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品漲價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不合理的市場定價惹得羣眾嚴重不滿,或被嚴管。

葯店隨意定價

2月25日,人民日報消息稱,同樣的葯品,在不同的葯店裡,價格懸殊。一兩月前只賣8元錢的葯品,有的葯店的價格竟然超過了一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有些零售葯店的定價太隨意了。

人民日報:葯店隨意定價,要嚴管! 新聞 第1張

該發文點評,作為治病救人的葯品,價格應合理、合規、合情。並建議,工商部門和物價部門應加強對葯店的抽檢、監督,對隨意亂漲價、亂定價的零售葯店要堅決打擊、嚴厲處罰,規範葯品零售價格,切實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

該消息推送短短幾小時內,各大媒體紛紛響應、轉發該推文。其次,關注零售葯品價格的還不只人民日報,就在近一週內,已有數家媒體點評葯價。

2月21日,中國江西網消息稱,同一葯品價格多樣,雖然目前我國大部分葯品取消政府定價,放開葯品價格交由市場決定價格,但放開不代表放任。

人民日報:葯店隨意定價,要嚴管! 新聞 第2張

同日,據新快報報道,廣州多家葯房難尋十元以下感冒咳嗽藥,有些甚至漲價超七八倍,並指出,不同葯房同葯不同價,買葯也需貨比三家。

人民日報:葯店隨意定價,要嚴管! 新聞 第2張

老葯“換馬甲”漲價

葯品價格上調,除葯店外,也與葯企有關。

同樣是在2月25日,據華商報報道,近期,華商報記者接到不少讀者關於“常用藥價格大幅攀升”的反映,走訪多地葯店發現,一些常用藥、慢性病葯價格確實“漲勢驚人”。同一款降壓藥,去年買13.6元,今年就要29元了,漲幅高達113%。

人民日報:葯店隨意定價,要嚴管! 新聞 第4張

另外,該報道還稱,老葯“換馬甲”漲價。一位老糖尿病患者楊先生表示,“1月份買葯時還是38元,2月份就成了68元。”“金水寶是常用藥,這次趁着換包裝大幅漲價,就是換個‘馬甲’。”他告訴記者,兩次買的葯都是同一個廠家、同一家葯店。廠家換了新包裝,以前是63粒,現在是72粒,多了9粒葯,價格幾乎翻了一番。

一家葯店的銷售員劉女士告訴記者,常用藥品價格是放開的,確實有一些葯品出現了上漲,葯品廠家最常見的理由是更換包裝、規格,有的是換大包裝了,順勢漲價,還有一些葯品為了消減漲價帶來的市場反應,會減少劑量,原本5天的量減為3天,價格基本不變,實際價格是上漲的。

涉嫌哄擡葯價

關於近期葯品集中漲價,有讀者點評:毫不客氣的說,說的好聽一點,叫隨意定價,說得不好聽,那叫哄擡葯價。誠然市場部分葯價有漲幅,但短期內葯品集中漲價或翻倍漲價就不太正常了。

據瞭解,2015年6月1日起,我國絕大部分葯品取消政府定價,葯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

陝西省物價局監測顯示,從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低價葯價格普遍上漲,個別品種漲幅較大,呈連續上漲趨勢。獨家品種、進口葯價格波動幅度相對較小,總體葯品價格波動幅度在合理範圍內。到2017年4月,葯店漲跌互現,漲多降少,漲價幅度大於降價幅度。遺憾的是,並未查到2018年權威數據。前葯品監測職能設在物價局,由於機構改革,去年底開始,該部分職能移交至醫保局。

陝西西安一家葯店的工作人員表示,以前會定期向物價局申報在售葯品價格,目前尚未接到醫保局方面的通知。

隨意定價或遭嚴管

某知名葯品的經銷商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5年國家放開葯品最高限價後,企業在產品定價上有一定的自主調整空間。隨市場調節葯品價格,很正常。特別是一些低價救命葯,之前價格被壓製得過低,可以漲價後,企業自然有生產的主動性。”不過,該人士也坦言,像感冒、咳嗽等一些常用藥,不屬於之前被壓制的低價葯,如果價格上漲幅度過大,就需要物價等相關部門加強監管。

物價部門則建議,確定葯品價格監測目錄,尤其是羣眾常用藥品,建立葯品價格監測預警機制。加強葯品市場價格巡查,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執法力度,嚴厲查處擾亂葯品市場價格秩序的違法行為。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典型案件,要依法從嚴處罰。

也歡迎各位醫師、營養師投稿、合作,推薦好文,更好的服務各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