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复制宠物,在技术上已不再是大问题。爱宠物的主人如今可以透过基因复制技术,把死去的宠物永远留在身边。

不过,复制宠物的科技虽然带动了巨大的商机,仍有不少专家持反对意见。他们主张复制宠物不只有违动物伦理,通常的结果也不会符合宠物主的期待。

今年初,美国老牌影星芭芭拉史翠珊引发了一场网路小风暴。

她向媒体透露自己养的三只宠物狗其中两只——维奥莱特小姐(Miss Violet)和思嘉小姐(Miss Scarlett)——是复制自甫过世的爱犬莎曼珊的复制狗。

检视相片
芭芭拉史翠珊与宠物够合照,其中两只为复制狗。根据她本人说法,这类品种的白色卷毛狗很难找到也是她决定复制已故宠物的原因之一。(网路截图/twitter)

一些怒不可遏的爱护动物人士批评她「外头有成千上万的流浪犬需要领养,她却可以花几万(美金)复制自己的狗」。也有人在推特上发起#AdoptDontClone的标签,对她有钱就是任性的做法大加挞伐。

芭芭拉史翠珊当然也有她个人难舍情缘、百般不得已的说法。她事后在《纽约时报》上说:

失去了与我共处十四年的亲爱莎曼珊令我痛苦万分,我想要用某种方式把她留在我身边。如果我能让一部分的她,某个源自她DNA的东西活下来,或许可以让我减少一点失去她的难过。有个朋友复制了自己的爱犬,那只(复制狗)让我深受感动。

说穿了,大多数想复制宠物的人都是不舍自己的宠物离开。他们爱著它,与它们生死永隔不可承受。狗的平均年龄大概在7-15岁之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割舍一点财产能把亲爱的毛孩子留在身边,免去生死别离的痛,似乎是蛮合理的决定。

从1996年复制羊桃莉「诞生」之后,科学家已得知复制哺乳类动物的可行性。各种复制的老鼠、牛、猪、山羊、兔子、猫陆续出现。

复制狗则出现的稍晚一点,在2005年,南韩由黄禹锡领导的一个团队利用一只名叫Tai的阿富汗猎犬的耳朵皮肤细胞,成功创造了两复制犬。其中一只出生不久就生病夭折。另一只名叫Snuppy的复制犬则平安活了十年。这个由实验室所创造出的生命,被誉为「犬类复制的革命性突破」,当年的《时代杂志》把它列入「年度惊奇发明」之一。

「复制狗之父」黄禹锡短暂地成了南韩的国民英雄,他信誓旦旦要朝向复制人的科研目标前进。不过随即丑闻接踵而至,它被控报假帐、论文数据造假,侵占公款。随即从神坛被众人推下,成了「韩国之耻」。他被判处两年徒刑,最后在法官认定他「真心悔悟」的情况下撤销了刑罚。

检视相片
被誉为南韩「复制科学之父」的黄禹锡,因论文造假等丑闻而名誉扫地。(东方IC)

在《浮华世界》网站的最新报导中,黄禹锡如今东山再起,在韩国创办秀岩生物科技基金会,号称为全世界第一个专门提供宠物复制服务的公司。目前为止,实验室里已经生产超过上千只复制狗,每次的收费最高可达十万美元。

参考资料:Vanity Fair,New York Times,Smithsonian.com

【让宠物死而复生(下)】复制狗有不同的「狗格」


更多镜周刊报导
美国复制宠物产业揭秘:费用高达新台币150万
带头认养流浪犬 文在寅力抗南韩吃狗肉不文明形象
「像狗一样思考的猫」 布偶猫的神秘身世和牠的商标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