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官方,不靠譜,這裡是村民娛八婆。

「菜的味道並沒有發生改變,變得是你品嘗時的心情」。同樣的,清華依然是「鎮國重器」,發生改變的是接班人對於自我及未來產生的懷疑,恐怕也就是這種迷茫讓大家開始懷疑「如今的清華還是當年的清華嗎?」

影片一共描述了4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並不相同,但冥冥之中還有一絲聯繫。從西南聯大到清華大學,和故事中的人物相比,現在的我們似乎丟失了一種精神。

吳嶺瀾那句「因為最好的學生都讀實科」直擊心臟,原來這般的大人物也會面臨這種問題。「究竟學實科還是文科?」這個問題恐怕都曾陪伴著吳嶺瀾以及我們,直到遇見了泰戈爾,臺上大師們眼神中的篤定,讓吳嶺瀾得到了答案。可是我們呢?

沈光耀從吳嶺瀾眼中也看到了那份篤定,不是兩人的問題卻不一樣。國難當頭,渴望獻身戰場的沈光耀始終邁不過母親那份不捨,這時的他缺少一份勇氣。「媽,對不起」,投身戰場的沈光耀最終沒能再見母親,可是他臨死前撞向敵艦眼神中的光芒你曾有過嗎?

影片還有兩個故事,但是他們無一不在尋找著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看過《奇葩說》的朋友應該都還記得這位高材生吧?「法律學本科,金融學碩士,新聞傳播學博士。」這樣的履歷完全是我瞻仰的對象!結果一句話讓同是清華畢業的高曉松大失所望,「根據我的資歷,你們覺得我應該做什麼?」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懷疑,究竟中國的教育方式有沒有問題呢?我現在可以肯定的說有很大的弊端,似乎大家在考場的磨礪中已經缺少了看清內心的那雙眼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