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最新中美貿易談判已於週四結束,但未取得重大進展,這就為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奠定了基礎。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雙方此前對本週會談的期望很低,而且沒有安排進一步的會談。這位因談判並不公開而要求匿名的人士還表示,中國官員提出了在美國11月中期選舉結束前不會展開進一步談判的可能性。

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兩國「就如何實現經濟關係的公平、平衡和對等,包括解決美國對中國智慧財產權行為的調查所確定的結構性問題這一方法」交換了意見。中國商務部週五發布新聞稿稱,中美代表團就雙方關注的經貿問題進行了「建設性、坦誠」的交流,雙方將就下一步安排保持接觸。

在談判結束的幾個小時之前,北京和華盛頓 實施了最新一輪針鋒相對的關稅措施。雙方這次均加碼了160億美元,使得中美貿易戰中被加徵關稅的商品總價值達到了1000億美元。

而川普政府正在準備進一步向年進口額2000億美元的約6000種中國產品加徵關稅,預計最早將於下個月生效。

中國的報復

這一舉措以及中國料將作出的報復,將標志著中美貿易戰迄今為止的最猛烈升級,以及進入了全新領域–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從開始更加直接地沖擊美國消費者來說都是如此。

本次談判持續了兩天,由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 戴維·馬爾帕斯和中國商務部副部長 王受文領銜,為兩國6月份以來的首次重大互動。

美國政府在5月份的中美首次高層會談時提出了一些非常激進的要求,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美國財政部官員此次列出了一份經過修訂的美方要求清單。

同時,中國代表團本週沒有表現出任何作出重大妥協的跡象。

甚至川普政府內部的相對溫和派也開始敦促中國通過逐漸停掉產業補貼來進行重大結構性改革,並至少縮減《中國製造2025》計畫;該計畫目標是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領域引領全球。知情人士表示,中國依然只提議增加購買美國大宗商品以削減美國的貿易逆差,認為這是可以嘗試、杜絕美方進一步關稅的最佳策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