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童書每週推薦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歡迎來到FM388.8,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蝦DJ。

  事情是這樣的,我家樓下有一個小學,每天我都要在它校門跟前等公交。

  那天早上不知道在進行一個什麼主題的小演出,廣播大喇叭的音量一下子就把我的小耳機打敗了。

  我不得不踏着5.0倍速的步伐路過了他們的操場,被迫留意他們播放的音樂。

  “七色光,七色光,太陽滴光彩……”1999年,我讀小學三年級,參加學校合唱隊時唱過這首歌。沒想到20年過去了,居然能在大街上隨地撿起記憶的碎片。

  下一首。

  “我們一起學……”當下我真的很想衝進操場搶麥大喊:“同學們捂好耳朵趕緊跑啊!”

  我,一個連交朋友都要了解對方音樂app播放列表概況的做作鬼,爲了進一步瞭解當代小朋友的音樂喜好,忍不住向好友中唯一的一線教育工作者——鋼琴老師L提問。

  “除了他們學彈的曲子,現在的小朋友都在聽什麼啊?”

  “Emmm,他們上課的時候一本正經地彈李斯特和貝多芬,下課就唱小馬寶莉和熊出沒給我聽啊。”

  我腦海裏時常出現一個畫面,小朋友們被年代感濃厚的兒童歌曲和質量堪憂的各路神曲夾在中間,像極了砧板上的三明治,被壞品味怪獸一口一口吃掉。

  可惜了,他們的耳朵值得接收類型更豐富、質量更高的養分。

  有一天意外發現某音樂app上線了親子頻道。刷了幾下,細節還是不夠精緻(嚴格臉),完全達不到可以閉着眼睛隨便播的標準。

  不怕不怕,本DJ這就爲大家獻上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選歌思路,與大小朋友們共襄盛舉

  關於手機聽歌的媒介,個人比較推薦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QQ音樂(按使用頻率排列)。文中大部分都可以在網易雲找到,如不能,會特別標註。

  專業兒歌組

  做人嘛,最重要就是活在當下。如果現在還聽到有人唱“爲了三峽建大壩”“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我是賣報的小行家”,我……

  不是說絕對不能唱,但都21世紀10年代了,大壩建這麼久心態都垮了,路邊早就沒有一分錢撿了,送報紙的大叔都開始哼粵劇了。

  但我倒是完全不介意在逛公園的時候唱“迎面吹來了涼~昂爽昂昂昂滴風”啦。

  《中國最愛兒歌經典一&二》,2002

  《夢幻童年,甜美童歌》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年廣播合唱團,2003

  八九十年代兒童口口相傳的兒童歌曲基本都在裏面了。雖說都是出版於2000年後的專輯,但編曲和唱腔還是稍顯老氣,年代感超強,一聽就是社會主義風味兒歌。

  《天籟童聲》

  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2004

  這張的編曲基本依靠鋼琴和管絃樂,童聲合唱聽感舒適,幾乎沒有年代感。

  曲目選擇非常混搭。既有借古典名曲填詞而成的《乘着歌聲的翅膀》《魔笛序曲》等半進口產品,也有祖國各地的民歌比如《茉莉花》《烏蘇裏船歌》等等。

  還有我的童年最愛top5《大海啊故鄉》,聽着入睡很踏實。

  李健老師的版本也很適合催眠哄睡

  這裏還可以穿插一個新的選歌思路,可以從合唱團下手,比如直接搜索童聲合唱界天團“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分分鐘找到可以閉着眼睛一直播的專輯。

  《古詩童韻系列》(目前一共有五輯),2018

  這是2018年推出的一個系列,一看就是家有上學娃的大朋友們最喜歡的一類專輯。在家裏播個百八十遍的,一不小心就記住了歌詞可比正襟危坐背古詩開心一百倍。

  唯一的槽點是,如果聽到蘇軾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從一個小女孩嘴裏唱出,大概會讓人很疑惑吧。

  其實我從來都不覺得小朋友只配聽兒歌,搖滾、爵士和電子樂也並沒有對小朋友說不。

  小時候我們家幾乎什麼都播。除了兒童歌曲外,爸爸愛播張學友和羅大佑,媽媽較喜內地流行與民歌,一同玩耍的小夥伴瘋狂迷戀貝多芬。如果未來想擁有一個行走的環球小曲庫,可以參考這種大亂燉養成模式。

  現役音樂人做的童謠專輯組

  《早生的鈴蟲》,程璧,2016

  歌詞部分,金子美鈴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活躍於日本兒童文學界的童謠詩人,雖人生艱難,她的詩卻始終保持或溫柔輕暖或明亮有力的質感。

  程璧創作的旋律同樣氣質溫柔,編曲富有層次,人聲令人安心,最適合播來當作家裏的日常bgm。

  《幸福的孩子愛唱歌》,謝欣芷,2011

  (這張只有蝦米app能聽)

  謝欣芷是一位旅居加拿大的臺灣音樂人,她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音樂教育學博士。這張童謠專輯活潑又溫馨,在音樂水準不俗的狀況下,實用功能也不差。

  就拿《禮貌歌》來說,大概是夢想中的禮貌行爲手冊。

  《搖籃曲》,黃鶯鶯,2012

  專輯封面這熟悉的畫風,一看就知道出自幾米的手筆。黃鶯鶯不熟?聽聽《哭砂》就知道了。《搖籃曲》是黃鶯鶯的第51張專輯。她還爲此寫了一段序,摘抄一句:

  如果你身爲父母,我衷心祝福,你已獲得愛的最大恩賜;如果還沒有,也邀請你重溫當個孩子的單純幸福。

  或許,這就是《搖籃曲》老少皆宜,總能生出巨大治癒感把人包圍的原因。

  《頭擺頭擺》,林生祥,2018

  林生祥是來自高雄的獨立音樂人,以關懷鄉土的創作聞名。這是一張客家語童謠專輯,但語言絕不會阻攔你爲之咧嘴一笑,因爲編曲和人聲實在太可愛了!(注:可愛是最高級別的誇獎。)

  他曾經這樣說:“忽然間我才明白,童謠不是想寫就可以寫,有了小孩就自然可以哼出來。原來這是女兒帶來的禮物!“

  要是恐懼全面放開流行歌、歌詞會把小朋友帶壞的話,不給他們播中文歌就可以了呀。

  《Yellow Submarine》,The Beatles,1966

  隨手抓一個童聲翻唱的版本

  專業兒歌組

  離開華語地區,接下來讓我們放眼環球。Susie Tallman大家應該比我更熟,畢竟是居家旅行英語啓蒙必備良品。

  相較之下,Kimya Dawson就沒有這麼大的名氣,但她極有可能會因爲熱愛歌唱屎尿屁而贏得廣大小朋友的心。

  《Alphabutt》,Kimya Dawson,2008

  專輯同名歌曲《Alphabutt》其實是一首字母歌。傳統的字母歌人人會唱,但配合歌詞聽完這首,就像評論裏說的,“聽完感覺自己是臭的”“感覺像一羣屎尿屁圍着我跳圓圈舞”完全值得學習演唱並背誦全歌。

  局部歌詞鑑賞

  甚至可以和同一專輯裏的《Pee-pee in the Potty》組成#屎尿屁組曲#進行打包學習!

  現役音樂人做的童謠專輯組

  用於活躍氣氛的話,以上提到的足夠歡樂。要是想製造安靜祥和甚至昏昏欲睡的效果,可以拿出以下兩張搭配幽暗燈光使用。

  《La La La》,Priscilla Ann,2016

  Priscilla是來自美國的民謠歌手,《La La La》是她在初爲人母之後推出的一張專輯。使用一個老土的比喻,“天使般的聲音”指的大概就是這一類歌聲。

  《Now the Day Is Over》

  the innocence mission,2004

  這是一個以主唱和吉他手夫妻檔爲核心的民謠組合,同樣來自美國。專輯裏有許多歐美名曲的翻唱,實在挑不出能比《Over the rainbow》 和《Moon River》更適合聽着入睡的歌曲了。(《大海啊故鄉》:嗯?)

  聽到這裏你可能會問:前面還說要提供多種類型的音樂供小朋友服用,怎麼一直在推薦民謠?

  是的,求生欲使我不敢造次,怕一上來音浪太強嚇到大家。不過,想要找到一張聽時如春風拂面的搖滾專輯,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Forever Young》

  Various Artist,2003

  這是一張童聲翻唱合輯,比一般搖滾的轟炸力起碼減少30%,不用擔心一點播放就會把房子炸掉。一鍵即可擁有皇后樂隊首本名曲《We Will Rock You》,以及Bob Dylan寫給兒子的搖籃曲《Forever Young》等等等等。

  這首或Bob Dylan的版本都很適合睡前播放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又到時候說bye bye。什麼?人聲太煩消化不良?那就讓我們在維瓦爾第的《四季:春(第一樂章)》裏面結束今天的歌曲安利大會吧。

  希望大家的播放列表可以變得越來越可愛,下期節目我們再見!

  作者:蝦球醬,畫漫畫的。

  -End-

  和蝦球醬聊音樂比聊繪本更危險。如果不堵住她的嘴,她可以blablabla講上個三天三夜。

  關於兒歌,我近來最常唱的一首,大概就是《小白船》。我還在小本子上記下了自己會唱哪些兒歌,可是並不記得小本子放在何方。

  行走的環球小曲庫蝦球醬(上次明明還是中華曲庫,這次居然升級了)在令人鬱悶的週一早上,送來一份按她的說法是“宜睡宜嗨”的兒歌歌單。

  就算剛放完假,我反正是嗨不起來的。手多揮動一釐米都是對老母親元氣的損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