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吳曉波(二)

面對這樣一位特別成功的媒體人,我們總希望獲得一些成功學的指點。

不是媒體人轉型,而是媒體化生存

記者:自媒體、頻道和人。作為一檔財經節目,你認為個人的魅力在其中的作用有多大?人、人格魅力在自媒體的成功中所起到的作用百分比佔多少?

吳曉波:自媒體,包括未來的整個商業體系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品牌返祖,人的屬性被再次放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在做人格背書。

我認為自媒體的成功有幾個要素。首先是基礎的價值觀,人格之所以常常被認為是那個很重要的東西,是因為它代表了價值觀,是為這個自媒體品牌做背書的。比如我們在頻道上賣吳酒,假如說這個吳酒味道或者說質量不好,那他們要來罵我的。

然後還需要很好的運營。這兩個不能按百分比來分割,它們應該是一個乘法關係,比如最好的10×10得100分,80分的你8×10,也可能是10×8,還有的可能是9×7,6×9等等,在不同情況下,不同因素的邊際作用不一樣。通常來講,只要用點心,運營不至於做得太爛,及格分肯定是有的。再加上一般「人」是站在最前面被看到的那個部分,後面的運營不太容易看到,所以大家可能會覺得人的因素更重要的一點,其實都很重要,運營做不好一樣完蛋。

記者:自媒體的生存之路是必須伴隨粉絲經濟嗎?如果是,那自媒體的媒體屬性在哪裡?

吳曉波:(自媒體)它最大的媒體屬性就是每天要發布內容,不管是原創也好、不是原創也好。

從消費者關係的角度來講,最大的成本是第一次建立聯繫,你關注了我。那後面的互動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完成,那為什麼你要持續關注我,最大的原因還是你認同我、認同我的價值觀。所以自媒體最後必須是和社羣、粉絲結合起來的,是一種基於價值觀的集羣。然後這一羣人在一起再去考慮更多的玩法。

記者:在媒體人眼中,你是一位真正走出困境(財富、話語權)的媒體人。你認為未來中國媒體的走向可能是什麼?獨立媒體的位置在什麼方向?而企業級的媒體是否可能充當一個重要的角色?

吳曉波:媒體的載體改變了,你看到傳統媒體,去年紙媒關掉了一大批,我很多主編朋友都離開了奮鬥很多年的崗位。

但是媒體本身一定不會缺席。自媒體也好,獨立媒體或者機構媒體也好,都一樣的,最後用戶第一眼在看到的還是內容,長尾效應會很明顯。

整個社會對內容的需求反而是越來越強的,當有需求的時候,供給絕對不會缺席。傳統的機構媒體需要做出改變,但他們在專業性上也還是有優勢的。

從粉絲經濟到會員制俱樂部

記者:互聯網媒體從流量模式進化到粉絲模式後,你認為未來競爭的核心會是在粉絲服務上,還是在內容創新上?兩者的關係可能是什麼?

吳曉波:粉絲也是流量,他們是價值觀指向很明確的流量,是細分市場,所以在內容上是有針對性需要的。比如他們在我們這裡要看到的,就是泛財經類的內容,創業的、職場的、理財的等等。

要做的是把內容做好的,要抓住他們的需求,呈現方式要有趣、好玩,還要保持迭代,最好讓粉絲也參與進來。

記者:有不少社羣是收費的,比如某某讀書會,更多的還是不收費的。你認為收費與不收費之間的比較關係是什麼?如果讓你選擇,你會如何判斷這筆費用是否值得?

吳曉波:以後收費和不收費的一樣都還會存在,這是兩種不同的定價策略。

社羣的構成像一個同心圓,裡面是最核心的部分,外面是相對參與度低的。你找一個核心的用戶付費就很容易,但是找一個相對邊緣的用戶付費就很難。

最後是看什麼?還是看是不是價值觀念相吻合,大家有同樣的需求,在追求同一個東西,那你把它提供出來了,就有人願意付費。

記者:對於傳統的線下俱樂部、社團,在他們網路化的過程中,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吳曉波:我覺得,有幾條肯定是需要遵守的

第一條是做好內容,內容是唯一的傳播動力

第二條是要有明確的價值觀指向,沒有價值觀認同的社羣是烏合之眾。比如我們吳曉波頻道在上線一週年的時候就明確提出來的四條價值觀:

認可商業之美,崇尚自我奮鬥;

樂意奉獻共享,拒絕屌絲文化。

我們是去找那些價值觀一致的人在一起玩,你把和你價值觀有很大差異的人拉在一起,弄一個廣場走馬觀花是可以的,但是肯定是玩不起來的。

第三條是要讓參與者自己去玩,求援+共享,自組織是社羣活躍的基礎。如果所有的活動都是一個自媒體的核心團隊來搞,那他們要累死了。信息很通暢,當你把前面兩條做好的時候,你會發現第三條是很容易實現的。

最後一條,有價值的自媒體必須探索電商模式,你不僅是輸出你的內容,還要輸和你的生活方式有關的東西,理論上這些都是可以電商化的,在某一方面價值觀一樣的人,在消費上的需求也是一樣的。

釐清一些常見概念

記者:不確定性——都說未來是不確定的,而且有人希望大家不要去尋求確定性。那麼,你認為未來的社會是要建立在不確定的基礎之上嗎?

吳曉波:社會有一些確定的趨勢,比如講中國的城市化越來越快,核心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中產消費的需求越來越明顯等等。但是在具體的實現路徑上,是不確定的,比如中產消費升級是一定的,但是消費升級後,手機、空調、冰箱、汽車買什麼,那是不一定的,你到哪裡去旅遊,坐什麼航班的飛機,也是不一定的。這裡就要看誰能夠去抓住機會了,未來一定會來,但是它降臨在誰的頭上,是不確定的,可能就要去爭取了。

記者:80後90後,以及他們的創業模式——我們注意到你也是一位強調:80後90後掌控今天的人。在我們的觀察中目前:80後90後成功的羣體多數從事非基礎製造業,或者說更偏重娛樂產業。請問你覺得中國的未來是靠誰來肩負?

吳曉波:我常常講一代人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幹掉。未來肯定是80後90後的,再之後還有00後,10後的,中國的未來肯定要靠他們。20年後 60後、70後這幫老骨頭都退休了,不可能還要依靠這幫老骨頭。

記者:互聯網思維,當人們開始反思這個詞的時候,有學者說,互聯網思維沒有提出什麼更新的內容。你如何解讀這個詞?

吳曉波:商業的本質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你就是在現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最高的效率、把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給需要的客戶。效率、產品、服務、需求滿足,這些基礎邏輯都是不會變的吧。

互聯網改變了什麼?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習慣,效率提高了、需求改變了、產品和服務的形式改變了。但是你本身的邏輯,應該用最高的效率提供給用戶滿足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這個是不會變的。那互聯網思維有沒有超出這個範圍,我覺得應該沒有吧?

為什麼要訂閱每天聽見吳曉波

我們被層出不窮的新聞包圍,被似是而非的觀點困擾,分辨真實,判斷理性,挑選有助於自我成長的優質內容,成為每一天的課題。

《每天聽見吳曉波》是一款知識服務型產品,它是吳曉波頻道會員的一項權益,也是頻道的一次全新的試驗。

在每天清晨五分鐘的陪伴裏,我們一起搭建一個更精準的交流平臺,在這裡冷靜觀察中國財經世界,系統學習職場技能和理財知識,打造自身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成就有態度有思想的自己。

每天五分鐘,構建商業思維;

每天五分鐘,解讀宏觀經濟;

複雜的商業世界,聽吳曉波就夠了。

每天五毛錢,每天五分鐘,和柳傳志、雷軍、馮侖、徐小平、梁文道一起訂閱收聽。

精華摘要

《上海房價未來五年還會翻番》

經濟這麼低迷?為什麼一線城市的房價還要漲?

《上半年經濟數據讓人倒吸兩口氣》

如果企業家不敢投資了,中國經濟還有未來嗎?

《和美國比,為什麼中國股市這麼亂》

整治股市,中國還得向美國學習

適宜人羣

崇尚商業之美的商業愛好者;

樂於提升「金融智商」的職場打拚者;

希望瞭解創新風口、鏈接資源的創業者;

想要掌握前沿趨勢、渴望轉型的企業家。

購買須知

1.購買成功後,請回到「吳曉波頻道」微信公眾號收聽《每天聽見吳曉波》。

2.會員權益有效期為自訂閱日起的一整年,《每天聽見吳曉波》週一至週五,每天清晨7:00更新。

3.本音頻為虛擬內容服務產品,全年180元,每天不到五毛錢,即可收穫吳老師的一手心得,一經訂閱無法退訂,敬請理解。

文、採訪 劉陽 攝影 雅靜(本文刊載於近期出版的《俱樂部》雜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