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3月31日報道,當下,全國各大城市紛紛打響了治理黑臭水體的戰役,九成以上黑臭水體開工整治。從南到北,一批重點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生態環境部相關人員表示:“對於黑臭現象反彈、羣衆有意見的,經覈實重新列入城市黑臭水體清單,繼續督促治理。”

  近年來,隨着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水污染現象也十分普遍,有河皆幹、有水皆污,已經成爲很多地方水體的標配。幾十年前還波光粼粼的河流湖泊,到如今,很多地方都成了黑油油的臭水、死水。“敢不敢下河游泳”“我不信你能釣上魚來”等,居然成了人們打賭發誓的說辭。而幾乎每一個表態將下河游泳的官員,都會被視爲“勇士”。

  在治理層面,早在2015年,國務院頒佈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就明確表示,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於2017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然而,落實的情況並不樂觀,在2017年3月20日的環境保護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相關人士就披露,全國22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確認黑臭水體2082個,其中只有34.9%完成整治,28.4%正在整治,22.8%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其他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

  數字是冰冷的,而百姓的體感則是真真切切的。不管是一條條黑色的河流,還是一灘灘污濁的湖水,均刺激着人們的神經。而治理上的遲緩則直接導致公衆的不滿。

  也因此,去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佈《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求到2018年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高於90%。到2019年年底,其他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年底達到90%以上。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城市建成區儘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與此同時,隨着“河長制”“湖長制”等制度的普遍實施,一張全覆蓋的治水大網業已鋪開。從目前一些城市的表現看,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北京的京杭大運河、武漢的東湖等均出現了喜人的局面,可圈可點。

  不過,仍應警惕各種反彈乃至形式主義的情形,避免出現階段性、盆景式的治理。

  污水治理爲何一而再、再而三失焦?很簡單,一者,水污染治理本身具有複雜性、頑固性,水是流動的,污水也是流動的。相應的,治理也應該採取動態思維,而不應該只是簡單化處置;再者,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做法,其實一直都存在,這也導致很多地方在治污方面往往“光說不練”,缺乏切實有效的舉措。

  實際上,黑臭水體的問題,反映的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與平衡性。是不是真的在意環境問題,是不是真的追求高質量發展,是不是在乎民衆的獲得感、幸福感,黑臭水體既是一面鏡子,也是一個指向標。一個地方的城市建設或許可以很漂亮,但只要看看她的低窪地帶,看看那些河流湖泊,就會發現癥結所在。

  去年11月,中央第一生態環保督察組通報了吉林省遼源市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情況。通報披露,“遼源市在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中,思想認識不到位,控源截污嚴重滯後,做表面文章、輕實際效果,既未達到黑臭水體整治目標要求,也未達到督察整改的序時進度。”

  遼源的情形也是很多地方的縮影。可以說,正因爲“思想認識不到位”,纔會出現“做表面文章”的結果。黑臭水體本質上是污染直排的問題,不僅關涉到城市環境水利設施不配套,也關涉到發展與環保的權重問題。如果不從根本上扭轉片面的政績觀,只是搞一些“河長”“湖長”,不可能改變水污染的現狀。

  也因此,在當下,治理黑臭水體污染,必先從淨化政治生態開始。各地首先要認識到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切實調焦,把目光集中到環境治理的高度上,在解決黑臭水體存量的同時,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思想,杜絕新增污水直排,消滅增量,綜合協調城市工業與人居環境的關係。

  此外,也需要採取常態化的治理措施,既不能急功近利,搞花樣欺騙上級,也不能推一推動一動,只搞集中整治,不願意做長期細緻的工作,從而使得黑臭水體陷入循環治理的怪圈,更不能“光說不練”,把原本紮紮實實的治理行動搞成文件彙報、紙上治理。

  說到底,黑臭水體呈現的仍是工業化帶來的難題。我們當然要通過發展改善民生、提高民衆的獲得感,但同時,必須警惕,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一定要在發展的同時,考慮到污染治理的問題。

  胡印斌 (作者系時評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