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經營吉他店第六個年頭,馬上要進入第七年了。雖然走過彎路,但一切的發展都在向好進行,感謝一直支持我的朋友們,每天看著粉絲數一點點的增加,還是十分開心的。


之前有朋友私信問我,說你這個專欄到底想寫些什麼?其實我也沒想好,但又總覺得應該寫點什麼,在知乎這個平臺,經常能看到業界的前輩會寫一些文章,分享他們的觀點、看法等等。其中有我所認同的,也有我所不認同的,甚至個別言論有著明顯的誤導情緒在其中,但不論怎麼講,對於行業發展來說,這一類的討論都是好的象徵。就我個人而言,能有這樣的一個發聲渠道參與其中,和大家訴說我的觀點,介紹我所認可並經銷的品牌,介紹我的吉他店,已經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因此這個專欄的內容將會是不固定的,但一切都會圍繞著一家吉他店所展開,當然也會去介紹我所代理的幾個吉他品牌,做一些推廣。

說點實在話,早年在上海和合夥人創業時,對這一塊的概念也並不是十分的清楚,只是想著正好我懂點吉他,開家琴行賣點樂器也挺滋潤。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不懂品牌、不懂銷售、不懂售後,最終結果只能是惡性循環,不過這段經歷也讓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1.利潤巨大的品牌,看似賺了錢,實際上並不划算,它會消耗你在市場中的口碑,積壓貨也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細細算來,必定是虧本買賣。

2.小品牌不是沒有好貨,有些小品牌出來的產品音色甚至會讓人眼前一亮,對買家來說,值不值的事另說,看你給什麼價。但對於經營者而言,能不碰還是不要碰,因為國內品牌沒有一家能把產品售後這事做到位,全都是扔給經銷商處理,除非這事經銷商一起夥著鬧大了,不然不可能給解決。本身產品品控就不是很好,這種事情鬧多了,更是頭疼。錢賺了嗎?最後一算還得賠點,客戶不必多說,廠家還不一定給你好臉色,值嗎?

3.開琴行綜合體更是個坑,什麼都想賣,什麼都賣不好,什麼都想教,什麼都教不好,出局只是時間問題,還會背一身罵名。


老婆千葉and嘉卓大佬

道理雖然簡單,貌似開一家吉他專賣店不就好了?但其實琴行業並不好做,尤其是像我這種只單一經營原聲吉他的專賣店來說,可以拓展的空間和市場非常的狹小,只有身處其中才知冷暖。在和老婆來蘇州重新發展之前,也沒少為這些事糾結過,一方面大品牌的門檻非常高,對經銷商的資質有一定要求。另一方面,並不是人人都擁有品牌概念,不少客戶只想要花哨又便宜的網紅熱門琴。而國際品牌又不會去搞水軍等營銷手段,以至於國內的推廣不是很好做。對個人而言,走品牌吉他專營店這條路也是充滿風險。不過好在地利人和吧,獲得了雅登與艾鴿等公司的認可,也離不開許多朋友和老客戶的支持,一路走到今天。

因為之前回答過經營琴行的問題,因此總會有新入行的老闆私信我一些經營方面的問題,也會有一些老師諮詢我吉他批發,拿貨代購等問題。所以專欄後面也打算講一些這方面內容,總之大家有想知道的,都可以私信告訴我,以後會更新在專欄裏,覺得有幫助的點個贊,來個關注就好。

來知乎回答問題寫文章也有半年多了,有時候寫點心得,有時候介紹介紹品牌,偶爾推銷一下自己的店。估計這篇文章瀏覽量過不了百,沒啥乾貨,隨便閑聊,就當給專欄擬個大綱了吧。

每次看著滿屋子的吉他陳列櫃,都有莫名的滿足感。

今年房價跌了,正好把隔壁的兩家店鋪買了,後面搞搞裝修,爭取把店鋪擴大一倍。

希望明年會更好。

右一那條鹹魚正是在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