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裏的女主角林黛玉,其結局是早早死去,這是毫無爭議的。《葬花吟》中的“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掊淨土掩風流”,《問菊》中“孤標傲世攜誰隱,一樣花開爲底遲”,都證明瞭這一點。

  但是,她是死在賈母之前還是賈母之後,是死在寶玉大婚之前還是大婚之後?她死後是葬在都中還是葬在姑蘇老家?林黛玉是第一女主角,她死後的這些細節,曹雪芹必然有所安排。可惜的是,《紅樓夢》後四十回丟失了,曹雪芹是如何安排的也無法得知。幸運的是,前八十回,曹雪芹已經埋下了很多伏筆,今天,風燭就根據前面這些線索,來推測一下。

  高鶚所續的後四十回,黛玉死後,丫鬟紫鵑扶着她的靈柩回到老家蘇州,葬於父母身邊。而紫鵑也看破了紅塵,去服侍已經出家爲尼的惜春。風燭認爲,高鶚這樣的安排是符合曹雪芹原意的,因爲前面有這樣的伏筆。

  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寶玉之後,寶玉犯了幾天呆病,後來好了,紫鵑曾對寶玉說道:“你知道,我並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襲人、鴛鴦是一夥的,偏把我給了林姑娘使。偏生她又和我極好,比她蘇州帶來的還好十倍,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我如今心裏卻愁,她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她去的。”

  紫鵑與黛玉情同姐妹,對黛玉有情有義,黛玉死後,紫鵑親自扶着她的靈柩回南,合情合理,也驗證了她當時對寶玉所說的話。但是,寶玉的表現,卻讓人失望。高鶚所續的版本,當時的寶玉已經和寶釵成婚,並且看透了生死,他並沒有親自扶着黛玉的靈柩回蘇州,只是紫鵑啓程的那天早上,他早早起來,說要送紫鵑一程。

  小編認爲,不管寶玉是否已經與寶釵成親,不管他當時是否已經看破紅塵,就憑黛玉生前與他的感情,寶玉至少應該親自護送着黛玉的靈柩回蘇州,而不應該將這樣重大的事情只是託付給一個丫鬟。

  高鶚這樣的安排,絕對不符合曹雪芹的本意。寶玉不親自護送黛玉的靈柩回南,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寶玉變心了。因此,高鶚只好編出一個“薛寶釵出閨成大禮,林黛玉焚稿斷癡情”這樣的橋段,寶玉捨不得拋下新婚妻子寶釵,只好讓紫鵑一個人護送黛玉的靈柩回南。

  可是高鶚這樣的安排,讓寶玉變心絕情,便在了一大敗筆。他這麼一改,讓整部《紅樓夢》裏的故事成了一個夢,而且是一個噩夢,一個讓人毫不留念、甚至憎惡充滿遺恨的噩夢。這樣的故事,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還有什麼意義呢?

  小編認爲,寶玉根本沒有變心,曹雪芹安排的真正結局是:寶玉並沒有與寶釵成親,而是在黛玉死後不久,賈家被抄,羣芳流散(包括寶釵),於是他看破紅塵,出家做了和尚。後來,他與紫鵑一起,護送着黛玉的靈柩回到蘇州。將她安葬在林如海、賈敏墳旁之後,寶玉和紫鵑一直陪伴着黛玉,直到死去。

  小編這樣的推測,是有依據的。在前八十回中,有一次寶玉和黛玉吵架,黛玉說我死了,寶玉就說,你死了,我做和尚去。這就暗示,黛玉死後,寶玉真的看破紅塵,出家爲僧了。既然已經出家爲僧,那寶玉根本就不可能再與寶釵成婚。

  還有,《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寶玉和黛玉共讀《西廂記》時,二人又吵了起來,黛玉說寶玉欺負她。這時,寶玉着了忙,向前攔住說道:“好妹妹,千萬饒我這一遭!原是我說錯了。若有心欺負你,明兒我掉在池子裏,教個癩頭黿吞了去,變個大王八,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往你墳上替你馱一輩子的碑去。”

  寶玉說黛玉病老歸西的時候,他往黛玉的墳上替她馱一輩子的碑去。這句話也是在暗示,黛玉被安葬在蘇州老家之後,寶玉真的在她墳前守了一輩子。小編認爲,這樣的結局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同時,寶玉的表現纔不辜負黛玉的一往情深,這樣的紅樓夢雖然是一場夢,也沒有白做,否則,真的就是一場噩夢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