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7家族在中國空軍和航空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之所以稱之爲家族,是因爲殲7系列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裏,歷經數次脫胎換骨才最終成爲守衛天際的倚天之劍。

中國最重要的戰機:不是殲20 而是一款半個世紀前的老飛機

首先從航空角度說說殲7家族幾個型號扮演的重要角色。上世紀60年代初,蘇聯向我國提供了米格21f13型的生產技術、相關配件和有關資料。隨即我國便開始對其進行仿製,1967年殲7基本型正式投產。這是我國第一款2倍音速殲擊機,隨即就在國土防空任務中嶄露頭角。

中國最重要的戰機:不是殲20 而是一款半個世紀前的老飛機

70年代,根據部隊的使用經驗和國外的相關信息,殲7II投產。殲7II最大的特點是將座艙蓋開啓方式更改,由向前開啓更換爲向後開啓。殲7基本型的座艙蓋設計照搬了米格21f13的模式,向前開啓的座艙蓋本是爲飛行員在高速飛行狀態跳傘後提供保護,但實際使用中效果很不理想,一度導致飛行員跳傘失敗。更改爲向後開啓的座艙蓋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蘇聯製造的米格21後來採用了座艙蓋向側面開啓的模式。

中國最重要的戰機:不是殲20 而是一款半個世紀前的老飛機

接下來不得不提的就是完全有中國特色的殲7E,殲7E採用的雙三角翼是米格21家族中獨一無二的。這種翼型改善了殲7的中低空性能,提高了格鬥能力,使其在部分性能上接近第三代戰機。

中國最重要的戰機:不是殲20 而是一款半個世紀前的老飛機

當然,飛向藍天的道路也並非一路平坦。殲7III是中國在接觸到羅馬尼亞米格21MF之後開展逆向仿製的產物。逆向仿製並非“瞪誰誰懷孕”那麼容易。當殲7III通過定型之時已經是1994年,一款上世紀60年代技術水平的戰機在三代機已經鋪開的年代難逃被淘汰的命運。殲7III僅僅生產了30多架後就不再生產。

中國最重要的戰機:不是殲20 而是一款半個世紀前的老飛機

目前大量服役的殲7G是殲7E型的深度進化版,具備發射先進格鬥導彈的能力,是殲7家族中最有戰鬥力的小兄弟。此外還有用於飛行員訓練的殲教7型,如今依然在發揮自己的餘熱。

在對殲7不斷改進的過程中,我國的航空工業不斷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使其一度成爲中國軍機出口的拳頭產品。殲7的仿製和喫透,爲我國隨後的軍機研製積累了技術經驗和物質條件,可以說殲7之於我國,甚至比殲20更重要。

殲7家族在國土防空作戰中也是屢立奇功。僅在60年代間就先後擊落5架侵入我國西南邊境的美國無人機。在隨後的歲月裏,殲7的航跡遍佈大江南北,成爲國土防空作戰的中堅力量,時至今日都在爲捍衛祖國藍天貢獻自己的力量!(利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