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狼2》本週末大戰好萊塢三新片之前,口袋君曾預測:

至少幹掉一頭好萊虎

但從目前的走勢,

1)從週末票房來看,《戰狼2》輕鬆幹掉兩頭好萊虎

2)若從整個一週七天來看(註:內地票房一般都這麼算的),《戰狼2》把三頭好萊虎都幹掉了

看來,從《戰狼2》手中搶走內地周票房冠軍的重任,只能寄希望於定檔9月1日的諾蘭高口碑作品《敦刻爾克》了

而在被幹掉的三頭好萊虎中,票房最差的是口袋君最為推崇的《極盜車神》

估計這片的最終票房,2億都很難。

實話實說,被打臉了,很沒面子。

但還是想說一句

不看《極盜車神》是影迷的損失

口袋君首先承認,《極盜車神》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

特別是很多人反饋的第三幕劇情崩盤,不知道為什麼凱文史派西最後突然洗白,自我犧牲營救Baby。

有人說道哥對Baby有父愛,曾經也這麼愛過,突然良心發現而選擇這麼自我犧牲,這個解釋仔細想來的確有點牽強。

但是,諸位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對於一部電影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

這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對於口袋君來說:

看的爽+代入感是最重要的

比起電視劇通過幾十個小時,甚至上百小時來敘述一個千轉百回、跌宕起伏故事的媒介來說(特別是TVB港劇 絕對適合劇情絞肉機的口味),只有2個小時左右片長的電影,最核心的賣點肯定不是故事情節

很多頂尖好片,其實用一句話就能把劇情一下說完了。

《阿凡達》:一個關於最牛釘子戶和最慘強拆隊的故事

《泰坦尼克號》:船沉了 男主死了 女主獲救了

至今也有人吐槽

那塊木板其實可以坐兩個人

肉絲再肉 傑克上來擠一擠 肯定有位置的

所以,要是細摳每部電影的劇情細節,總會有Bug的。

對於電影來說,怎麼樣講述一個故事,其實比故事本身更重要。

當然,口袋君也不是說劇情不重要,而是要從整體觀感來評判一部電影,而不是死摳某個劇情細節Bug不放。

因此,

好萊塢電影立項的源頭是:概念(Concept)。

最難能可貴的佳片品質是:電影風格的創新。

若以這個標準來看,《極盜車神》的核心概念很具有野心且執行的很棒:

用一首歌的時間和節奏來幹一票精心策劃的搶劫

而埃德加賴特對於電影風格的創新,纔是《極盜車神》能在爛番茄拿下94%、IMDB斬獲8.2分的最核心原因。

現在仔細回味《極盜車神》在內地上映後的各方反饋,口袋君越發覺得和《愛樂之城》實在太像了。

首先,兩部電影都是主打音樂這種敘述方式

不得不說,歌舞片一向在內地很不受待見。

Mtime之前還專門出過一期專題

究其原因,高曉松曾在《曉說》中專門說過一期:從歷史上看,漢族人不善歌舞。雖然極度政治不正確,但仔細想想,的確也有點道理。

所以,休傑克曼和安妮海瑟薇領銜的《悲慘世界》在中國內地僅拿下6400萬人民幣。但在一向不待見好萊塢大片的鄰國日本,《悲慘世界》卻以59億日元(3.5億人民幣)位居年度票房榜前5。

而《愛樂之城》在佔盡情人節檔期和奧斯卡頒獎禮熱度的情況下,最終也僅以2.48億人民幣的票房收官。

再對比《極盜車神》如今票房低迷的情況,歐美音樂的文化差異的確是此類影片難以獲得上佳票房表現的最大攔路虎

說一個細節:口袋君這次看零點場時,上座率40%,一半是老外。

其次,《極盜車神》和《愛樂之城》的劇情,其實都有瑕疵和說不通的地方。但兩部電影的剪輯都做的非常出彩,鏡頭也用的極為考究,一看就明白:兩位導演都是患有強迫症的影迷型電影人。

第三,《極盜車神》和《愛樂之城》是當今好萊塢最為稀缺的中等投資成本佳作。

《愛樂之城》投資3000萬美元,全球票房:4.4億美元

《極盜車神》投資3400萬美元,目前全球票房:1.76億美元

一個電影市場想要良性發展,不可能每個週末都是1億美元投資以上的A級大片,也不能充斥著想要以小博大,賺得百倍收益的獨立小片。

佔據主流的理應是2500萬-8000萬美元之間的中等投資成本電影,若這部電影大多能實現盈利,那整個市場就較為成熟了。

而很多酷愛大片的內地影迷,將「小而美」的《極盜車神》(投資:3400萬美元)與「大而狂」的《速8》(投資:2.5億美元)比飛車場面,那無疑是以卵擊石。

兩者投資差7倍,從視覺奇觀的角度,一個是重量級,一個是羽量級,真沒什麼可比性。

從過往歷史來看,這種非1億美元投資以上的中等投資好萊塢電影,一向在內地不太受歡迎。

中國內地影迷最愛大片,投資越大,場面越狂,覺得去電影院看越值。

再加上《極盜車神》的中文譯名,很容易讓人想起2年前的那部《極盜者》,B級批片味兒實在重了點。

看看豆瓣上的其他中文譯名,你更鐘意哪個呢?

玩命再劫(臺) / 寶貝神車手(港) / 娃娃臉司機 / 寶寶車神 / 寶貝司機 / 小司機,帶帶我(豆友譯名) /愛樂司機(影志提出來的)

分析完《極盜車神》為什麼內地票房啞火。

口袋君談談,為什麼會如此瘋狂地安利這部電影。

作為內地最早(在4月份《速8》上映的時候 就安利了)推薦此片的自媒體之一,口袋君在週五零點場就去看了。

看完回家後,已經凌晨2點半,躺在牀上,腦中嗨了1個小時,才入睡,真的有當年看完《王牌特工》後,那種嗨到極致的暢快感。

現在,仔細想來,有以下兩大原因

A.反類型 不套路

熟悉導演埃德加賴特的影迷都知道,他拍過很多類型和題材的電影,但卻總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來展開劇情,簡直就是反類型和反套路的典範。

《殭屍肖恩》是最不正經的殭屍片,《熱血警探》處處嘲笑了警匪片的慣用套路,《世界盡頭》則不按套路地講述了一起外星人入侵事件,而《歪小子對抗全世界》展現的則是極為另類的二次元世界。

儘管與控制慾十足的漫威老大鬧矛盾,未能執導《蟻人》,但作為此片的第一編劇,埃德加賴特的叛逆精神依舊深入了《蟻人》的劇情核心。

而在《極盜車神》的宣發階段,埃德加向記者透露自己至今還沒有看過《蟻人》,也不準備去看,因為「沒有人會去看前女友與現在的男友上牀」。

多麼放浪不羈的個性類比,口袋君喜歡。

而這種氣質,也完美地融入了這部《極盜車神》中,在賴特的鏡頭下,影片刻意迴避了觸屏手機以及比Ipod更新潮的電子產品,在換擋、油門和剎車間的頻繁切換間,配上搖滾藍調金曲,感覺上像是在拍一出剛剛進入千禧年的故事。

同時,賴特對《速度與激情》系列定義的飛車電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再是粗魯的肌肉棒子們,血脈噴張的上演「不行就幹」。

而是用音樂與犯罪的結合,切開一個小口字,切入口非常地小,但極為創新而犀利。可以說,挑戰了該類型的主流審美。

事實上,看完《極盜車神》後,口袋君覺得你很難將此片歸屬於飛車電影這一單獨的分類中,埃德加賴特給予的層次感實在太豐富了:偷盜片、音樂劇、飆車戲、公路片、浪漫愛情、耍酷戲、猛男動作片。

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導演是一位海量閱片的專業影迷。在身為一名創作者的同時,他也是一名鑒賞家。

B.酷到極致 音樂敘事

口袋君曾去過兩次LA,和當地的年輕人交流後,發現他們與中國同齡人最不一樣的一點:就是那種酷到極致的生活態度。

可能是自由的空氣吸慣了,他們身上的那種獨立、灑脫、無所謂、自我表達的強大氣場,真的和長期受到權威壓制的中國年輕人很不一樣。

《極盜車神》中,每個角色塑造地都很酷,相當有個性。

但最酷的,口袋君覺得,是來自墨西哥的尤物級美女艾莎·岡薩雷斯。

這麼有個性的蛇蠍美女 口袋君在中國從來沒有見到過

儘管在片中,她是脫衣舞女出身,但身上那種拉丁美洲女妖式的灑脫不羈,都通過她的肢體語言,完美地表現了出來。

在與「廣告狂人」喬哈姆諸多纏綿的對手戲上,她氣場強大,絲毫不落下風,甚至還搶了不少風頭。

據悉,她已經加盟了由卡神製片的《銃夢》,此片已經定檔2018年7月20日,想必這位墨西哥90後必定會為我們呈現一位過目不忘的性感女機器人。

若你的英文聽力不錯的話,你會發現,這部《極盜車神》中的音樂已經不單單是BGM的作用了,而是成為敘事,推動劇情的一部分。

引爆炸藥的,不是火線,而是音樂。

精準咬合進劇情、從頭到尾沒停過的音樂,是《極盜車神》的魂。

這30首配樂歌單,如果單獨拿出來聽,會覺得也就這樣,很一般吶,但一旦融入到電影中,奇妙的化學效應就出來了:

音樂不但能用來傳情,還能帶動所有動作場面的節奏,而且與故事內容和演員表演高度契合,著實令人驚嘆導演的匠心獨具。

此片的音效剪輯水準,有望在明年的奧斯卡上有所建樹。

喬哈姆死前的那句「Face the Music」也有一語雙關的妙用,既呼應了Baby喜歡聽音樂來抗拒耳鳴的現實,又巧用了這句美式俚語的真正含義:你得承受一切後果。所以,此片的臺詞寫的很考究。

作為一名革命者,這部《極盜車神》無疑開創了電影的另一種新玩法。

無論《極盜車神》最終的內地票房是多少,就沖用音樂來引爆劇情這個創新點來看,埃德加賴特就向諸多把電影拍成爛俗MV的中國導演展示了,什麼叫做:

風騷曼妙不正經的音樂犯罪飆車電影


《極盜車神》在北美和國內的評價差別很大,IMDB評分高達8.1分,爛番茄也近乎全部好評。在北美同期上映電影中,《極盜車神》也是評價最好的。但《極盜車神》在國內上映以來,9天時間票房剛剛過億,很多觀眾的評價是元素雜糅,音樂元素過多。

這樣的評價無可厚非,在迷影看來,《極盜車神》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業大片,更像是具有強烈作者風格的實驗電影。

想要了解這部影片,必須從電影導演埃德加·賴特談起。

埃德加·賴特是一個非常有迷影情節的導演,他視電影如生命。據他自己講,從3歲開始就看電影,看了40多年,看過的電影超過一萬部,平均下來每年250多部。迷影現在的觀影量2000部左右,與導演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更有意思的是,埃德加·賴特自己選出了影史1000佳電影,這在電影導演中是沒有的。很多導演把精力放在了拍電影上,但埃德加·賴特好像更宅一些,瘋狂看各類影片。

迷影覺得埃德加·賴特拍電影有一種玩的精神,敢於嘗試新的東西。

關於這一點最直接的證明是喪屍喜劇片《殭屍肖恩》,喪屍片與喜劇片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都被他完美銜接在了一起,是迷影最喜歡的喪屍片之一。

《殭屍肖恩》之後,埃德加·賴特又接連拍攝了《熱血警探》和《世界盡頭》。《熱血警探》將警匪片與喜劇片雜糅到一起,比《殭屍肖恩》更玩的脫。《世界盡頭》將科幻片與喜劇片雜糅,至此三部曲出完,導演將這三部電影放在一起,合稱「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埃德加·賴特骨子裡是很cult的,cult電影指的是某種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指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製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

經典的cult電影如《羣屍玩過界》《洛奇恐怖秀》《謀殺綠腳趾》等等,都是各種元素的雜糅,這種風格自然喜愛的人恨不得供起來,反感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知道了上面那些信息再回頭看《極盜車神》,會發現骨子裡《極盜車神》依然有cult的影子,也是多種元素的雜糅,飆車、動作、音樂、喜劇等等。對看慣了商業大片的觀眾來講,接受起來確實有些困難。

在中國,喜歡cult文化的屬於小眾羣體,迷影是cult電影的忠實擁躉,想探討的可以私信聊聊。

歡迎留言交流,覺得對你有用,順手一贊,手有餘香。

關注「迷影生活」,更多好電影等著你。


先一句話點評一下:《極盜車神》是一部前衛,實驗性較高的電影,但在人物刻畫、劇情開展方面有非常明顯的瑕疵,私以為豆瓣7.3都略高了。

首先簡介一下,會有比較嚴重的劇透,哈哈哈。

影片講述了一個目睹雙親車禍,有耳鳴症的男孩,車技高超,被迫為成為打劫團夥的司機:每一次作案他都負責開車逃跑。但男孩心頭有一條鮮艷的紅領巾,他打心底裏反感違法亂紀。終於在一次郵局打劫中,他背叛了組織,最終進了監獄。

不得不說影片的前半段拍得很不錯,用很短的篇幅交代了片中關鍵人物的特點。此外,劇情毫不拖沓,該飆車就飆車,該火拚就火拚,該逗樂就逗樂。直到男女主角在一起後,質量就直線下降。

男女主角在一起的起因僅僅因為女主唱了一首《BABY》,這恰好是男主的江湖藝名,後來發現女主是一個特別貧的服務員,人家點個餐就尬撩。鑒於男主對「聲音」有迷之執著,他們在一起也情理之中。隨後影片幾乎沒什麼筆墨刻畫他倆的感情發展,卻強行告訴觀眾,他們深愛著彼此,女主甚至願意為了男主紅塵作伴浪跡天涯……這不免有點牽強。

另外,儘管影片多處地方暗示了男主對做壞事的不滿和憤怒,但非得挑選那樣的時機背叛同夥嗎?他完全沒辦法全身而退,差點害了自己的養父和女友。並且,華爾街夫婦更是一臉蒙圈,最後還連累了大佬,他還有個8歲的孩子啊……

說到大佬,反轉更是驚人。得知計劃失敗後,先是說自己不能救男主,看到男主談戀愛後,立馬化身成捍衛愛情的戰士……

總之,劇情是各種爛尾。

但這部影片除開劇情後,實驗性的背景音樂是值得討論的。我本人很喜歡這種表現形式,藉助男主聽歌的動作,一直播放著不同的背景音樂,而這些音樂還聽能烘托氣氛的。

導演做得很用心的一點是,這些背景音樂和畫面同步得很棒。例如,男主在聽行動計劃時,掛著耳機,此時背景音樂音量比較大,節奏較快,劇情交代得也快。當他複述計劃時,耳機摘下,音量隨之變小。片中很多處都有這樣的處理,通過音樂的節奏表達角色的情緒,同時能夠輔助著展現劇情。

此外,我還很喜歡影片的色調,很復古的感覺。哦對了,還有女二號開搶的樣子,帥爆了!


《極盜車神》這部影片,早在國內上映之前就引發了很多媒體和影迷的關注,因為該片在美國上映時間早,更因為它或得了極為出色的口碑評價,眾多知名演員、導演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小蜘蛛「荷蘭弟」稱其為自己「近幾年在電影院看過的最有趣的電影」,美隊同樣讚不絕口,而知名編劇史蒂芬·金、導演諾蘭等資深業界人士也開始為它「自來水」,所以,《極盜車神》在國內上映前就備受期待。

然而,這部爛番茄指數超過95%的電影,在豆瓣上評分卻只有7.3,不少觀眾也感覺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看,筆者觀影后,就有兩個姑娘評價說不如去看《殺破狼·貪狼》。固然有個人口味的區別,這似乎也說明,《極盜車神》並沒有激起中國觀眾的熱情。

不過,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申明一點。爛番茄網為美國老牌影評站作,其可信度和影響力極高,但不少國內觀眾只是耳熟,卻並不瞭解爛番茄指數到底是什麼意思。實際上,爛番茄指數和豆瓣評分、貓眼評分之類的評分系統並不相同,它只是一個百分數,統計的是所有參與的影評人都這部電影好看或不好看的比例,用國內通常的習慣來說,就是打5分以上和5分以下的人各佔多少,至於到底是打了1星9星這種極端評價還是4星6星這種模稜兩可的態度,沒人知道,因此,爛番茄指數的高低並不能準確判斷影片的質量,它只表達了影評人們對該片的喜好態度。

也就是說,如果爛番茄的影評人如果94%的人給出了7.3分,那麼就會出現爛番茄指數約94%,豆瓣評分約7.3的情況。

說完評分系統,再說說影片本身。《極盜車神》這部電影是真的好看,或者說好聽。作為一部較為前衛的電影,它非常注重音樂的融入,30多首金曲從頭播到尾,動作設計和鏡頭切換都配合著節奏點,整部電影充滿著節奏美,借用音樂手法不斷調動觀眾情緒,幾乎可以說是一部加長混剪版的MV了。

這種風格的電影在近年來的進口片中並不少見,《銀河護衛隊2》、《神偷奶爸3》、《換了好聲音》等都曾出色運用過,但《極盜車神》尤為甚至,好處是非常燃,配上優秀的動作畫面,極容易刺激到觀眾的感官,但壞處也很明顯:喜歡外文歌的觀眾不在少數,但卻不一定能get到歐美金曲和搖滾樂的魅力,雖說節奏感是通用的,但不喜歡這個調調,自然也就不會被感染了。

而且,《極盜車神》本身更像一部爽片,雖說它三觀端正,沒有快意恩仇的江湖氣息,但全片都是高潮迭起,飈起車來分分鐘上演《速度與激情》,所以它本身就不會被偏文藝氣息的豆瓣青睞。此外,這部電影自身情節上也是硬傷不斷,愛情戲拍成了江湖兒女式的一見鍾情,幾次搶劫看似規劃嚴密,實則並不現實,而凱文·史派西被「感動」後那句「我也曾愛過」更是讓人當場破功。這樣一部bug不斷的電影,只能當爽片來看,而恰好它爽的部分做的非常棒,所以才會取得一致的好評。至於7.3的評分,其實並不重要,盡信書不如無書,任何影評、指數,都只能借為參考,到底好不好,還是要看個人口味。


《極盜車神》是一部有優點有缺點,總體上優點遠大過缺點的影片。下面來說說缺點何在!

影片中道格一開電梯發現門口出現幾個販槍團夥的人,然後馬上向他們開槍,這個合理性是有的,因為販槍團夥並不知道搶劫團夥搶槍殺人並非是道格的授意而是私自行動,所以一定會找道格來算這筆賬,因而道格向他們開槍也是為了自保。但隨後道格明明能看出來喬·哈姆扮演巴迪是沖著男主角寶寶來的,他還主動上前替寶寶頂雷,開槍掩護男主角撤退,結果被車撞死,道格秒變「雷鋒」這種強行「洗白」的方式令人難以置信。

說到底,這還是因為人物的背景鋪墊還沒有夯實。如果影片安排一些道格對寶寶展現溫情的戲份,最後他捨命救寶寶就更容易讓人理解了。而不應該是影片此前道格對寶寶一直威逼利誘,最後突然捨命相救,這沒法讓人感覺不突兀。

在男女主角的愛情戲中,男主角寶寶對女主角產生情感的心理鋪墊是夠的,因為觀眾能夠通過寶寶的回憶看到,那個女服務員跟寶寶的媽媽有極大的相似性,都是來大城市尋夢的歌手,卻幹著底層的工作,寶寶母親因為寶寶父親給她的壓力最終造成不幸,而女服務員身邊也有個嚴厲的餐館老闆,種種相似性就讓寶寶對她產生了親近感和保護欲。但是,女主角為何也同樣如此迷戀男主角卻沒有足夠的鋪墊和交代,兩人的愛情戲也沒有特別深情的表達,所以後來女主角在突然得知男主角就是飛車搶匪,還被全城追鋪的情況下,依然毫不猶豫地願意放棄一切跟他亡命天涯,這就顯得不那麼容易讓人信服!


謝邀。

1

用到盡的音樂讓《極盜車神》有一種輕飄飄的愉悅感。

歌舞、飛車與犯罪雜交在一起,觀眾無需動腦,甚至無需緊張,只管躺在影院的沙發裏放鬆身心就夠了。

2

在美國的好評遠遠超過在中國的好評,我覺得這是文化親近性使然。

美國流行音樂對於中國觀眾畢竟沒有那麼水乳交溶般妥貼,這也是中國觀眾不能更放鬆地欣賞這部電影的緣故。畢竟文化之間的溝壑很難真正地填平。

3

我不是太喜歡這類電影,不過還是覺得《極盜車神》有一種酷酷的新鮮勁兒。

對比一下之前我們看得很多的好萊塢各種類型片,怎麼都脫不開程式化,越拍越重。

可是《極盜車神》卻反其道而行之,將一般來說屬於配角的音樂(所以才會被稱為配樂)升格為主角的地位,電影的情節、人物都圍繞著音樂這個核心來推進,整部電影輕快跳脫。

雖然有很多國內的觀眾挑出各種情節不合理的BUG,但我猜那主要還是因為對電影音樂比較隔膜的緣故。

4

本來這部電影擺明就是一部遊戲之作(在這裡不含貶義),無需當真,更不必較真。

反而是電影屈從於好萊塢市場的邏輯,不敢真的與主流價值觀唱反調,影響了電影的輕鬆感。

結尾還是讓主人公進了監獄,好好改造,顯得有些興味索然。也許在編劇上還是可以想些辦法兩全的。

5

以上,《極盜車神》讓人看到好萊塢依然蓬勃的活力,類型片在如此成熟的發展下還能輕鬆地發出新枝。

作為個人來講,這種扁平的、膚淺的、清新的爆米花電影,對我也就只具有打發時間的消遣價值。

冰淇淋畢竟不比一餐飯有營養,原諒我老了。

美國的小鮮肉跟中國的比起來顯得更自然清新。中國小鮮肉總有一股子商品味。


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前半段非常好看,從一開始主角Baby隨著音樂節奏哼唱、執行計畫,到中間感情線、任務線發展,我都感到觀影時的愉快,而且會讓我覺得它跟其他動作爽片相比高了一等,只不過到了最後30、40分鐘,打從Baby逃亡、老闆突然發慈悲,到夥伴Buddy要死不死的部分,分數就開始往下掉了,換句話說,就是結尾走向荒誕純爽片路線,感覺導演為了將故事線匆忙收尾而犧牲了一些更好的劇情發展,有些可惜。

還是要說說這部厲害的地方,首先是「用音樂說故事」這個特質,Baby聽的音樂幾乎貫串整部電影,在不同的時刻、心情,音樂會切換,或真情流露、或揶俞諷刺,這是電影運用得很巧妙,也很新奇的部分。主角Baby兒時因為一場意外,導致父母雙亡、自己患有耳鳴,只好聽音樂來減緩耳鳴的聲音,這也使得他對音樂敏感,既懂得各式各樣的歌曲,也會自己混音、寫歌,這樣的主角設定真是前所未見。

另外一個我滿開心的地方,就是沒有太嚴重的「主角威能」,相較於那些誇張的動作爽片,主角Baby除了駕駛一流以外,打鬥技能根本是零,好啦勉強說來那雙長腿讓他逃跑技能滿點。最後一大優點,就是角色非常鮮明,我想很大的一部份原因是本片著墨在四人小組的人身上較多,觀眾可以清楚瞭解大家的個性、一些背景,至少我個人是滿要求重要角色的塑造的。

本片動作場面多,車子也超級多輛,打鬥、爆破、毀車、燒車樣樣有,在滿足視覺刺激的同時,耳朵也可以聽見一些經典的音樂。儘管電影有點虎頭蛇尾,但我還是很推薦大家觀賞,相信會有滿不一樣的感受。


我是書裏閑情,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從普通觀眾的角度來說,《極盜車神》堪稱音樂版的《速度與激情》。儘管場面上沒有後者飛機、導彈、坦克、核武器那麼誇張和震撼,但是在飆車場面上絲毫不遜色,而且音樂上絕對勝出,劇情和人物塑造上也略勝一籌。儘管故事上有不少BUG,但看著比較過癮。

《影視風小標》小編並非歐美搖滾樂和流行樂的粉絲,但喜歡音樂和電影,對於看《極盜車神》來說,這就足夠了。影片從第一場搶劫戲開始,各種車載音樂的串燒就貫穿始終,而且和劇情緊密結合,和影片畫面及片中人物的心情密切相關,看起來像一部超長的經典歌曲串燒MV,但難得的是,導演將故事講得還比較流暢,劇情還能一波三折,還能塑造人物性格,這就很不容易了!

《極盜車神》導演埃德加·賴特其實是在玩一種實驗性的拍攝方法,運用得挺成功。整部影片看下來驚險火爆、有速度,有激情,有男主角人物內心的衝突。安塞爾·埃爾格特飾演的男主角很帥氣,撩妹時顯得很單純,把誤入黑道的賽車高手演繹得不錯。凱文·史派西演的搶劫集團幕後老大,儘管陰險狡詐,但最後時刻被男主角驚天動地的愛情感動,顯得很善良很仗義,當然,這是一個劇情硬傷,邏輯上有些說不通。

看完整部影片,估計不少資深歐美搖滾樂和流行樂的粉絲,要去找全影片中所有30首串燒經典歌曲,下載到車裡來聽,自己也體驗一把充滿激情的「車神」的感覺。

此外,看《極盜車神》時,發現還有一種看香港黑幫片的感覺。男主角像周潤發年輕時演的黑幫角色,算是心地善良的黑幫青年。只是從結局來看,《極盜車神》更陽光更講法制,不像當年香港黑幫片裏那麼灰暗和悽慘。


極盜車神,這部電影在國內評分只有7.3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文化的差異。

這部電影無疑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我個人願意給他無限,這部電影也是我在2017年看過的,最讓我痛快的一部電影。電影大量的情節設置,以及大量的音樂,都十分的帶感,這部電影的優點實在太棒了,只只不過國內的大部分觀眾無法欣賞而已。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2007年還有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叫十萬個冷笑話二,這部電影中,雖然只是一部國產的小成本動畫電影,但卻激起了大量的幽默和,段子。

註定處處埋下了伏筆,埋下了根,逗笑了很多觀眾。在國產電影中是難得一見的,比較用心的一部,動畫電影,而且他的搞笑效果,基本上是,國內很多同行,沒辦法超越的。像十萬個冷笑話二這樣的電影,之所以能夠受觀眾歡迎,是因為大家對其中的一些,段子的設定,非常的通曉。

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極盜車神中像這樣的段子,也有四五十個。只不過這些段子都是一些西方國家,所擁有的段子,大家在看到的時候,並沒有該得到那些店,也並不會露出心領神會的一絲微笑。

所以這部電影被極其的低估了。

導演想要玩出一些高級的概念和高級的人,在這個時候,他就並不會想要一種常規性的結尾來完成這樣的電影,而這位導演也並不喜歡用常規性的手法,去拍攝電影,他的血與冰激凌三部曲,每一部都是一個惡搞促成的。

有了這樣的概念,大家就知道,為什麼極盜車,人在國外評分那麼高,但是在國內聚,只有,七分多。

這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優點並沒有被大家欣賞出來,而大家只好把自己過分的精力集中在,並不常見的,試驗性的折磨的一個結尾上,導演喜歡在結尾讓主角,站在地上,並不是開著車去進行決鬥。

這是要反映,無論你有多麼的,厲害的天賦,最終也要面對現實,這樣一個理想,這部電影其實有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嗯,元的通順的祖國呢,國內的電影並不是這樣的一種適應性,先鋒性的環境,所能生存的地方,觀眾對這樣的電影也並不能理解。

但他始終是我2017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不錯,我當時覺得裡面的人太帥了。我看過原著的書那個主角偷車的時候只要兩秒鐘。原文了寫到「只見他無聲無色的走到很多車子前面,邊上還有很多人呢。可是他一點都不緊張,他的工具就是一個薄薄的卡片。他四周看了一眼邊上的人,然後把食指放入口袋,瞬間工具就到了他的指間,他面無表情,嘴裡吹著口哨,警察就在他五米的地方,越是危險的地方就越安全。這個時候就是考驗是否是老江湖的時候了。他居然感覺就是在取自己的車一樣輕鬆,大庭廣眾之下沒有人注意到他。他的工具已經伸到了車子邊上,一劃。只聽見,嘟。。請取車。他就把車子騎走了。太精彩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