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低保帐户交易明细。(图/翻摄自澎湃新闻)

▲大陆低保帐户遭基层官员冒领,图为受害者帐户交易明细。(图/翻摄自澎湃新闻)

记者马叔安/台北报导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凤凰村民蒋贵川29日向媒体披露,自己64岁的大伯因智力残疾,未婚且生活不能自理。日前却发现低保金两度遭人领出,当地前村支书坦承把钱取,本还想还钱私了,但受害者的妹妹拒绝,当地纪委工作人员已经展开调查。

蒋贵川表示,当时只查询了该帐户2018年的交易明细。过去10个月,大伯的帐户先后5次转入低保金,每次200多元(人民币,下同)。另外还有两次取款记录,一共取出2610元(约等同1.1万元新台币)。银行提供的存取款业务凭单显示,两次取现都有自己大伯的签名,但家里人要不在外工作,要不就不识字,不可能帮大伯代签代领,报案之后前任村支书主动坦承冒领。

人民网指出,大陆的低保金在发放、代领和实际操作层面都存在漏洞,因此容易遭有心人士冒领。例如原则上,低保金无特殊情况不允许他人代领,因身体不便等特殊原因无法亲自领取的人,应由户主本人向当地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委托家庭其他成员代领。但不法的基层官员会跳过低保户的委托,借职务之便冒领低保户的「养命钱」。

河南洛阳市新安县2014年时,时任五头镇民政所长张景华,利用职务之便,从能领取低保金的「低保户」和「五保户」收集了267本存折,利用这些存折先后冒领侵占50多万元。张景华因滥用职权罪、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8万元。

评论员董宏达表示,「要把阳光透明操作纳入重要日程」,进一步强化执法执纪监督,「跟踪问效、问责、问廉,严惩内鬼败类」,确保困难群众的保命钱安全送到低保户手中。

▲大陆低保帐户取款记录。(图/翻摄自澎派新闻)

▲四川低保帐户取文件上有不法官员假冒受害者的签名。(图/翻摄自澎派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