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路輿情認識階段

時至今日,輿情這個行業依然不為大眾所熟知。輿情產品剛開始引入中國時,只有少數幾家廠商在做,客戶在市場很難尋覓到更多的產品來進行比較,只好有什麼買什麼。並不是當時輿情產品就完美無瑕,而是客戶根本沒得選擇,因為整個行業都在起步階段。我們把這個階段稱為輿情行業的認識階段。

這個階段的輿情產品以監控軟體為主,由於對輿情的理解不是那麼深入,以及技術也不是那麼完善成熟,當時的產品功能還很初級,甚至是有缺陷的。對於輿情來說,最基礎的是數據要全,不偏不漏是關鍵;其次是快,數據要及時;再次是準,數據要準確,不能有一堆毫不相干的信息出現。但是對於當時的輿情監控軟體來說,遠遠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數據不全、延誤、不準確是擺在輿情行業的「三座大山」,翻越這三座大山,不但要突破技術上的難關,而且要以產品化的思維體現出來,否則做出來的輿情軟體就跟搜索引擎沒什麼兩樣。事實上是,往往一個輿情事件已經傳得滿城風雨,而監控軟體還渾然不知,沒有監控到。在當時,這絕不是特例,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在當時,最早的輿情客戶主要來源於政府部門,他們主要為了監測網民在網路中的言論,焦點也主要集中在負面消息上。因為這是最敏感也是最要命的部分,關係到一個部門、領導、甚至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與執政能力。不得不說,當時人們對輿情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監測負面」的層面。

2,互聯網快速發展時代的輿情

輿情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有了一定的市場認識基礎,不管是廠家還是客戶,對輿情都有了比較的深入的理解,分食蛋糕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但是隨著對輿情的瞭解加深,客戶也變得逐漸刁鑽起來,變得不太好伺候。單純的信息監測與推送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他們需要更加深入的分析,從數據中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此時他們需要輿情服務的時候,不僅僅是指監測,事實上是他們需要的是一整套輿情解決方案。輿情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工作,擺上了政府以及企業的議事日程。有相當一部分政府或企業單位,設立了輿情工作小組,專門處理輿情工作,國家也倡導領導「多上網」,注重網路輿論生態。全社會獨輿情的重視度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有很大一部分得緣於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民上網的場景發生了革命,依賴於互聯網信息的輿情行業也必將掀起一場革命。

這一時期,一些以「輿情監測系統」的產品出現了,它們相對於之前認識時代的產品,功能更強大,產品體驗相對提升了很多。可以從不同緯度分析數據來源以及載體分佈、輿情特徵分佈、傳播路徑分佈、地域分佈、站點分佈等,通過可視化的圖表來展現。

市場上出現了多家資深軟體公司憑藉強大的研發實力組件的輿情公司,以烽火輿情等公司為代表,它們的技術實力較為雄厚,互聯網信息資源整合、語義分析技術、智能搜索引擎技術、抓取網路輿情數據能力較強,而且配置一支專業的輿情服務團隊。

互聯網時代,輿情從產生到傳播都是依賴於電腦,貼吧、論壇、微博是輿情的高發地帶。而移動互聯網時代,輿情依賴於手機,除了貼吧、論壇、微博以外,微信以及APP、秒拍等直播軟體都成為輿情的高發地帶,而傳播時效性更強,更容易擴散,幾乎是短時間內迅速爆破。「和頤酒店」事件便是其中的一例。

深度整合大數據,不僅僅是得出一份輿情報告,還要注重輿情事件的關聯性和規律性。「要對橫向的相關領域輿情、縱向的歷時性輿情進行數據對比、歸納研究,從而為現實的輿論疏導、矛盾解決提供借鑒。這就需要複合型的知識結構與團隊構成。多學科配合、培養專門的輿情人才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