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4

〔記者黃佩君/臺北報導〕經濟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首波將挹注人工智慧(AI)人才。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宣佈與臺灣人工智慧學校合作開辦人才專班,啟動「AI軍校」計畫,鎖定智慧機械、石化、紡織、鋼鐵業,育成超過千名人才;「校長」哈佛大學教授孔祥重表示,AI是每個產業不可或缺的,臺灣產業發達「絕對有機會」,但一定要培育自有人才,因數據是臺灣最寶貴的東西,不能送到國外,一定要在地進行大數據分析、並自行研發應用。

開辦人才專班 育成逾千人

經濟部推動中小企業、傳產等產業轉型升級,除推動「智慧機上盒」安裝,讓傳產可立刻變身智慧製造,獲得大數據外,第二步更推動培育AI人才,啟動「AI軍校」。「臺灣人工智慧學校」於九月二十九日開辦「經濟部AI技術人才專班」,由哈佛大學電腦及電機系講座教授孔祥重領軍、中研院資訊所陳昇瑋博士擔任執行長,預計每班招收兩百人,育成超過千名AI人才。

沈榮津強調,AI在產業界應用可增進傳產升值。例如石化產業可在配方、紡織業可在染整調色方面進行最佳化;連續性材料製程如電動車電池中的銅箔,也可透過AI即時線上偵測瑕疵、提高良率;工具機在加工過程中,也可即時透過感測器偵測振動、噪音等,提升產線效率。

孔祥重指出,大數據要能被產業應用,「要做兩件事情」,第一是要讓數據變成「大數據」,「數據是不能馬上用的,必須變成模型並以數據進行訓練,纔可進行預測」;而「數據就是臺灣最寶貴的東西」,資料不能送到國外去訓練,否則資產、機密將會流失,因此臺灣亟需要自主人才。

再者,AI應用必須要與產業結合,因此也要有與產業相關的經營人才,「產業做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要把學校帶到產業去」,因此不能離開臺灣、必須在本地培養人才,才能在臺做出應用。

除經濟部開設專班外,陳昇瑋博士說,目前臺灣人工智慧學校有包括臺北、新竹、臺中分校,今年將在南部增設分校,預計每年可望為臺灣培養六千位AI工程師跟經理人。

  •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宣佈與臺灣人工智慧學校合作開辦人才專班,啟動「AI軍校」計畫。(記者黃佩君攝)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宣佈與臺灣人工智慧學校合作開辦人才專班,啟動「AI軍校」計畫。(記者黃佩君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