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政次張政源。(圖/記者賴文萱攝)

▲張政源將接任臺鐵局長,提出未來6大優先改革方向。(圖/資料照/記者賴文萱攝)

記者賴文萱/臺北報導

交通部次長張政源「降轉」接任臺鐵局長,今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安全一定要做好」,要提供社會大眾安全回家的路,重新喚起社會對臺鐵的信任,其次就是「凝聚員工向心力」,必須要提升臺鐵員工士氣,如果員工沒有信心,事情也不會做好。

張政源說,臺鐵現在很需要改革,因此改革決心很重要,他也列出到臺鐵後優先要做的項目,包含強化行車安全、改變臺鐵文化、提升服務品質、改善工作環境、改善硬體設施以及推動企業化經營。其中,他提到,臺鐵有很多資產,但怎麼樣能夠活化同時改善場站設施,同時繁榮地方,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目前就是最佳時機。例如,臺北車站引進微風,就是企業化一部分,還有板橋車站、南港車站三鐵共構活化等都是用企業化經營去提升收入的成功例子。

張政源說,他在民國69年進入臺鐵,從實習員當起,後來民國78年當上臺鐵臺北車站站長,民國84年離開,待在臺鐵有15年之久。他說,臺鐵栽培他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除了在讀書的時候就領臺鐵獎學金,臺鐵也讓他到國外公費留學、攻讀博士學位。因此即便離開臺鐵很久,他始終自認自己是臺鐵人,也一直心繫臺鐵。

他說,當時在臺鐵工作時,臺鐵是個很有希望的單位,現在看臺鐵遇到這次事故整體士氣低迷,也覺得很痛心,這次有機會,他決定站出來回到臺鐵跟大家一起打拼,也希望外界能多給臺鐵支持。

被問及針對臺鐵改革是否有短、中長期目標的明確方案及規劃?張政源表示,初步會有行動方案,後續一定會做好完整規劃,按部就班改革,他有這個決心。目前行政院已組成臺鐵體檢小組,3個月內會有對於人車路、組織及服務等很完整的報告出來,臺鐵也會在3~6個月提出相對應的行動方案。

外界認為臺鐵「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張政源則認為,其實國家很重視臺鐵,在硬體建設方面,近幾年對臺鐵投入的經金額,是有史以來最高;人力部分,行政院也覈定3年2818人,也是有史以來沒這樣做過的。但在臺鐵待遇各方面,他坦言是還有努力空間,會思考提升員工士氣的方法。

至於就任臺鐵局長後對於組織人力會不會調整?張政源說,現階段員工士氣最重要,所以不會隨便調動人,但預計會做一些微調,讓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另外,到臺鐵之後,他也會再看看基層實際人力狀況,如果還是有人力需求,也會跟上面來爭取,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對的人做對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