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果,「戴老闆」屬軍統前身——復興社在高速擴展時,自然而然產生的對戴笠的讚譽。

戴笠屬於大器晚成的風雲人物,30歲考入黃埔六期騎兵三科(肆業),36歲發跡,他只用10多年的時間,打造出了一個,網路觸及日本天皇皇室之內、東南亞地區數十萬人的特工集團,被人稱為「戴老闆」、「軍統教父」、「特工王」、」東方的希姆萊」、「蔣介石的配劍」等綽號。身為軍統局少將副局長,對特工工作極有稟賦,屬無師自通型。戴對蔣介石是極為忠心不貳、效盡了犬馬之勞。並以善於揣摩蔣介石的心思見長,常常蔣介石剛有所想法,還沒張口,戴笠就去做了,而且做的還很好。

「戴老闆」之稱的由來

之所以被人稱為「戴老闆」,這得從復興社成立說起。戴笠經胡宗南提攜,越過康澤、桂永清等黃浦高屆生,擔任實力部門的特務處處長。在任命會上,蔣介石假意說,「特務處處長一職,沒有合適人選,我曾找康澤和桂永清談話,他們都怕干不好而推辭,不妨叫雨農試試。」實際上,蔣介石早就找這兩人做了工作,逼他們放棄。這兩人心裡雖很是無奈,卻不得不放棄這個職位。可見,胡宗南對戴笠的提攜之功,以及戴笠的漸露頭角的能力在蔣的心中漸升的地位。

處長是當上了,可是得解決經費問題呀。戴笠通過虛報人數、設備等由頭,從老蔣弄來20萬元的經費。在成立大會當天,他搜羅了不少湊數的熟人來冒充特務。去頂上上報人數的空缺。倒不是說戴笠貪婪,他把多餘經費搞過來,就是讓自己在財務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方便招募自己心儀的人才。這是戴笠第一次的財務運作,也是其人生的第一次高峰。

另一次財務運作,是戴笠設計將CC派的人才基地——浙江警校收歸囊中後,隊伍一下子壯大了好多。而年經費還是20萬元,經費顯然是捉襟見肘,入不敷出了。搞得連特務出外勤的吃飯、住宿都要自掏腰包墊補。特務們意見很大,本來天天躲躲藏藏,無法以正常身份示人不說,連個活動經費都不足,圖什麼呀?軍心開始浮動。此刻,蔣介石就算再支持戴笠,那也有好幾個特務組織要供養。戴笠不得不把目光瞄到查緝煙土可觀的收入上,於是在改兩湖特稅局為禁煙督察處時,戴笠將心腹大量塞進督察處,把持了禁煙處工作。可觀的收益,令戴笠手下的特務組織的工作效率大為提高。

在民國,並不是蔣許諾戴笠領導什麼部門,就會提供充裕的經費,來保證該組織的運行,何況,戴笠又是個有野心的人,其對特務組織的超常規的擴展,令很多經費陷入說不清道不明的狀況。蔣介石雖說對此睜隻眼閉隻眼,但並不總撥款支持戴笠,以免落人口實,引起CC派或其他特務組織領導人的不滿。

並且,特務組織保密的特性,令好多開支是不能堂而皇之地編列在預算之中的。這一切,都需要戴笠自己去搞到相應的經費來保證。通過大大小小的巧取豪奪,戴笠的財務運作,始終能跟得上復興社對別的特務組織或政府部門的兼并收編的運作。為此,戴笠贏得了復興社內部眾口一詞「戴老闆」的讚譽。這就是「戴老闆」的叫法的本源。至於什麼叫「老闆」更顯得江湖義氣;叫「老闆」不顯得位居副局長,實為軍統當家人戴笠的失落,不過是後世附會的說法。

軍統局副局長的由來

後來,國民政府將軍委會所屬調查統計局改組,原一處擴為中統局、原二處擴為軍統局、原三處改為軍委會特檢處。戴笠升任為軍統局局長。老對手鄭介民屈居副局長。身為黃浦一期生,併兼職國防部二廳的鄭介民對戴笠並不賣帳。戴笠也無可奈何,但心中並不爽,怎樣擠走鄭介民就成了當務之急。

部下毛人鳳給戴笠出了個主意。叫戴笠找蔣介石借口軍統局工作範圍比特務處大了很多,自己的威望不足以與上上下下交涉。請辭局長職務,願擔任副局長,讓威望更高之人來主持大局。蔣介石為此還表揚他干工作,不圖職位高低,同意讓侍從室主任賀耀祖中將兼任軍統局局長的職務。

於是戴笠改任了副局長,而原本任副局長的鄭介民,也就只能去擔仼主任秘書了。以此擠掉了鄭介民的副局長職務。鄭介民一看,在軍統局裡搞不過戴笠,就專心去干國防部二廳的工作。而賀耀祖也因局長不過是兼職,就從不過問軍統局之事。實際上,戴笠是通過自我降職,來達到擠掉鄭介民的目的。自然也沒有以叫「老闆」,來遮掩失落之意的必要了。而沒了鄭介民的擎肘,戴笠還是軍統局裡說一不二的人物。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顯赫一時的軍統當家人戴笠,一度在杭州城內「打流」。夏天一件衣服,髒了就用西湖水洗,一雙帆布鞋髒了就用白粉蓋,晚上就睡在老表家的地板上。有次晾晒衣服時,碰見了還在教書的胡宗南,此後兩人成了莫逆之交,常有錢同花,有妻共用。

胡宗南作為黃埔軍校「天子門生」第一人,一直以來受到校長蔣介石的器重,在胡的引薦下,戴笠得以認識這個浙江老鄉。起初他收集的情報。只能在老蔣出門時,將其汽車攔下,暗中遞予蔣。後來戴笠成為黃埔軍校第六期學員,雖未畢業,卻得以親近校長,在蔣身邊當副官和參謀。不久戴笠和張炎元、黃雍、周偉龍、徐亮、馬策等人向國民政府申請經費,正式從事特務情報活動,這便是軍統所謂的「十人團」。

直到1932年4月1日,由戴笠領導的特務處才算正式成立。事實上,只有鄭介民和徐人驥是蔣介石委派的,其它特務都是戴自己慢慢找來的,在軍統中,他向來以家長自居,特務們乾脆稱他為「老闆」。


戴笠不是軍統的最高統治者,軍統的最高統治者是蔣介石。當年軍統四大金剛之一的追命太歲趙理君槍殺專員韋孝儒,蔣介石一怒之下賞給了趙理君一顆槍子,戴笠只能眼巴巴的在一邊看著,坑都不敢坑一聲。

戴笠作為軍統的副局長,實際上軍統的一把手 ,頂頭上司就是蔣介石,可以說蔣介石給了戴笠很大很大的權力。但是戴笠資歷比較且,又沒有輝煌的履歷,好不容易讀了個黃埔軍校還沒有拿到畢業證。

因此蔣介石雖然給了戴笠極大的權力,卻沒有給戴笠與權力相對應的地位,這也符合蔣介石的用人原則,講究制衡。連軍統局長的位置也是蔣介石的派人兼任,戴笠以副局長的職位行駛局長之權。

對於軍統裡面的人員就尷尬了,戴笠雖是副局長,卻是實際的一把手,難道叫戴笠戴副局長嗎?不太好吧,畢竟戴笠可是軍統真正管事的事的人,戴副局長有點讓戴笠沒面子。

所以在軍統內部約定俗成的稱呼戴笠為戴老闆,這樣既沒有讓戴笠丟面子,也是對於戴笠作為實際上一把手的體現。

因此,在軍統內部,戴笠被冠以戴老闆的稱呼。

以上僅個人胡說八道,歡迎大家指正!


戴笠,亞洲最神秘的人之一。雖然他軍銜不高,但確是民國事情呼風喚雨的大人物。

軍統作為民國時期重要的特務組織,影響力很深遠,而這個當時鼎盛期五萬人之多的特務機構的領導者就是戴笠。

雖然名義上軍統局局長並不是戴笠,戴笠只是副局長,但實際上領導者一直是戴笠本人。

很多人好奇為何戴笠的稱號是「戴老闆」,而不叫戴副局長或者別的稱號呢?

據說第一個叫戴笠「戴老闆」的人是他的秘書長毛人鳳。為何這麼叫呢?

戴笠雖然是副局長,但是如果叫他戴副局長也確實下不了口,所以毛人鳳就管戴笠叫「戴老闆」,就和很多國民黨將領叫蔣介石「老頭子」一個道理。

還有一種說法是出自《戴笠傳》,書里提及戴笠形式果斷,雷厲風行,很像生意場上的老闆,所以就有人開始叫他「戴老闆」,他本人也很喜歡這個稱號,所以慢慢就叫開了。

戴笠1946年飛機失事殞命於南京西郊的岱山。死後他被追授為國民黨陸軍中將,在民國時期算是一位神秘而且傳奇的人物。望採納,謝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