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唧唧.jpg

宋代是个经济繁荣的时代,从清明上河图中可见北宋的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

 

b42_8.jpg  

一般百姓常穿的服饰是:衫、袍、襦、袄,头戴巾、帽、幞头。

宋代的衫分成著于外的长衫跟里面的短衫,分成凉衫、襕衫。

袍,有宽袖跟窄袖两种,一班无官职的士人都穿白袍,庶民只能穿布袍,百衲袍,用很多税布拼凑而成。

襦、袄是夹棉的中长衣,长至膝盖间,一般穿在里面

短褐,用兽毛或粗麻制成,一边穷苦的百姓所穿。

褐,宽长的衣著,用粗毛粗麻制成,为到家或文人隐士所穿。

直掇,也称直身,长而背中缝直到底的衣服,文人隐士喜爱。

d4628535e5dde7112a6ab9a8a7efce1b9d166130

参见--凝竹说汉服-男装篇 

 

女子服饰-基本款

一般百姓仍上著襦、衫,下著裙子,外加褙子,半臂、背心、裲裆等。

两宋时,襦裙、披帛还是最为普及盛行的。

就是这种上衣加裙子的搭配,上衣有交领跟对襟两种,都可以跟裙子做搭配。

m (7).jpg701.jpg

宋代的襦、衫较为短小,一般用丝织物,贵者用纱罗锦或加刺绣,绫罗绸缎制成。

龙脑浓薰小绣襦

e56a7e3e638d5f0371cf6c5b.jpg 57f49f5158d9631a43a75b41.jpg

这是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乐伎,这一套绿配红配色图,当时有很多商家做了

宋词中对女性的描写,往往以宴会上的歌女或词人身边的侍女为主角,如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 --晏殊《贺明朝》

"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裙舞袖回" --晏几道《鹧鸪天》。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苏轼《南歌子》等。

  

比较薄,袖子较短,一般都是轻浅的颜色用以轻薄的布料制成。

轻衫罩体香罗碧。衫轻不碍琼肤白

七月流萤_衫H01.jpg

衫子都是很轻薄的

 

女裙多以罗纱为材料,{薄罗衫子薄罗裙},在加以刺绣,销金。裙带垂得很长,颜色多样化,以红石榴的颜色最惹人注目。

裙子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且多褶裥。古人在打褶上面发挥了极大的创意,打细褶工字褶 只打局部褶 还是打八折 三折(好的好的,不是那种折喔)
这点可以从丰富的出土文物找到很多资料。

IMG_3538.JPG

黄升墓不仅出土了裤裙,虽说之后商家出褙子套装的时候,总会搭配轻薄的裤裙。

但事实上古人穿裤时外面会穿裙,而且是相当不同的裙子,花样层出不穷。

宋两片裙

两片裙其实很简单

有人说他是明代马面裙的妈妈,因为他也是利用了两片裙门制作的,不同的是没有打褶子

由前往后围,会绕著腰超过一圈,但不需担心脚无法自由伸展,这件裙子是很好活动的。

 

宋两片裙.png

 

前几年去杭州时 做的两片裙配褙子套装

IMG_0508ps.jpg IMG_0547p.jpg  

配的是里裙两片裙,两件一起穿让颜色可以层层叠叠透出来。

 

褶裥裙

这件的特点是打满了细细的工字折,作为装饰的外裙,他很轻薄,主要还是要遮挡里裤,但装饰意味还是很重要,

宽度约等同于腰围,所以由后往前围,前面会有种打开的感觉,你会觉得很像是小公主的样子,实在是很梦幻

宋褶裥裙.png

c25e7a09c93d70cf2967531cf0dcd100bba12be6.jpg

宋百褶裙
这件的特色是很像是马面裙是局部的打褶,但是他也是后往前围,裙腰大于腰围的
也就是说在前面重叠不打褶的裙摆,确有裙门的效果,也是很特别的一款。

宋百褶裙.png

146151086e061d956112d62973f40ad162d9ca28.jpg

之前复原小组其实就有复原一组 南宋农妇装扮了

南宋 农妇装扮001.jpg

这ㄧ件比较短的褶裙是不是很像小围裙啊~

其实我做了一件这样的小裙子本来是想夏天穿的,但是因为上褶子有点失误所以迟迟没照相XD
 

南宋 农妇装扮004.jpg

这里穿的其实就是后往前穿的百褶裙,上穿褙子里面著裤,

南宋 农妇装扮003.jpg

南宋 农妇装扮005.jpg

除了上面比较出名的,还有三褶裙跟长短裙,或许未来有更多的资料我们可以一一做出来穿也说不定喔

我自己是觉得可以参考文物做出一些现代一点的衣物,融合传统也不忘时尚是满重要的课题。

会赶紧来更新是因为我看了一个贴子才发现我竟然没有介绍丰富多元的宋代裙子,所以赶快来修正文章。

谢谢这篇文的作者http://tieba.baidu.com/p/4636773454?pn=1 科普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宋制裙子
--------2016.0709更新----------

9760aa1001e93901193894897cec54e737d1968c.png

总之裤子外面一定要穿裙!

IMG_9283p.jpg
当时去杭州还有带回了两件式裤裙,里面那件裤子还是无挡裤,所以要穿外层才不会觉得屁股凉凉的。

 

c10d49d3146acd61970a16bb (1).jpg

fa051cfa7b9a8d8bb58f3151.jpg
一些现代的布料做起交领来也挺好看的。

 

宋妇女喜在领上披搭领巾,往往请名人自领巾上题字

{轻衫束领巾}{花枝窣地领巾长}应该就像是唐代盛行的披帛了吧。

月下步莲人,薄薄香罗,峭窄春衫小。

长真丝褙子0

褙子,又称绰子,宋代妇女的褙子型制为两裾离异直垂不缝合,长垂至足,袖长近腕,两腋及背后有带子,上至皇后下至百姓妇女都可穿著。

 20071102_540b44521236bc5ef85cGbdLMylMaxGo.jpg 南宋印金绘芍药灯球花边_02.jpg

跟明代的褙子(披风)不一样的是,宋褙子袖子比较窄,而且领缘多做花色,用连续的花卉图案刺绣做出清雅的造型,

也有用金线绣花,或是用泥金印花,可见当时的印金嵌金线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dad8ddcbgw1eludq8r3s6j20c409p0uh.jpg

0003.jpg0002.jpg

现代还原的印金领缘褙子

宋褙子.jpg  

这边古画就可以看出她们穿的裙子应该是局部打褶的宋百褶裙了

瑶台步月图.jpg  

褙子穿著起来使人瘦高,这又是与丰腴为美的大唐不同的另一种的审美了。

67fee9edjw1dzjb3tolspj.jpg  get_group_pic (5).jpg   

长短褙子,不同风采
用了不同的料子,各有不同的感受

挽花天_芳思02.jpg 
绣花的褙子
  IMG_4039.JPG  

现代还原的印金领缘朱红罗褙子跟裤裙

 

围腰腰巾是在腰间系一条长方形的布,作为装饰。腰巾应是一条像汗巾的布条,系在腰上。

“ 宣和 之季,京师士庶竞以鹅黄为腹围,谓之腰上黄。”--宋 岳珂 《桯史·宣和服妖》

通常古代对于奇装异服或是服饰僭越都称作"服妖",应该就是一时的流行,并不长久,被一些卫道人士写在他们的文集里,

所以我们才会知道有这些事迹,现在看来也就跟我们现今一些长辈对于青少年穿著的抱怨差不多吧~

 

抹胸、裹肚。心衣

中衣,言在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帕腹,横帕其腹也。

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

帕腹(横裹在腹部的一块布帛)、抱腹(在帕腹上缀有带子,紧抱腹部,即后世俗称的肚兜)

这些都是贴身的内衣,抹胸用于胸部,裹肚和抱腹很像,绑在腰上免得肚子著凉。

黄升墓抹胸.jpg
黄升墓出土抹胸。

但我觉得现在人就穿抹胸就好了,或是内搭小可爱,到不用真的穿古人的肚兜。

裲裆,型制唯一当胸一当背,无袖,长度至腰。「两当(意为「遮拦」)」的内衣。

心衣

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奄心也。(在抱腹上另加「钩肩」和「裆」)等只有前片的内衣

萤幕快照 2016-02-18 下午10.23.15.png

 

 

花冠、发髻

宋女子头上的装饰一是戴冠,二是各种花样的发髻。

021702542484.jpg  

宋 钱选  招凉仕女 册  绢 设色 (1235-1303左右)

美人头上,戴著不同款式的高帽,尤其是那层层高起的花形冠,样子相当别致新颖。内穿低胸衣、窄长裙、外著对襟褙子,也是宋代妇女所常穿的时装。
至于她们手中的圆扇,又名为团扇或纨扇。它们除了能够避暑、招凉之外,因为形式、材质、扇面巧富变化,所以也是仕女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饰品。

441024

宋绣栊晓镜.jpg  

宋 绣栊晓镜图

美人闲适梳妆的样子,跃然于纸上,可一睹淡雅的服饰与雅致的宋代家具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李清照  《永遇乐》

67fee9edjw1dzjb6bvd53j.jpgIMG_4012.JPG

带各种首饰和头巾,头上千变万化的发髻,一直是中国传统中最让人钦羡的一幕。

 

IMG_4013.JPG

 

凝竹来得瑟:

25142    
另外这是上礼拜日古琴雅集活动我穿得一件比甲。

比甲2.jpg比甲.jpg

这应该算是明制的比甲,只是我们用的是和服的料子 正绢,所以为了让图案完美的呈现,就做得比较长一点。

IMG_0314ps.jpg IMG_0368ps.jpg    

背面是这样子的,应该是手绘的茶花,花蕊的部分是用打籽绣绣的。相当精美喔~
走动间相当好看,跪坐的时候衣服自然散开,就更好看了。

分享给大家我平常的穿著经验喔~

平常的时候选择单品搭配现代服装,看起来不突兀又多了些古韵。

然后褙子绝对是我大推之物,一件普通的褙子就像是一件薄外套,不管甚么时候穿都很好看

IMG_1782

九月的时候就穿著这样去听古琴演奏会拉~

 

参考资料:

论宋词服饰意象的表现形态与文化功能2012年05月29日 22:40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兰州)2011年4期 作者:单芳
http://www.cssn.cn/wx/wx_gdwx/201310/t20131026_598178.shtml

《古代服饰穿戴风华》

http://tieba.baidu.com/p/4636773454?pn=4
科普一下那些被遗忘的宋裙

http://tieba.baidu.com/p/4429893235?pn=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