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喜慶的竹編簸箕,精緻典雅的的竹編提籃,形態各異的竹編小筐.....在漳州長泰林仁鳳的家裡,擺滿了各種各樣做好的竹編成品。

這是林仁鳳做竹編的第43個年頭了,如今的他,已無法離開竹編了,他也成了長泰林墩僅剩的一位堅守竹編製作的手藝人。

去年9月,在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傳統工藝比賽決賽上,林仁鳳作為福建省唯一進入草柳藤編織項目決賽的選手,在賽場上秀了一把“竹編”技藝,最終獲得草柳藤編織項目第3名。上個月,以林仁鳳為代表的長泰林墩竹編製作技藝,被列入了福建省級非遺保護名錄。

“守藝”40年 他用絲絲竹篾編織人生 社會 第1張

林仁鳳在熟練快速勻篾,讓寬度不一的竹篾變得整齊劃一 (陳惠華攝)

竹編看似簡單 實則奧妙無窮

長泰竹編技藝是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它融合了書畫藝術,所用的竹子均需嚴格篩選,並手工劈成大小、粗細一致的原材料,經過染色再精加工成各種工藝品,裡面所包含的圖片或文字都是竹子縱橫交錯編織出來,而非彩印上去,也不同於後期噴漆工藝。

“竹編技藝看似簡單,實則奧妙無窮。”林仁鳳介說,竹編產品若要變化,則需變換編法採用不同技法方可完成。

竹編產品的生產一般要經過選料、劈篾、編織三個過程。第一步是選料。選竹子很有講究,竹齡一年、兩年不能用,最起碼要選三年至四年的竹子,並且是長得茂盛的竹子,“選好合適的竹子還需要根據製作產品的種類、尺寸的要求,鋸好竹料。”

其次便是劈篾,即竹子加工成篾絲或篾片。林仁鳳說,劈篾要洗乾淨竹子、絞平節疤。而劈篾也是十分講究技巧的,手和刀要成一條線、雙手用力要均衡,為了防蛀、防黴、還要高溫煮篾。

最後纔是編織。林仁鳳表示,竹編的編制技法很多,內容也豐富,可以用直徑緯編、六角六方編、三角眼編、虎頭眼編、轉角立體編、迴旋還原編、多邊錢眼編,長長的竹絲經過師傅的手就可以組成了各種圖案。“在編制過程中,對篾絲或篾片中還要進行漂白和染色烘乾噴漆。”他補充道。

根據編織工藝的不同,竹編可分為平面竹編、立體竹編和混合竹編,用薄篾層編織出平面圖形的叫平面竹編,用橫截面為矩形的竹絲編制立體造型的叫立體竹編。林仁鳳說,根據編織的用材不同,長泰林墩竹編又可分為日用品和工藝品,細蔑竹編為工藝品,粗蔑竹編為日用品。

“守藝”40年 他用絲絲竹篾編織人生 社會 第2張

林仁鳳家裡擺滿了做好的竹編成品 (陳惠華攝)

“一定不讓祖傳的手藝斷代”

竹編是祖傳的技藝,傳到林仁鳳這裏已經是第四代了。

1938年,林仁鳳的父親林十三為躲避戰亂,從老家福州永泰一路南下,最終定居在了長泰林墩,同時也將這門技藝帶了過來,他結合當地的情況,在原有竹編的基礎上改良加工,創造出更多適用於生活生產的竹編產品。

從小林仁鳳就對竹編耳聞目染,父親常常帶着他進山,讓他用雙手觸摸竹子,用眼睛欣賞竹子,用心感受竹子。

父親是一個很嚴厲的人,平時不苟言笑。16歲的一天,父親突然對林仁鳳說,“你自己去山上砍些竹子回來。”林仁鳳不敢多問,一個人上了山,他努力回憶平時父親選竹子的細節,認真搜尋最滿意的竹子。

回來後,父親沒有多說什麼,只讓他把竹子鋸開。那天開始,父親讓林仁鳳動手學竹藝。做竹藝需要足夠的耐性,以及精確的工藝,對竹子的要求也是極高,林仁鳳一次次把竹子鋸開,再用刀劈成薄片,一天下來,他的雙手已經布滿傷口。

“太苦了,好多次想過要放棄。”但每次要是做不好,父親不是罵就是打,“不知哭了多少回,但哭完後還得繼續做下去。”就這樣日復一日,他用一年的時間,學會了能把竹子劈薄。

之後,父親又陸續教會了林仁鳳撕篾、勻篾、編織雕刻、印花、飾物點綴、上色打亮等10多道竹編製作工序。慢慢地,他已經會自己編制竹簍、竹筐、竹篩、竹耙、竹蓆、竹牀、竹椅、門簾等成品了。

18歲那年,父親將自己用了一輩子的刀交到林仁鳳手上,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孩子,你要記住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做竹編,不能在你這代斷了!”那天,父親對他說了有生以來最多的話。那天,林仁鳳正式接過了父親的擔子,他暗下決心,一定不讓祖傳的手藝斷代。

“守藝”40年 他用絲絲竹篾編織人生 社會 第3張

做竹編40多年來,林仁鳳的雙手布滿老繭和傷痕(陳惠華攝)

“再困難也要守住這門手藝”

起初的日子,林仁鳳跟隨着父親,走街串巷到各個生產隊去幫人做竹編,還有修補竹涼席、簸箕、籮筐等。待林仁鳳成家後,父親便不再做竹編了,只是每天詢問一些細節。

1996年,林仁鳳開始專門在家裡做竹編。“那時竹編手藝還是挺吃香的!”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塑料製品的普及,以及林墩石材產業的興起,越來越少人用竹製品了,竹編業逐步衰落,最終林墩只剩下林仁鳳一人還在做竹編。

竹編行業不景氣,家裡還有3個女兒要上學,單靠竹編難以支撐起家庭開銷,他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妻子樑美秀多次勸說,林仁鳳終於在2003年選擇到附近的工廠工作。打工不到兩年,林仁鳳一直放不下竹編,他一直惦記着父親的叮囑,“一定不能祖傳的手藝斷代!”

起初妻子仍是反對,她認為竹編看不到希望。但林仁鳳還是堅持着,他重新回到竹子堆中,一個人上山砍竹子,一個人坐在院子的角落編着竹子。他不認為竹編無法賺錢,於是就自己上門到石板材廠,一家家推銷自己的竹編,那時候農村又開始興起新建房子,他又自己到工地推銷自己的竹編。

漸漸地,他開始給附近工廠打包石板材做固定用的竹子、工地建設的竹架、茶農曬茶葉的大圓簸箕。看到林仁鳳如此的執着,家人開始理解並支持他,由於那些訂單工期都比較趕,林仁鳳一個人應付不過來,於是他們就全家“總動員”,妻子和女兒們經常一起上山幫他砍竹子,回來後又幫忙做些竹編簡單的工序,為他完成訂單省下不少精力。

訂單雖然可觀,可是他們的生活問題仍是沒有解決,關鍵時刻妻子站了出來。那時候妻子樑美秀成了家裡的頂樑柱,她每天起早摸黑的外出打工賺錢補貼家用,而林仁鳳則是在家裡編竹編,順便照顧家。

“每次聽到這裏有招臨時工,趕緊去報名,生怕錯過了!”樑美秀說,因為招臨時工的地方都離家比較遠,她每天早早就出門了,常常要到凌晨才能回到家,“我就像在‘走江湖’!”她開玩笑的說。後來,大兒女初中畢業,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她沒有選擇繼續上學而是外出打工。慢慢地,家裡的壓力減輕了,林仁鳳也有更多精力放在專研竹編上了,直到今天他的竹編得到了認可。

一路堅持下來不易,林仁鳳說,即使再困難也要守住這門祖傳的手藝。

“守藝”40年 他用絲絲竹篾編織人生 社會 第4張

林仁鳳正在編織竹籃上的喜慶圖案(陳惠華攝)

只要有人想學他就願意教

竹編技藝雖具有實用性、藝術性和欣賞性,但製作一件精美竹編製品,其工序卻是極其繁雜、耗時。“一個精緻的雙層竹筐,有時候就得編一個月。”林仁鳳介紹,像這樣一個精美的小箕,其外一面是百花圖,內一面是紅雙喜,用原色的以及染成紅色和黑色的竹篾編制,再雙面合成製作,製作起來需要花費40來個工時。

再者,竹編所用竹絲斷面全為矩形,在厚薄粗細上都有嚴格要求,厚度僅為一兩根頭發絲厚,寬度也只有四五根發絲寬,根根竹絲都通過勻刀,達到厚薄均勻,粗細一致。

在竹編的創新上,林仁鳳在父親原來的基礎上,將實用性和美觀相結合,自己設計出更多精美的圖案,研究出了更多精緻的作品。很長的一段時間,林仁鳳一個人摸索着竹片要劈成多厚才最合適,要嵌入什麼樣的圖案最好看。趕巧,那時候正好大女兒就要結婚了,為了送給她一件具有紀念意義的結婚禮物,林仁鳳一邊構思一邊編織,終於趕上大女兒結婚,送給她一件很有喜慶意義的竹編製品。

之後,二女兒又建議林仁鳳將竹編做成工藝品,讓竹編製品更有“古味兒”,林仁鳳開始精心鑽研,他根據時節、品種、年輪、地域進行選材,古法上色,不斷創新出新竹製品。在這過程中,女兒們會向他提供新奇的想法,讓父親的老手藝與現代感碰撞,讓竹編這項技藝,由實用轉向精緻,實現從小眾手工品到大眾商品的轉變。

如今,除了基本的日用品和婚慶工藝品外,林仁鳳還改良、製作適合擺設的小工藝品20多種,他的作品已經得到了很多竹藝愛好者的青睞。

然而,林仁鳳卻又對林墩竹編技藝的未來充滿擔憂。因為各種原因,竹編技藝面如今臨着後繼乏人的困境,“我的年齡逐漸大了,但是年輕人當中幾乎沒人肯學,竹編技藝已經青黃不接,正面臨失傳的危險。”林仁鳳很是擔心,3個女兒雖然或多或少傳承了他的一些技藝,但畢竟都學得不全,曾經他也收過2個徒弟,但因為太苦他們終究還是沒能堅持下來。

近些年來,他們一直為竹編技藝傳承奔波着,他們將竹編技藝申請了非遺項目,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展示竹編技藝。現在,隨着竹編技藝為人所知,附近一些小學偶爾會請他到學校示範教學,小女兒林麗雲根據父親口授,正將竹編技藝編輯成竹編教材。

好在竹編技藝開始得到政府的重視,今年長泰縣政府正在林敦建立竹編技藝傳習所,今後將由林仁鳳在那開班授課,同時他們也將和一些學校合作開設竹編技藝傳承課程,讓更多人參與到竹編中來。

林仁鳳不願看到這一技藝最終失傳,他希望更多年輕人關注竹編技藝。他說,只要有人真正願意學習竹編,他就便會傾囊相授。(東南網記者 林永清 陳惠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