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


 @南方網:廣東大力推廣現代建造方式 2018新建裝配式建築超過1200萬平米


近日,記者從在東莞召開的2019年度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科技與綠色發展工作會議上獲悉,2018年全省新增綠色建築9335萬平方米,新建裝配式建築超過1200萬平方米,2019年將着力指導住房城鄉建設科技與綠色發展工作落後的地區。


會議圍繞推動建設科技、建築節能、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等高質量發展展開。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天翼表示,2018年廣東大力推廣現代建造方式,裝配式建築加快發展,新建裝配式建築超過1200萬平方米。同時發展綠色建築,開展“量質齊升”行動,全省新增綠色建築9335萬平方米。


“當前也存在法規不健全、技術標準不完善、信息化水平總體不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制約着當前全省建設科技與綠色發展的問題,陳天翼表示,今年將圍繞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科技與綠色發展,着力完善政策法規、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同時通過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等推動工作。


此外,陳天翼說,今年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當前推進建設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於工作落後的地區進行業務指導和服務,爲基層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建設科技與綠色發展工作落實。



安徽省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合肥市廬陽區裝配式建築再添一新


4月3日,合肥市廬陽區規模最大的裝配式建築湖畔新城二期項目一標段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儀式。該項目是董大水庫水源保護區土地整治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築總面積44.08萬平方米,其中一標段建築總面積30.8萬,包含裝配式建築單體22個,項目配有住宅、商業、派出所、幼兒園、農貿市場、養老服務用房等,整個小區的外立面簡潔明快,給人一種高大上的視覺享受。


近年來,合肥市主動作爲、敢爲人先,圍繞“打造建築產業化千億產業”目標,通過引進一批龍頭企業,扶持一批本土企業,建設一批示範項目,培養一批產業化人才,全市裝配式建築規模顯著提升,產業鏈日趨完善,建築產業化推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築產業化已初步形成工程總承包、設計、構件生產、集成家居、運輸物流、研發等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合肥模式”。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裝配式建築產業鏈累計可實現裝配式產業化年產值近750億元,有望提前實現2020年裝配式建築產業千億目標。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將緊緊圍繞國家、省、市裝配式建築發展目標,積極培育一批龍頭骨幹建築產業化企業,全力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全面落實兩個主體責任,健全裝配式建築監管體制,以質量建設爲中心,常態開展裝配式建築產業工人培訓、裝配率評審和構件生產企業目錄信用管理工作,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築設計標準化、模數化進程,從源頭把控建築質量,加大巡查、抽查力度,規範施工現場秩序,嚴格作業標準,切實保障建設質量,穩步推進合肥市建築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


 @安慶新聞網:安慶3個項目獲評省綠色建築及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


日前安徽省住建廳公佈2019年度安徽省綠色建築及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名單,全省共有34個項目獲得殊榮,安慶市3個項目榜上有名。


去年全市設計、施工階段建築節能標準執行率達100%,綠色建築佔新建民用建築開工面積比例達到100%,綠色建築竣工面積佔當年新建建築竣工面積43.8%。近年來安慶市先後完成13個省級建築節能、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1個綠色生態示範區和1個省級綠色生態綜合試點市建設,綠色示範項目建築面積246.8萬平方米,累計獲得示範獎補資金近千萬元。



北京


 @北京商報:北京開發區推進裝配式建築應用


記者日前從開發區建設局組織召開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首段驗收現場培訓會獲悉,開發區建設局將加大裝配式建築的監督執法力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推動綠色、環保建築施工。


據瞭解,根據《關於加快發展本身裝配式進駐的實施意見》相關內容,到2020年,實現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比例達到30%以上,目前開發區有近60萬平方米的裝配式建築,主要是住宅小區和公建項目。



河北省


 @長城網:河北將有自己的百年住宅設計標準


“實際上,百年住宅是一個基本理念,目的是建造使用更長久、居住更具高品質的住宅。”4月4日,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劉東衛在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院”)進行百年住宅設計專題培訓時,就百年住宅的基本概念做了進一步釐清。


日前,由北方院與河北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河北省建築科學研究院、中土大地等設計單位以及同濟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等高校參與編寫的河北省《百年住宅設計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立項。截至目前,標準各章節目次已經基本確定,編制工作正處於條款細化階段。


“我們在編寫過程中參照了行業標準,在認真研究總結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對部分概念進行了深化,也對章節的安排進行了一些調整。比如,針對適老化,我們將按照無障礙設計的理念對其進行新的目次安排。”北方院副總工程師、標準設計總編雷志民介紹,標準預計到明年年底編制完成並進行出版,將對指導河北省的百年住宅設計起到更具實際操作性的指導作用。


作爲編制組的成員之一,北方院建築設計師李麗娟表示,在編制過程中,標準以河北省特色爲出發點,致力於編制一個更適合河北省本地的、可以直接落地的百年住宅設計標準,從而實現全省百年住宅的建築技術指導。


河北省綠色建築發展中心、河北省建築產業現代化促進中心主任,河北省百年住宅發展的主要倡導者鬱達飛認爲,應該將百年住宅的設計探索與裝配式建築的發展結合起來,面向未來,建造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住宅。



企業新聞


 @樂居財經:唐芬:PCMaker爲裝配式建築奠定堅實基礎


4月3日至4日,第十五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


本次論壇上,遠大住宅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遠大住工”)總裁唐芬作題爲《建築業的數字化轉型與模式探索》的主題演講。


“建築工業化的本質是通過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來改變傳統建築實現的過程。我們爲什麼要做建築工業化?因爲工業化其實是手段而非目的,我們希望通過這種轉變來提升建築的質量,提高效率,降低綜合成本並且讓建築的實現過程變得更加綠色、節能環保和可持續。”唐芬說道。


建築工業化和傳統的工業有什麼區別?唐芬認爲,傳統的建築是項目性的管理模式,現代的建築工業是大規模、社會化的大生產,但目前的建築工業化有着很多不確定性,第一個便是產品的不確定性。


“我們面對這麼多的開發商客戶,沒有哪個開發商的產品是一模一樣的,也不會說爲了你後續的實現更加便利,我把所有的房子都設計得一模一樣。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也看到工業化建築是由需求、客戶端發起的,並且客戶端也參與到研發和製造的過程,所以工業化建築就是由需求端發起的、非標準產品的大規模的去製造。”唐芬強調,中國需要建築工業,因爲建築工業和工業的發展歷程基本一樣,都經歷了基本的1.0機器取代人工時代、2.0的大規模製造標準化時代、社會化大分工來提高勞動效率時代、3.0信息化時代以及4.0的人工智能、CPS智能製造時代,它一定是遵循客觀規律發展的過程。


接下來,唐芬爲大家介紹了在目前數字化領域下,遠大住工做的一些工種。“第一,我想說的就是怎樣把技術轉化爲工具。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裝配式建築可以說是如火如荼地發展。可我發現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是面臨現實很多的一些疑問,比如成本控制不下來,效率沒有達到預期那麼快等等。”唐芬說道,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我們沒有從源頭來解決,因爲很多項目都是按照傳統思路,把數據做完然後交給PC廠家,讓廠家來負責生產,這樣一來,米已成飯木已成舟,項目在設計階段就已經被決定了建築80%約束性的成本。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遠大住工在這麼多年來已培養一大批非常成熟且有經驗的設計師和技術人員,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能爲整個行業提供一點幫助。“儘管如此,我覺得這種努力是杯水車薪的。”唐芬認爲,只有把遠大住工一些成熟及智慧的經驗拿出來放在工具裏,讓技術人員通過這個工具來做設計,做出來的就是合格的裝配式建築設計。


2018年,遠大住工面向行業發佈了PCMakerⅠ,這是全球首款基於BIM平臺的裝配式建築正向設計軟件,它還是踐行建築工業4.0的一個起點和入口。唐芬解釋道,這款設計軟件不僅大幅提升設計的效率,而且它具有智能優化的功能,能爲裝配式建築後續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她進一步強調,PCMakerⅠ只是第一步,是基於設計來提供方案;在PCMaker II的階段,他們將面對裝配式建築的主體,比如說設計、生產、施工、造價、產業鏈及金融等等;進展到PCMaker III,他們就會把它延伸到整個行業,包括開發商、施工單位、部品生產企業、物業公司、產業鏈金融等諸多方面,甚至到後續的運營維護。


“PC Maker的整個的開發過程不是遠大住工獨自造的,我們是跟行業內的,已經是有實力、有經驗的專業企業共同合作來進行。”唐芬介紹道,PC Maker I由遠大住工和中國建築(6.370, 0.06, 0.95%)院一起合作開發,作爲裝配式建築的設計工具,目前PC Maker I已被遠大住工旗下公司以及行業內的很多企業逐步使用,它可以一鍵輸出模型、圖紙和清單。


在開發PC Maker I的時候,遠大住工就提出了四個一的思路,即一個正向BIM模型,一套統一標準,一套完整數據,一個發展願景,避免了設計的反覆和同步。另外它是一套統一的標準,不僅打通前後端的所有數據,而且還把國家的行業標準,以及遠大住工這麼多年形成的技術積累全部內接到了,所以它能形成一套準快好省的完整數據。


展望未來,唐芬希望PC Maker I會發展成爲基於雲平臺的產品,希望遠大住工能夠爲整個行業在房屋建築的設計和技術階段提供更多的信息交互。


接下來,唐芬介紹了PC CPS智能製造體系。“我們的CPS是實施構建了一套基於數據流的產業鏈的規劃。我們把生產所需要的所有要素和資源都進行唯 一的數字化定義,通過數字化定義,以後所有的資源就能夠以數據的方式在系統裏面流動。而且我們把虛擬的信息空間和我們現實的實施空間做了一個精準的映射,虛實交互智能干預。這個裏面也大量用到了大數據雲計算這樣的一些技術,在現在我們整個的生產流程拉動過程當中,所有的數據都是通過系統來進行傳遞。”唐芬說道。


爲了讓大家有更清晰的概念,唐芬進一步解釋了PC CPS智能製造體系。她說道,通過一個密碼,然後通過掃描唯 一的二維碼來串聯各個崗位、各個角色,來實現我們智能生產的響應和精準進行分析。隨後她通過PPT展現的內容向大家表現數據的拉動過程。“我們稱之爲柔性製造加數據驅動,柔性製造是通過我們公用的一些標準等等來實現按需響應的多樣化生產的可能。但是數據驅動呢,我們不僅在虛擬的信息空間裏做好預設,在現實的生產過程當中,我們是從後端到前端來進行拉動。在工地的施工現場,通過掃碼來驅動我們的成品庫,通過成品庫的掃碼來驅動我們的產線,通過產線的方法來驅動我們半成品的配送,通過半成品庫的掃碼來驅動我們供應商的原材料的供應以及結算。”


“所以,客戶端和供應商端全部都納入到了我們整個的智能製造管理系統。”唐芬說道,無論是PC Maker I還是PC CPS,都要實現三個升級,因爲只有把技術變成工具,我們才能降低對人的要求,降低對高技術的依賴。


隨後,唐芬介紹了共建產品標準。實際上,共建產品標準其實也是遠大住工這幾年通過跟很多大房企合作的過程當中,逐步形成了一種合作的模式。“我們發現所有的這種合作,以前都是one by one,一個地方對一個地方,一個項目對一個項目,一個城市對一個城市。這樣其實不僅是增加了我們溝通的成本,而且還帶來了因爲技術的溝通的不統一,很多的結果其實是不可控的,預期是不一致的。”唐芬說道。


要解決這個問題,唐芬認爲要和這些大型房企共建裝配式建築的產品標準。她解釋道,因爲現在大房企的開發量都非常大,而且他們現在開發產品也在走標準化的這種路線。通過跟他們的標準產品進行配合,對他們的標準產品線進行工業化的完整設計,可以使開發項目很快得到推廣和實施。目前遠大住工跟恆大、金地等房企都有合作,還專門成立了標準實驗室,共同進行裝配式建築產品標準的研發。


最後,在商業推廣方面,唐芬分享了遠大住工一種開放、合作、分享的模式。“遠大住工,我們提出來叫雙輪驅動。一個是我們自己百分之百投 資的全資基地,再加上我們通過遠大聯合的這種產業合作的這種方式,共同來設立產業基地。目前遠大住工在全國超過一百個城市落地了我們的裝飾建築研發製造基地,而且我們在全資的基地裏面會設置一個實力非常強大的技術中心,這個技術中心不僅能夠爲自身的運營提供支持,也能夠爲所處的區域周邊所有的這些公司提供技術的諮詢以及專業的人員的輸出。”唐芬介紹道。


在談到產學研聯動方面,唐芬也表現出高度的重視。“遠大學院跟很多行業內重點的高校如像清華、同濟、重大等等,以及很多的職業院校都建立了深層次的合作。我們要做專業的人才培養,而且要多層次、全方位地爲行業提供人才的儲備。希望通過這件事來構築行業的人力大生態。另外我們當然也有一些傳統的動作,比如說自己的建工跟建築業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系列裝配式建築施工的工具書籍,同時也跟各個地方的住建系統進行多輪的專場培訓。遠大住工作爲國內最早探索重工業化的一家企業,我們比誰都希望這個產業能夠健康、長續、穩定地發展。”唐芬說道。


演講的最後,唐芬還提到遠大住工目前也加快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佈局,包括在廣州、在惠州佈局。


 @新華網:杭蕭鋼構:搭建綠色建築產業生態圈


“第十五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4月3日至4日在深圳召開,會議主題爲“升級綠色建築,助推綠色發展”。會上,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蕭鋼構”)表示,將聯動更多優秀的供、需方,整合全球優秀綠色建築產業資源,爲世界提供最優綠色解決方案。


據瞭解,杭蕭鋼構是國內首家鋼結構上市公司、住建部首批建築鋼結構定點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杭蕭鋼構主編、參編40多項國家、地方、行業標準及規程規範,擁有360餘項鋼結構住宅、防腐防火等方面的國家專利,並有100多項工程榮獲魯班獎、中國鋼結構金獎。杭蕭鋼構已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成數千個樣板工程,覆蓋40多個行業。


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立湘介紹,鋼結構從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發展起來,起初主要是應用在廠房建造方面。現在一些大型的建築例如火車站,都使用了鋼結構。現在鋼結構住宅也越來越多,但是讓老百姓接受新的房屋結構仍需要一個過程。


據瞭解,與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鋼結構住宅具有抗震性能卓越、建設週期短、節能環保、佈局靈活等優點,滿足人民日益對健康品質生活增長的需求。在工程建設領域,鋼結構符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向的,是綠色技術創新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着建築業轉型升級加速,杭蕭鋼構首創“六位一體”的產融新模式:即“綠色建材+項目總承包+生產與製造+房產開發+建築工程設計+電商平臺”。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單銀木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能夠聯動更多優秀的供、需方,整合全球優秀綠色建築產業資源,爲世界提供最優綠色解決方案。”目前,杭蕭鋼構與全國區域內90餘家房地產、建築、鋼結構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促進房地產企業、建築業轉型升級,從而引領未來工程建設模式及綠色經濟發展的新方向。


杭蕭鋼構從傳統制造企業向以品牌、技術輸出的綠色集成服務商轉型,以及搭建綠色建築產業生態圈,不僅爲了滿足企業內部發展需求,而且服務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帶動產業供應鏈發展,促進行業採購的轉型升級,推進全球綠色發展。


目前,杭蕭鋼構的產品已經銷往世界各地,如安哥拉安居工程、卡塔爾多哈國際機場、德國法蘭克福空鐵中心、格魯吉亞國際商貿廣場、印度沙拉亞電廠等,數千個樣板工程已覆蓋40多個行業,遍佈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建投二建集團加速推進裝配式建築高起點高質量發展


爲切實把“改革創新、奮發有爲”大討論成果轉化爲實際成效,進一步提高裝配式建築的核心競爭力,山西建投二建集團於3月4日至8日赴日本考察學習,對標國際一流企業,在裝配式建築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山西建投二建集團考察小組一行在5天內連續奔赴東京、京都、大阪等地的7個考察點,參觀了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中銀膠囊大樓等PC裝配式住宅以及梅田藍天大廈等經典裝配式建築,訪問了SMC Pre-Concrete株式會社、旭化成建材株式會社等現代工業化裝配式、建材生產線,考察了日本大成公司兩個在建的裝配式建築項目現場,並與JPM董事長許勢永就日本建築設計理念、城市規劃等領域進行了充分交流。


通過此次對標學習,山西建投二建集團考察小組吸收了國際一流裝配式建築的設計理念、施工技術、管理模式及生產安全等方面的知識。推動了集團在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新徵程中,實現裝配式建築高起點、高質量蓬勃發展。


山西建投二建集團將不斷提升工作標準,提高專業能力,秉承工匠精神,實現裝配式建築高品質發展,助力山西裝配式建築創造新前景。


快問快答


網友:模塊化建築的建造效率如何?


小編:模塊化建築在工廠中即可完工,因此在建築工地不會存在粉塵和噪音污染。同時工期按小時計算,比以往傳統建築按天計算節省時間。


歡迎後臺留言~

HAVE A GOOD DAY


2019年4月18~4月20日相約江蘇南京,第一屆模塊化集成房屋(建築)技術及應用研討會暨精品展會,火熱報名中,長按下方二維碼報名!




建築革新最前沿!在這裏瞭解裝配式建築: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快速報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