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建築行業已經基本形成共識,BIM技術必將成為主流應用,並且其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上的認識都要逐步加深,很多專家學者也紛紛發表專著來闡述BIM技術在行業各個領域的專項應用,這些專著與文章對BIM技術的推廣普及都起到了積極的意義。

但是由於BIM技術影響的將是整個建築行業,所以標準化和體系化的應用思路至關重要,所謂的體系化應用就是綜合考慮BIM技術在設計、算量計價、施工階段以及運營維護階段的全過程應用,以及建材產商及產品構件庫的大數據應用,包括模型中附帶的信息如何在構件生產,設計階段的分析計算,工程算量、結算、施工階段如何應用模型信息進行施工的進度、安全、成本、質量的四控管理,最後形成竣工模型傳遞到建築後期運營維護階段的各種數據信息的分析應用,模型及信息的合理創建及有效傳遞是BIM技術體系化應用的關鍵,而體系化的BIM應用才能事半功倍,真正實現BIM技術在全行業的落地應用,這個是BIM應用的戰略性問題。沒有體系化應用的戰略思路,BIM技術的局部應用最終都將是亡羊補牢,對社會資源將會是極大的浪費,所以體系化應用需要獲得第一關注。

有了體系化的戰略思考與規劃,還需要標準化的實施落地手段,BIM應用才能真正應用成功。說到標準化應用,就不得不提目前出臺的各種國家標準和地方的政策法規,目前國家層面發布了BIM交付標準,設計、施工BIM應用標準,分類編碼標準,存儲標準以及出圖標準等。這些標準對BIM技術的推廣及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引導和方向性指導的作用,功不可沒。但是作為企業BIM實施落地的應用方案與技術指導手冊,還差了一個重要環節,即標準的軟體化。

從目前國內各類設計施工企業的標準實施情況來看,每個企業都在做自己的企業標準,具體到軟體應用層面就是形成了各自企業的樣板文件(以Revit為例),這些企業標準基本上也都能滿足國家標準的要求,目前行業的最大問題是:每個企業做出來的模型、命名、建模規則、材質設置、數據信息不一樣,有的模型甚至就根本沒有信息,試想,作為模型的使用者,我想搜索一個會議桌,結果是不同企業的命名規則不一樣,根本就找不到會議桌這個模型,那麼這個模型還有什麼用?更別說BIM模型中的施工運維信息無數,如果每個企業都有一套自己的信息管理規則,這個模型怎麼用?

另外,目前各個企業的BIM應用深度與廣度也不盡相同,主要還是人才缺乏的問題。BIM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可以快速實現模型直接出施工圖,實現正向設計,施工圖從模型中直接生成,真正的解決了模型的有效傳遞與模型的有效權威的問題,是有效解決建設行業扯皮推諉的技術手段,設計人員經過一個項目的實戰指導,約一個月時間,即可掌握正向設計的基本能力,在校學生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即可成為BIM繪圖員,半年到一年的項目實訓,即可成為項目經理,帶隊完成BIM建模製圖正向設計,所以BIM正向設計,實現模型出施工圖的技術普及指日可待!

此外,BIM模型直接一鍵出實物量清單也已經通過標準化的材料庫、構件庫以及統一的建模規則實現,如需套定額,直接把模型導出到廣聯達、品茗等算量軟體即可。

有了標準化的BIM模型——通過標準化的族庫管理來實現,再通過共享參數對模型信息進行標準化的信息分類和命名管理,即可對模型信息的添加、統計、查詢和檢索,從而真正實現建築信息模型的施工四控管理以及運維管理的各項應用。

總結一下BIM的標準化和體系化應用思路,通過對軟體的標準化設置,建立統一的族庫以及統一的建模規則,實現BIM的模型出施工圖正向設計,並且實現一鍵導出圖標實物量清單,通過對模型信息的標準化管理,形成統一的共享參數文件,統一BIM模型數據標準,有機統一地實現了BIM模型的設計施工運維全生命週期的落地應用。

要想統一全行業的模型及數據標準,只能通過統一的軟體來實現,這就是柏慕軟體的技術革命。要想統一提高BIM體系化應用的水平和能力,只能通過共享BIM人才的模式來實現,這就是柏慕工場的歷史使命。共享!共贏!攜手同行!

聯繫我們:

Q Q:1179833757

微信:13121897497

地址:北京昌平區回龍觀

官網:521bim.co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