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山是中國神話中位於海上的五座仙山之一。根據《列子·湯問》記載:渤海之東幾億萬里有一個深淵,天下的水流最終全部都匯入這個深淵裡。而且這個深淵沒有底,不管有多少水流進去,始終都填不滿,所以被稱為「歸墟」。在歸墟附近漂浮著五座仙山,分別叫做「岱輿」「員嶠」「方壺」(後傳為「方丈」)「瀛洲」「蓬萊」。山上長滿珍珠玉樹,吃了其果實可以長生不老,山裡面還居住著許多神仙。

但是這五座山經常隨著海浪漂移,有時候神仙們出趟門回來就找不到家在哪裡了。神仙們因此非常苦惱,便把這件事上報給天帝。天帝也覺得這五座山這樣漂著不妙,就派海神禺彊調了十五隻大鰲去馱住仙山。這十五隻大鰲每三隻分成一組負責一座仙山,其中一隻大鰲用頭頂著仙山,另外兩隻大鰲就在旁邊休息,每六萬年換一次班。有這些大鰲在下面頂住,五座仙山總算穩定下來了,神仙們的日子也方便多了。

【《碟形世界》中巨龜大阿圖因和巨象背負大地】

後來一個龍伯國的巨人來到歸墟附近釣魚,一下子就把負責馱岱輿和員嶠兩座仙山的六隻大鰲給釣走了。結果那兩座山失去了大鰲的支撐,被波浪推到了北極,沉沒到汪洋之中了。從此五座仙山中就只剩下方丈、瀛洲、蓬萊三座。

這個神話屬於動物背負大地的神話,世界上許多民族皆有類似的神話,認為大地坐落在某種舉行的動物身上的,最常見的動物就是龜類。

天帝知道這件事以後勃然大怒,狠狠的懲罰了龍伯國的巨人們,把他們的身高縮短,到了伏羲、神農時代,龍伯國人的個子只剩下幾十丈高了。

【龍伯國巨人釣走了大鰲】

方丈、瀛洲、蓬萊這三座長滿了長生不死葯的仙山,從戰國時代起便引起了無數方士和諸侯的遐想。根據《史記·封禪書》記載: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皆曾經派人到渤海去尋找這三座仙山。傳說這三座山其實離大陸不遠,難就難在:遠遠的看上去,它們好像處在雲中;等到靠近了,卻會發現三座山竟然反過來倒立在水面下;若想將船駛到上面,又會被風推開,就是這樣始終無法到達。

《史記·秦始皇本紀》又記載:秦始皇時期,有齊國方士徐市(即徐福)上書告訴秦始皇說海外有三仙山,請秦始皇派他帶領數千個童男童女去求去長生不死葯,秦始皇同意了此事,但是徐福和這數千名童男童女去了以後就再也沒回來了,從此下落不明。

《太平廣記》卷四引《仙傳拾遺》講道:唐朝開元年間,有一個士人身患怪病導致半身枯黑,於是乘船出海尋找治病的方法。後來他到達了一座小島,在島上看見了數百人,還有一位雙鬢和鬍鬚皆白的老者,後者正是秦始皇時代的徐福。他賜給了士人幾粒黑色藥丸。士人服下後立刻藥到病除。

【徐福】

當然《仙傳拾遺》記載的肯定是虛構的,為了增添傳奇色彩,而附會上了徐福和童男童女的故事。《漢唐地理書鈔》輯《顧野王輿地誌》說鹽山縣有一座丱兮城,是徐福和當年的幾千個童男童女建造的城市,又叫「千童城」。還有許多中國人和日本人相信,徐福一行人最後到達了日本。


蓬萊山在《洞淵集》中的九仙山有介紹,下面是複製的老早之前發的一篇文章。

而在傳統文化中,「九仙山」也是出自道教典籍,在《洞淵集》中有著「九仙山」的描述。此文中「九仙山」為九座仙山,位於不同的位置,居住著不同的神仙。下面就開始簡要的介紹下這九座仙山。

網路配圖

廣桑山:天之東嶽,在東海之中,為五嶽發生之首,上有碧霞之闕,瓊樹騫林,紫雀翠鸞,碧藕白橘,青帝統領萬仙,鎮守山上。

長離山:天之南嶽,在南海之中,有朱宮絳闕赤室丹房,朱草、虹芝、霞膏、金醴。赤帝統領萬仙,鎮守山上。

麗農山:天之西嶽,在西海之中,上有白華之闕,三素之城,王泉之宮,瑤林麟鳳。白帝統領萬仙,鎮守山上。

廣野山:天之北嶽,在北海弱水之中,上多瓊樓寶闕,金醴靈芝。黑帝統領萬仙,鎮守山上。

昆崙山:天之中嶽,在八海之中,上有瓊華之闕,光碧之堂,瑤林翠水。西王母統眾真君居與此山。

蓬萊山:在東海中,上有金台玉闕,是神仙之都,太帝(黃帝的孫子)仙鄉游息之地。

扶桑山:在東海中,上有扶桑樹,扶桑樹上有金鳳九色烏,一嗚即天下群雞應之,說的就是金烏。

方丈山:在大海之中(東方朔說是東海中心),上有玉漿金醴,飲之長生,瑞禽奇木,太元之宮。三天司命眾真君居於此山。

滄浪山:在大海中,因為山的四周水德顏色為蒼色(青色),所以叫滄浪山。上多石桂石芝,中有紫玉石室。九老仙都君(太上老君的輔臣)統領眾仙管理此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