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科創財經匯 林奇

編輯|周維

視覺中國公佈去年年報:毛利率高達68.58%,起訴勝率92% 財經 第1張

4月26日,在2019中國網路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上,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聯合啟動了打擊網路侵權盜版「劍網2019」專項行動,要求規範圖片市場運營秩序,嚴查圖片公司侵權行為。

也在這天,公佈了2018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9.88億元,同比增長21.3%;凈利潤3.21億元,同比增長10.45%。

獲得如此好的業績背後,是的版權收入暴漲。

根據2018年財報,公司的視覺內容與服務收入達7.82億元,毛利率高達68.58%,營業收入比上年增加33.4%。

與此同時,《科創財經匯》獲悉,對一些與其簽有版權協議的媒體下發通知,要求近段時間,使用的圖庫圖片時,不要在圖片來源上寫上「」的名字。在此之前,要求使用其圖庫圖片,必須署上。

一位知情人士稱:「這樣應該是現在無法確定自己圖庫裏大量圖片的版權,害怕標上了引發後續問題。」

盡管4月18日,天津市網信辦對作出30萬元的「從重處罰」,但有關與廣大企業之間圖片侵權的糾紛顯然並沒有結束。

跨地起訴

一位知情人士向《科創財經匯》表示,在開展維權式營銷時,還喜歡跨地區訴訟,類似在南京起訴北京的企業,在瀋陽起訴深圳的企業。

而異地起訴的問題,他認為主要在於對應訴的企業而言成本比較高。如果為了幾萬元的官司去外地打官司,開庭、來迴路費都能覆蓋賠償的費用,不如直接私了。

根據2018年半年報,在國內註冊了29家控股子公司,另有三家子公司設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其中有七家子公司註冊地在天津,其餘設在北京、上海、南京、香港、常州、瀋陽、澳門等地。此外,還有非全資子公司12家,合營或聯營企業有9家。

王智斌律師向《科創財經匯》表示:「圖片版權官司可以根據版權歸屬地起訴,如果圖片所屬的版權屬於的瀋陽分公司,那就可以在瀋陽對外地的被告企業提起訴訟。」

這種跨地區訴訟的好處,就是被告公司應訴的隱形成本也比較高。因為訴訟地在外地,作為原告的非常瞭解當地的法務狀況,被告公司則不瞭解。

如果不是黑洞照片事件,讓甚至整個中國圖片版權行業迎來了一次大地震,的業績還會繼續高歌猛漲。

今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1.6億元,同比增5.5%;凈利潤5755.7萬元,同比增了44.2%。

艱難的勝利

如今,仍有眾多版權官司正在進行中。

4月24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公佈,子公司狀告南京康貝佳口腔醫院侵害圖片網路傳播權一案,二審判決敗訴。

這場訴訟對於康貝佳口腔醫院而言可謂贏得艱難。要知道,以前作為原告,可謂十場贏九場,幾乎是逢訟必贏。

更引人關注的是,此案一審已經判決了子公司勝訴,如今的二審,徹底推翻了一審判決,認為子公司並不是涉案圖片的權利人。

此案能勝訴,可能也與最高法的表態息息相關。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長林廣海公開表示,應當嚴格審查照片作品的權利歸屬證據,不能僅以水印當作照片作者的署名來認定權利歸屬。

據悉,此案是因南京康貝佳口腔醫院未經許可,隨意在公司微博上使用了5張圖片,涉嫌侵權,提供的證明是圖片上的水印。

在此之前,根據澎湃新聞報道,2017年,打了2279場官司,2018年是1908場。這意味著,過去的兩年裡,平均每天都要參加超過11場訴訟。更令人驚訝的是,作為原告一審勝率92%。

在「起訴別人」這件事上,不僅數量多,還成績好。在8273個案件中,只有30.2%的一審案件進入了判決程序,近7成都以裁定收尾,去除管轄權這類和侵權內容無關的裁定,有4689個案件以撤訴收尾,佔一審總數的66.4%。撤訴意味著和解、賠償,甚至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發現侵權圖片,然後起訴,被告購買服務或賠償,簽約再撤訴,這幾乎成為了一個常規套路。

但令人諷刺的是,這樣一家依靠「維權式營銷」為生的企業,居然是國內版權行業被視為標桿的企業。

在此之前,曾多次獲得「中國版權業最具影響力企業」等獎,多次入選法院系統的智慧產權典型案例,獲得「2016年度北京法院十大智慧產權創新性典型案例」,「福建省律師智慧產權十大典型案例」等獎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