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保守派執政聯盟內的主要政黨─自由黨(Liberal Party),近幾天上演逼宮大戲。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成為10年來第六位沒做滿任期的總理,由國庫部長莫里森(Scott Morrison)取而代之。不過,親商的莫里森雖然受到市場歡迎,但澳洲現任政府,仍舊潛藏許多不穩定因素。

3年前走馬上任的滕博爾立場偏溫和派,無法討好保守或前衛選民。而最近滕博爾在電價走揚之際,還打算推動立法降低碳排放,更一舉引爆黨內保守派造反。

21日滕博爾雖然熬過第一波挑戰,最終仍不敵黨內反對勢力。今天由前內政部長杜登(Peter Dutton)、外長畢紹普(Julie Bishop)與莫里森角逐黨魁,最後是由莫里森出線,成為新任黨魁與總理。

自由黨黨鞭馬裏諾(Nola Marino):『(原音)自由黨黨內進行黨魁票選。勝利的候選人為莫里森,他以45對40票打敗杜登。』

現年50歲的莫里森,曾經在移民部長任內,出重手阻擋尋求庇護者搭船入境澳洲,把移民原船遣返,或是送到條件不佳的太平洋島嶼營地。此舉雖然引發人權團體抗議,但卻贏得保守派的心。而且相對於極端保守派的杜登,莫里森屬於相對安全牌,讓澳洲股匯市在莫里森勝出後有好表現。

目前以5票之差落敗的杜登,已表示會對莫里森絕對效忠,不過,現在的執政聯盟於澳洲國會僅掌握一席優勢,而滕博爾已經預告自己要辭去議員。這代表補選過後,在野黨有機會和執政黨分庭抗禮。據傳在黨魁之爭失利的畢紹普,也有意退出政壇。

另外,澳洲預計將在明年5月舉行國會大選,目前修頓(Bill Shorten)領導的勞工黨(Labor Party)聲勢高漲。莫里森能否帶領自由黨在大選取勝,將是接下來各界關注的焦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