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唐朝地圖的人都會發現,唐朝西界的確到達了鹹海。歷史上,唐高宗與武則天時代到達過,不過維持時間相當短,前後大約二十來年。唐朝平定西突厥以後,先後在中亞鹹海一帶設立濛池都護府、崑陵都護府,後來裁撤。

唐高宗李治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唐朝大將蘇定方率軍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在西突厥西部設立「濛池都護府」,管轄十一個都督府,治所位於碎葉城(李白故鄉)。

然而僅僅十年後的乾封二年,唐朝罷「濛池都護府」的設立。垂拱二年(686年),再次設立濛池都護府,隸屬於安西大都護府。

唐高宗時代,唐朝滅高句麗、平定突厥、不斷向西部擴張,將唐朝的版圖拓展到了最大規模,但是因為長年征戰,耗費了大量的國力,唐朝當時的人口也不足以控制如此巨大的版圖。

隨著阿拉伯帝國滅掉了波斯薩珊王朝,連同吞併了唐朝的「波斯都督府」,以及唐朝心腹大患吐蕃帝國的崛起,突厥殘留勢力的騷擾,唐朝在中亞地區的統治始終處於一種極度不穩定狀態,最終瓦解崩潰。

唐朝鼎盛一時的最大版圖,與唐後期的版圖,存在著天壤之別,變動非常巨大。


見唐朝鼎盛時期版圖

題主現在知道了吧。

題外話:外國人認為中國歷史地圖不真實,畫的太大了,這純粹是外國人的雙重標準。外國人認為沒有駐軍就沒有實際控制就不能算做領土,認為中國歷史地圖都畫大了,然而外國人對自己的領土就不這樣認為了,有另一個標準了!

比如:歷史上外國殖民者就那麼點人,在美洲澳洲就那麼幾個據點,但卻把整個美洲澳洲都畫進自己的領土範圍里!!!這雙重標準真是令人嘔吐。

在比如,現在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加拿大北部,巴西的亞馬孫叢林,澳大利亞廣大的沙漠,美國的西部等等都大把大把無人區,沒有軍隊駐紮,沒有政府機構,但都把這些無人區畫進自己的國家版圖裡,這雙重標準真是令人嘔吐。


公元657年,蘇定方滅西突厥,大唐在中亞設置濛池都護府(中亞楚河至鹹海)和昆凌都護府(中亞楚河至新疆)。

公元659年,蘇定方翻越蔥嶺平定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國叛亂,並將俘虜押至長安。

公元661年,大唐對蔥嶺以西重新建治,此時大唐的最西端已達鹹海,另一說是裏海之濱。

這也是華夏曆代版圖的最西端。


印象中,國內外的史學家對唐朝疆土的認定有兩種意見。一種是把唐朝曾經到過的地方和人口都化為疆土,鼎盛時期,總面積16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人口過億,一種是把唐朝的實際控制區域和大唐在冊的子民不包括萬民法調整的人口化為疆土,鼎盛時期12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8000多萬人口,兩種觀點在鼎盛時期都包括了鹹海在內,所以可以推斷唐朝疆域是到過鹹海的


答案是曾經到達過。

唐高宗龍朔元年,神將蘇定方又一次在中亞取得大勝。在徹底平定西突厥後,高宗於年中設立西域十六都督府,領羈縻州七十六。其中在蔥嶺以西今烏茲別克蘇爾漢河州首府鐵爾梅茲為中心的呾沒國設立姑墨州都督府,隸屬龜茲都督府管轄。《新唐書·地理志》中對於姑墨州有這樣的記載:「以呾沒國置,領州一:粟戈州,治弩羯城」。

姑墨州州治位於蘇爾漢河與流入鹹海的主要河流之一阿姆河的交匯處。而按照《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呾沒國,東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毫無疑問,大唐西部邊疆是到達了鹹海的。

但是可惜的是由於大食東擴,加上地處邊遠難以實行有效控制等諸多原因,短短3年之後,大唐就主動回收了勢力,自此姑墨就成了歷史。之後由於怛羅斯之戰失敗和安史之亂,此地被大唐徹底放棄。

姑墨再次為人熟知,已經要到1300年後,天下霸唱寫了《鬼吹燈》之後,作為精絕古城的附屬國登場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