胃腸功能的需要,勢必造成呼吸系統供血供氧不足,不利於身體的康復。目前國外盛行一種「羊吃草」的方法,很適合百日咳的患兒。此即我們常說的少吃多餐,易消化,富營養,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故不能一次吃得過飽。

5、忌和別種病兒接觸。以免感染,引起別的併發症,因此時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較低下。

6、忌疲勞過度。百日咳病期長,對孩子的身體消耗很大,所以既不可不讓孩子活動,又不可放縱不管,要有足夠的營養及休息,所以活動必須適度。

最後,爸爸媽媽可要記住哦,百日咳可不是像有些父母那些錯誤地認為,「百日咳」要咳一百天,想著治療也沒有效果,就採取消極等待的態度!

其實,如果百日咳能夠早日發現和加強護理,可以縮短病程,不一定會拖得很久;反之,聽其自然發展,那就會咳上二三個月,不僅面目浮腫,臉色青暗、眼紅、流鼻血,而且會因營養不良,抗病力下降,以致並發肺炎、腦炎等病,那個時候寶寶可就慘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