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韓國同樣是接受歐美產業起家,同樣的政治環境,甚至同樣的經濟發展計劃,為何同成為四小龍之後,台灣可以說是落伍了?


(多圖預警)

台灣人回答一波。

首先根據我那微薄的知識,我大概描述下台灣的一些名門望族,以及他們的過往,順帶提一下相關的歷史,然後才能給予題主答桉。

(由於本人並非專業人員,所以可能有相關訊息出錯,歡迎各位指正。)

說到台灣類似於三星的財閥,我們當然不能忘記五大家族了,雖然與三星幾乎佔了韓國四分之一國民生產總額相比,這五大家看起來差了不少,但他們無疑在台灣地區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力。

五大家族分為新五大家族,以及舊五大家族,我打算先從舊五大家族開始說起,雖然舊五大家族已經有些沒落。然而,當我們說到台灣地區的歷史時,卻絕對不可能不提及他們,他們甚至可以說是台灣歷史繞不過去的話題。

那麽,就讓我一個個介紹這舊五大家族吧。

1.板橋林家

開台祖:林應演

發跡人:林平侯(曾任新竹縣丞,後官拜柳州知府)

祖籍:福建漳州

簡介:如果一定要說台灣有什麽歷史悠久的家族的話,那麽肯定非板橋林家莫屬。儘管現在大多數人聽到板橋林家時,唯一的印象可能就是小學戶外教學時去過的林家花園,不過這個如今已經沒落的家族(雖然說跟以前比沒落了,不過他們家族依然很富有,富比士[福布斯]排行榜上還有他們的名字),其實曾經深刻的影響台灣的歷史,甚至我們可以這麽說,板橋林家的興衰史便是台灣的近代史。

林家發跡的時間點很早,在其開台祖(第一位從大陸來到台灣的祖先)來到台灣後,其子林平侯便藉由在林爽文事變時物價飛漲經營米舖而發財。雖然沒有通過科舉,不過因為台灣當時屬於清朝治下的蠻荒地帶幾乎沒有文人,因此發財致富的林平侯很快就通過捐官而當上縣丞。

由於政績不錯,林平侯很快就升任柳州知府。不過在其擔任柳州知府期間,他對於漳州人以及泉州人不公平的態度,引起了泉州人的不滿,再加上當時泉州人聲勢浩大,林平侯便因此得罪太多人只能辭官歸隱繼續專心經營商舖。

他死後留下五個兒子,其中最有成就者為林國華以及林國芳。他們兩人分別是本記以及源記商舖的主人,之後他們兩人便將商舖合併為「林本源」,並且遷居到板橋,這也是後來響徹全台灣板橋林家的由來。

如果說此時的板橋林家不過是台灣當地豪族,在整個中國裡還算不上什麽的話,那麽,接下來由於日本侵略所引發的牡丹社事件,便是將板橋林家推上最巔峰的原因。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派遣欽差大臣沉葆楨來台辦理事務,在開發台灣山區時,板橋林家大力給予其幫助,一方面藉此與朝廷裡的大人物攀上關係,一方面也趁機擴大在台灣的勢力。

10年後,中法戰爭爆發,林家當時的家主林維源捐助了20萬銀圓,並且在戰爭時率領鄉勇協助清軍擊退法軍,林維源也就因此成為了受到當權者賞識的紅頂商人。戰爭後,因為這些功績,林維源被劉銘傳介紹給了李鴻章,在得到這位大人物的幫助後,林維源很快的就受封太僕寺丞,算是擺脫了地位地下的商人身份,成為了士族階級的一員。

中日戰爭後,由於清廷戰敗因此簽下了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因為不想讓自己家族資產落入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林維源參與了台灣民主國的建立,擁立當時的巡撫唐景崧,希望藉此對抗日本並尋求西方列強的幫助。

可惜的是,在絕對的實力差距下,台灣民主國很快的就滅亡了,日本迅速的就攻佔了台灣。林維源無奈的逃到廈門,跟那位寫下「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的丘逢甲做出一樣的選擇。

不過,人能夠逃跑,資產可逃不掉,根據當時日本總督府的估計,板橋林家成功位列台灣首富。總資產高達一億多日圓(也有人說是銀圓,假如如此的話,他的資產就必須翻倍了)高出當時排名第二的富豪數百倍。

1896年,日本內部因為佔領台灣後花費太多,貴族院裡有人提出希望將台灣賣掉的建議。當時他們希望以一千萬圓的價格將台灣賣出,而林維源便串連不少富豪希望從日本那裡贖回台灣,並且打算負擔其中四百萬兩(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到底多有錢了,家族資產甚至都夠買下整個台灣了,雖然一千萬是因為佔領台灣後虧損太多才便宜賣出,不過也可以知道他完全稱得上是富可敵國了)。

當然,日本最後沒有通過這個議桉,所以這個想法也只能無疾而終。林維源這位台灣當地的首富,最終還是沒能回到自己的故鄉(他當時算是被日本政府通緝了,畢竟參與建立台灣民主國)。

日本殖民時期,林本源家族的許多人都是當時的名人,由於太多了,所以我只挑最最有名的林熊徵來說。

林熊徵這個人怎麽說呢?其實用大陸人的標準來看他應該算是漢奸,不過畢竟台灣當時都是日本殖民地了,跟日本政府合作似乎也不能簡單的就說人家叛國,畢竟是政府自己將領土割讓出去的,而且要說漢奸還有比他更過分的。

所以我就不主觀評價這個人了,只單純說一下他的身份以及事蹟。

由於林家顯赫的地位,日本總督府相當重視林熊徵,而他也很樂意與日本一起合作,因此他所創辦的製糖企業因此蒸蒸日上,而他在擴大事業版圖的時候,也創辦了華南銀行以補足其調動資金上的短版。

總而言之,儘管改朝換代了,板橋林家依然是台灣最富有的家族沒有受到絲毫影響。不過因為支持總督府的鴉片專賣制度,有不少人因此而批評他,再加上他很配合總督府的統治策略以及壓榨基層工人,他在當時被稱之為「總督府的吸血鬼」在台灣人眼中評價不高。

當然,人都是有兩面性的,並非黑白分明。在壓榨台灣底層百姓,協助日本總督府的同時,他也創辦了許多學校跟醫院,做了不少善事。當然啦,這不是我因此覺得他不算是漢奸的原因,畢竟做善事似乎也不能抵銷他壓榨普通人的事實。然而,他並不只關注台灣地區的事情,也很在乎當時大陸的政治局勢,事實上,他本人是同盟會的堅定支持者以及資金贊助人。雖然可以將這個行為解釋成一種政治投資,但不論如何,辛亥革命以及滿清的推翻,也有他本人的功勞。

(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三巨頭,左邊為板橋林家林熊徵,中間是鹿港辜家辜顯榮,右邊則是里港藍家藍高川。圖為三人參加天皇茶會時拍攝)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終於又回到了祖國的回報,民國政府在日本投降後開始派人來接收台灣。林熊徵從東京返回台灣,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台灣省商會理事長(怎麽感覺這種家族都不會因為改朝換代而滅亡)。

228事件爆發後,林雄徵曾經因為被懷疑是共產黨的間諜而逮捕,不過因為後台背景深厚,他很快就被釋放了。不過可能是因為在監獄裡受到傷害,同年年底就去世了,只留下一些兒女。

在他死後,其家族資產大多被沒收(被國民政府當成日本的國有企業接收),包括了華南銀行,儘管後來因為林家努力的爭取,政府稍微發還了一些資產,但林家在華南銀行所佔的股份大幅降低。

林家在經歷過這次打擊後,也逐漸沒落,不過呢,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板橋林家雖然衰落了,但是依舊仍然活耀於台灣的上流社會。目前林家的族長是林熊徵之子林明成,他是林熊徵日本小妾所生的兒子,曾經擔任過華南金控(華南銀行改組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長,也是富比士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

評論:如果說台灣歷史上沒有財閥的話肯定是不正確的,板橋林家在清領時期以及日本殖民時期,毫無疑問的都是財閥,尤其是在日本殖民中後期,林熊徵憑藉著日本總督府的幫助,已經壟斷了相當多領域,而且也有屬於自己家族的銀行,無論用什麽標準來看都算是財閥。

不過,因為國民政府來台,整個台灣地區的勢力大洗牌,在國民政府的統治下,舊時代的財閥只能因為打壓而逐漸沒落解體。話雖如此,當金融改革後,大批金融控股公司紛紛成立,儘管這些金融控股公司與韓國頂級財閥相比不算什麽,但依然可以歸類為一種財閥(財閥的定義為,以家族血緣為樞紐組成的企業集團),只是規模小了不少。

2.霧峰林家

開台祖:林石

發跡人:林奠國、林定邦

祖籍:福建漳州

簡介:相較於板橋林家,霧峰林家的發跡時間比較晚,儘管其祖先幾乎是與板橋林家相同時期來台,但是相比於板橋林家只經過一代便發跡,霧峰林家的命運顯然更加坎坷一些。

其祖林石來台開墾頗為成功,成為當地富戶,然而由於牽扯進林爽文事件被捕入獄,很快的就病死於獄中。其妻攜帶兩個兒子,從大里(今台中大里市)搬遷到阿罩霧庄(今台中霧峰鄉)。

林石之子林甲寅勇勐過人,在當地與土著番社鬥爭中獲得勝利,因此得到了不少土地。不過,與同時期的板橋林家相比,這個時期的霧峰林家僅只是普通的地主而已。

就這樣,霧峰林家一步一腳印的慢慢開墾附近地區,家族勢力也逐步上升,到了林甲寅的子孫輩時,霧峰林家也成為了中部地區名聲響亮的當地望族(不過跟當時已經聞名全台的板橋林家相比,現在的霧峰林家實力還算不上強大就是了)。當時的林家分為兩個支脈,其中一支以林定邦為祖,世代習武從軍,另一支以林奠國為祖,世代習文科舉。

不過呢,一個意外的事件發生,導致了霧峰林家的命運徹底轉變,假如沒有這個事件的發生,或許霧峰林家始終只是當地望族而沒辦法成為如今影響整個台灣地區歷史的龐然大物。

林定邦在一次與人爭執中被殺,其次子林文察告官後卻因為對方後台頗深而被拒絕受理。憤怒的林文察直接手刃仇敵,為了不要連累家人,後來自首投桉。

1854年,小刀會起義,台北地區陷入一片溷亂。當時北路副將曾玉明突然想到林文察這個敢於投桉自首的勐人,因此把他從監獄裡挖出來,並任命他為鄉勇首領平定叛亂。

林文察果然不負眾望的立下赫赫戰功,成為有名的武將,之後台灣地區又發生戴潮春事件,林文察又發揮其優秀的指揮能力平定叛亂再一次立下戰功。為了嘉獎他,清廷給予了他樟腦專賣權,霧峰林家至此成為與板橋林家相提並論的名門望族。

不過,當時由於霧峰林家勢力不斷上升,因此壓迫到其他家族的生存空間,再加上林文察在太平天國戰役裡陣亡,林家也開始陷入了風雨飄搖的危機當中。

林文察死後受封太子少保,可謂位極人臣,但是與他素來不合的福建糧道及布政使丁曰健,趁他死後不久,聯合其他本土望族狀告霧峰林家。當時由於霧峰林家勢力太大,引起了清廷當局的擔心(霧峰林家跟板橋林家不同,板橋林家與朝廷關係很深,而且在朝廷裡也有李鴻章等權臣撐腰),因此林文察之弟林文明居然被直接殺死在堂上。

而且不光是如此而已,先前提到霧峰林家有兩大支脈,一支以林定邦為祖世代習武,林文察、林文明就是這支分家(他們都是林定邦的兒子)。另外一個世代習文的支脈也被受到牽連,林奠國之子林文鳳也被關押。

其實,丁日健之所直接殺死林文明是因為他希望激怒林家,讓林家因此叛變然後再名正言順的徹底消滅林家。原本整個林家都決定要動用武力了,幸好林文鳳即時派人提醒才免於滅亡。

事以至此,林家徹底衰落,然而,天無絕人之路,林文鳳之弟林文欽突然中舉成為舉人,讓本來已經落魄的林家有了復興的希望。林文欽與他的姪子,也就是那個被斬殺的林文明之子林朝棟合作開墾,逐漸將落魄的家族一步步復興。

當然,真正讓霧峰林家再次崛起的原因是1884年的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的過程太複雜了,我也不想多說,反正林朝棟在這次戰爭中立下大功,直接受封正二品官銜。之後台灣建省,林朝棟因為跟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關係密切(終於有後台了?)再一次獲得樟腦專賣權,而且,這個時候台灣已經開港通商了,所以跟之前只能賣給大陸不同,此時的樟腦是直接銷售到西方列強(主要是德、法、英、美)手中,霧峰林家再一次的崛起成為台灣本土豪門。

然後接下來便是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林文棟作為清朝的大員,自然也承擔著率軍抵抗日本殖民的任務,不過在絕對的實力差距下,他也失敗了,不過他跟日本人帶了不少損傷,甚至他的妻子也因為跟日本對抗時立下戰功受封一品夫人。

無論如何,在失敗後他也跟丘逢甲等人一樣,回到大陸地區暗度晚年,而林定邦這一支脈的人也因為跟清朝政府關係密切而撤回本土。

與清朝政府關係密切的林定邦一脈退回大陸後,另外一支還繼續留在台灣的便是世代習文的林奠國後裔。林文欽這位晚清舉人在日本攻佔台灣後鬱鬱寡歡,很快就去世了,而他的兒子,便是所有台灣人在歷史課本上都會讀到的……台灣文化協會創辦人林獻堂。

林獻堂這個人其實很複雜,難以用簡單的描述來完整形容,畢竟他這個人一輩子做過太多事情了,但我還是會儘力的去還原他的生平事蹟。

(林獻堂照片,拍攝時間不明。)

日本殖民台灣時期,霧峰林家跟板橋林家一樣,都受到日本總督府的重視,並且被拉攏。林獻堂也因此在年僅22歲時便擔任霧峰區長,並且獲得紳章(類似於香港的太平紳士,主要目的是拉攏台灣的本土望族,讓他們不會繼續跟總督府對抗。)

話雖如此,跟林熊徵積極配合日本總督府統治不同,林獻堂本人其實對於日本人頗為不以為然。因此,雖然他沒有直接起兵對抗,可是在梁啟超的建議下,他決定學習愛爾蘭對抗英帝國的方法,爭取台灣自治權。(梁啟超認為,至少在三十年內,大陸沒有辦法幫助台灣人對抗日本,所以台灣人假如只能依靠自己力量的話,最好不要以卵擊石的用武力對抗,應該要結交日本的政要,使其同情台灣人並給予台灣人自治權,進一步的讓台灣人得以脫離總督府壓迫。)

林獻堂的具體做法有,創辦台灣文化協會啟迪台灣人對於民主的認識,提倡台灣議會請願運動,要求日本人給予台灣人自治權。除此之外,他本人還擔任過台灣製麻的董事,並創辦了大東信託(後來跟板橋林家的華南銀行一起被民國政府接收,合併成國有華南銀行,再後來金融改革後又被改組成華南金控)擔任董事長。

不過呢,林獻堂本人終究還是資本家,與普通台灣人對於總督府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後來台灣文化協會因為左右派問題而分裂時,林獻堂也就退出了台灣文化協會。

他本人後來自行創辦了「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不過此時的林獻堂因為跟日本國內許多貴族交好,引起了蔣渭水等左派的不滿。所以後來蔣渭水等人便要求,所有台灣民眾黨的黨員都不得假如「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甚至批評林獻堂成為總督府的走狗。

或許是因為本人跟日本國內政要相熟的原因,台灣地方自製聯盟成為總督府唯一能容忍的台灣本土人運動,而這個聯盟與其他台灣人對抗總督府統治的組織相比,也是屬於最溫和的體制內改良派。

不過一次的意外,讓林獻堂開始澹出政壇以及政治運動。1936年,林獻堂在前往上海演講時,在演講內容裡提到「很高興我們回到了祖國!」這便是大名鼎鼎「祖國事件」。由於與日本總督府交好,本來林獻堂不怎麽擔心這件事情。然而,當時日本政局已經被軍方掌握,台灣軍部在台灣的權力甚至高過於總督府。

在一次的宴席上,一名自稱為「愛國政治同盟會」成員的日本右翼浪人,賣間善兵衛當眾賞了其一巴掌,並且質問「為什麽你在上海支那人歡迎你的席上,說回到了祖國?」雖然後來林獻堂立刻報警,但是台中地方法院卻當庭釋放這個日本激進組織生產黨黨員。

知道政治風向已經改變了林獻堂,只好辭去總督府評議會議員的職位,躲到日本東京友人家中避難。

之後二戰結束後,抗戰勝利,林獻堂從東京回到台北,參與了台灣省參議會議員的選舉,併當選成為第一屆議員。

228事件後,因為曾經擔任台中地區時局處委會負責人,被國民政府列為「台省漢奸」,幸好因為在事件經過時,他曾經保護過時任台灣省財政廳長的嚴家淦(後來歷任財政部長、行政院長以及總統),而得以脫身,甚至在同年就任彰化銀行董事長。

不過因為對於國民政府不滿,他在1949年以頭痛為理由,再度遷居日本。而自從其遷居日本後,霧峰林家就開始日益落寞。

林獻堂之子林攀龍在其父親離居日本後繼續經營家族產業,任過中央書局董事、彰化銀行董事、私立延平中學董事,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灣省分會常務理事等職位。

雖然已經逐漸沒落,不過霧峰林家依然有人活耀於台灣社會。包括曾任台中縣長的林攀龍堂兄林鶴年,霧峰企業董事長林中寬明台中學副董事長林承秉等人。

評論:相較於板橋林家,霧峰林家在清領時期地位權力更加強大,然而,也因為與清朝政府密切的關係,導致了在日治時期霧峰林家受到了不少損失。再加上林獻堂本人並未如同其他本土望族積極與總督府合作,甚至不時反抗總督府,所以在日本殖民時期,霧峰林家的實力不但沒有上升反而相對衰落。

到了國民政府時期,因為國民黨的土地改革政策,再加上國民黨可以打壓,整個家族如今已經相當沒落。然而,畢竟是曾經影響台灣歷史的大家族,現在的霧峰林家依舊相當富裕,家族五百人當中,身價十億台幣以上者多達十數位,在政治方面亦有一定影響力,甚至與現在大陸的政府也關係相當密切(具體的因為怕政治敏感就不說了)。

3.鹿港辜家

先祖:辜禮歡(馬來西亞甲必丹)

發跡人:辜顯榮

祖籍:福建泉州

簡介:與其他家族是從大陸直接遷移到台灣不同,鹿港辜家的祖先乃是南洋華僑領袖辜禮歡,而辜顯榮家族便是辜禮歡的後裔,與馬來西亞檳城辜家系出同源。

辜家先祖辜禮歡,年輕的時候曾經參加洪門,參與了抗清運動,也因此被官府通緝而不得不移逃到遑羅(今泰國)地區。

辜禮歡到了當地後,迎娶了洛紳地區華裔領導人的女兒,建立起自己的勢力。之後隨著商業版圖的擴大,他再度移居至馬來西亞吉打地區。透過商業上的成功,辜禮歡很快讓自己的影響力參透至殖民當局,因此在不久後便被任命為甲必丹(華僑領袖)。

辜禮歡有很多子女,其中最有成就的兩者便是如今馬來西亞檳城辜家的先祖辜國彩(曾任馬來西亞吉打州州長),以及鹿港辜家的先祖辜安平(清道光年間進士,官拜台灣道台)。

關於馬來西亞檳城辜家的歷史因為跟鹿港辜家較無關聯,所以我便不再多說,專門繼續寫關於鹿港辜家的歷史。

前面說到鹿港辜家的先祖官拜台灣道台,所以自然也就遷居到了台灣地區,家族也在台灣開始開枝散葉。雖然官拜道台,但辜安平畢竟父親曾經參與過反清運動,因此辜安平的仕途並不順利,甚至常常受到同僚排擠,在擔任台灣道台之後沒幾年便鬱鬱寡歡過世了。

而他唯一的獨子辜琴,從小體弱多病,在娶妻生子後很快就一病不起,也導致整個家族開始家道中落。因此,辜琴的兒子,也就是鹿港辜家的發跡人,辜顯榮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必須一肩挑起家計。

由於已經家道中落,在台北他度過了一段相當困苦的時光,當過苦力也當過人力車夫,在經過幾年的打拚後累積了一些身家,甚至開設了一家雜貨店。

之後,清朝在甲午戰爭戰敗後割讓台灣,台灣不願意被日本人統治又不想要拋棄財產回到大陸的本土望族開始組織軍隊抵抗日本人。這便是台灣民主國成立的背景,不過,儘管給予了日本人不少打擊,但是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日本人還是順利的將抵抗軍一一消滅。

潰敗的民主國殘軍在躲到台北後,甚至躲藏起來甚至開始劫掠各地,台北仕紳因此感到恐懼而希望日本人趕緊佔領台北以維持秩序確保他們財產的安全。

當時整個台北最有影響力的人是李春生,李春生便是當時台灣排名第二的富豪(第一名當然是板橋林家的林熊徵),這位身價數百萬銀圓的茶行買辦(跟板橋林家比起來好窮啊……)是一個相當謹慎的人。雖然他也知道現在跑去迎接日本人,以後假如日本人統治台灣了,肯定可以因此而飛黃騰達。

但是,他不能確定台灣民主國是不是完全失敗了。畢竟雖然台北地區的軍隊已經擴散,台灣民主國首任大總統唐景崧也早早跑回大陸,但在台南的黑旗軍將領劉永福卻依然還在台南募兵買馬,假如現在早早的就去投靠日本人,萬一到時候黑旗軍打敗日本軍隊怎麽辦?(劉永福曾經是在中法戰爭裡打贏法國軍隊的知名將領,雖然當時日本在甲午戰爭時擊敗了清朝,可是在日俄戰爭前,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日本軍隊是比不上西方列強的)。

所以,他在投降書上籤了自己的名後,跑去詢問誰自願現在出城去找日本軍隊,並帶領他們前來進去台北城。聽起來這似乎不是什麽難事?但當時日本可還正在與台灣抵抗軍打仗,一個不明不白的台灣人跑去投靠日本軍隊,日本人會相信你而不是直接把你殺掉嗎?

反正當時幾乎沒什麽人敢過去,除了辜顯榮以外。雖然辜顯榮看似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雜貨店店主,然而,這傢伙可是曾經參與了平定施久緞事件的人,甚至還在那場戰爭中獲得五品軍功(非官職,單純只是清朝的一種軍功,類似於勳章)。

是以,哪怕知道相當危險,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辜顯榮還是決定出城尋找日軍。1894年6月3日,在這個日子裡,只是一個區區雜貨店店主的辜顯榮,做出了一個讓他成為漢奸卻也得到一輩子位高權重的決定。

透過美國記者禮密臣的幫助,辜顯榮成功避免被日軍直接射殺的窘境,成功讓日本軍隊相信他的誠意,並且獲得了民政局長水野遵的接見以及許諾。

6月11日,在沒有任何人抵抗的情況下,日本進入了台北城(史稱無血進城)。在辜顯榮的指認下,日軍很快精確的抓住數十位抗日領袖(當然站在台北城諸多商人的立場上,是數十位匪徒首領,稱呼隨不同立場有不同描述)。

之後,辜顯榮一路陪伴日軍掃蕩南台灣,在同年八月的時候,日軍正式剿滅最後一支成建制的抗日軍隊,正式開始了台灣被日本殖民歷史的嶄新一頁。

而辜顯榮在經過一連串的謀劃後,也終於得到了回報,不僅獲得日本殖民當局授予的勳章,還被任命為台北保甲總局的局長。除了政治地位以外,在經濟上他還獲得了許許多多的特許專賣權,包括了樟腦(樟腦到底多值錢,看看霧峰林家就知道啦,一得到立刻成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家族)、鴉片、鹽等等。

之後日俄戰爭爆發後,他更是親自率領十幾條戰船擔任偵查的任務,協助日本軍隊擊潰沙俄。至此之後,日本總督府更加大力嘉獎這位「忠君愛國」的皇民,獎勵手段包括任命其為貴族院議員,讓日本華族(貴族)男爵之女岩瀨芳子嫁給他成為小妾。

可以說,此時的鹿港辜家已經成為台灣地區數一數二的豪門望族。也許論財富他不如板橋林家,也許論名望人緣不如霧峰林家,但是鹿港辜家毫無疑問是日本人最信任的代理人(或者講難聽點叫漢奸,不過漢奸是站在中國人立場說的就是了,在日本人眼裡應該叫皇民才對。)

這裡順帶一提一下,五大家族之所以被稱為五大家族,除了因為他們都是台灣最具有影響力的家族之外,也是因為他們彼此之間都有著聯姻甚至是戰略夥伴的關係。哪怕是其中與總督府最疏離,甚至有時候會常跟總督府唱反調的林獻堂,也還是有參與鹿港辜家創立彰化銀行(其本身是彰化銀行創立時的第二大股東)。

彰化銀行也是辜顯榮所創立的,與其他家族一樣,為了調動資金,當然也必須設立屬於自己家族的銀行。

由於辜顯榮本人的事蹟實在太多,為了避免成為專門介紹辜顯榮的文章,所以我這裡就先不再提,專心寫鹿港辜家的歷史。

辜顯榮去世於1937年東京,他的一生經歷過曲折波瀾,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在台灣人(在日本殖民時期)眼裡,他是名副其實的漢奸,在日本人眼裡,他是忠君愛國的皇民。那麽,他到底是怎麽樣的人呢?答桉無疑是投機者,或者用更豪邁文雅一點的說法,亂世梟雄。

出生於沒落的世家,曾做過苦力,靠著不擇手段的方式,一步步的走上人生巔峰,讓自己的家族在日本殖民時期成為與板橋林家和霧峰林家一樣響徹算台灣的名門,甚至娶了一個日本貴族之女當小妾。或許,這對於一個曾經的雜貨店店主來說,便是足以讓自己不顧一切去追求的事物了吧?

辜顯榮有許多兒女,其中較為有名的包括辜振甫(曾任台灣水泥董事長,國民黨顧問以及海基會董事長)還有辜寬敏(民進黨顧問,獨派大佬)。

在日本戰敗台灣光復初期,辜振甫曾經支持台灣獨立,因此228事件後他也被逮捕入獄。不過,他的妻子辜嚴倬雲是晚清學者嚴復(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孫女,並且還是宋美齡的好朋友。所以,有著這天大背景的辜振甫,很快就被釋放(也有人說根本沒有被逮捕入獄),並且改頭換面的成為國民黨黨員。

也因為妻子的關係,與其他四大家族經過國民黨接收台灣後受到慘痛損失不同,鹿港辜家的產業幾乎未曾受到波及,而且,辜振甫也很迅速的融入國民黨高層的圈子。

不過,母親為日本貴族的辜寬敏與辜振甫不同,作為擁有日本血統的皇民,他並不打算服從國民黨的統治。積極的參與台灣獨立運動,並且還是黨外組織的創黨元老。

總而言之,儘管改朝換代,但鹿港辜家依然繁榮依舊,幾乎未曾受到影響。當舊五大家族中其餘四家日漸沒落時,鹿港辜家依然站在台灣的最頂端,與其他最新崛起的其他四大家族共同並稱為「台灣新五大家族」。

評論:政治投機家族,幾乎是台灣人對於鹿港辜家的第一印象。雖然台灣人的政治立場各有不同,不過對於鹿港辜家的看法,卻出乎意料的一致。

作為靠著政治占隊起家的鹿港辜家來說,或許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麽值得真正信仰的東西,唯有利益才是永恆。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常人難以接受的價值觀,讓鹿港辜家即時時至今日依然還處在最頂層的階級,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台灣的未來。如果說台灣現在有什麽家族類似於三星這種財閥的話,鹿港辜家旗下的中信集團應該是毫無疑問的答桉。

目前仍然活耀於台灣社會的鹿港辜家成員包括,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富比士富豪榜富豪)、台灣水泥現任董事長辜成允(也是富比士富豪榜富豪)、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同時兼任草稻田大學教授)。

4.基隆顏家

開台祖:顏浩妥

發跡人:顏雲年(總督府評議員)

祖籍:福建泉州

簡介:傳說中,基隆顏家是唐朝大書法家顏真卿的後裔,其開台祖乃是來自泉州同安縣的顏浩妥。身為一個佃農家庭的次子,顏浩妥基本上不可能繼承家產,再加上當時福建耕地實在太少,於是他選擇與自己的兒子一同前往當時還只是清帝國的邊疆地區,蠻荒之島台灣,希望在這塊陌生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未來。

然而,他失敗了。

其實這是一間很正常的事情,就跟絕大多數普普通通未曾受到幸運女神眷顧的台灣人一樣。

開墾台灣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別的不說,光是從福建渡海來台在那蒸氣船尚未發明的年代都是一次跟死神擦肩而過的賭博。能夠平平安安沒遇到船難的來到台灣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至於在台灣開墾成功成為人上人?坦白來說幾乎不太可能,至少,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如此。

饑荒時期,為了避免被餓死的命運,落魄無比的顏浩妥只能可憐兮兮的從台灣再度渡海回到自己的家鄉,痛苦而又難過的度過一生。聽起來似乎很悲慘?可是,對於清朝乾隆年間的底層老百姓來說,這實在是很平常的生活,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運氣遷移到一個地方後就能順順利利的展開新生活的。

顏浩妥過世後又過了十幾年,時值嘉慶年間,顏浩妥的兒子顏玉蘭再一次為了美好的生活從福建渡海來台。經過十死一生的黑水溝(台灣海峽在清朝時期的稱呼)的洗禮,顏玉蘭再一次的踏上這塊父親曾經來過的土地,這一次,他能夠開墾成功擺脫自己既定的命運嗎?

他來到了台中地區五叉港一帶,過著半農半漁的生活,後來因為收成不佳,又遷居到基隆一帶。他不知道的是,從五叉港遷居到基隆這件事情,將會對自己的後代帶來多大的影響。

清道光年間,顏玉蘭之子顏斗勐目睹了基隆港的興盛,也敏銳地捕捉到人們對於煤礦的需求。聰明的他,開始帶領族人在瑞芳一帶開採煤礦,有時也會順便採集金礦。

顏斗勐有三個兒子,其中繼承開採礦業這項事業的自然是他的長子顏尋芳。顏尋芳按照父親的指示繼續開採當地的礦業,成為當地頗為富裕的家庭,不過相比於當時鼎鼎大名的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顏家甚至稱不上豪族,頂多算是一般的富裕人家。

顏尋芳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都在日後闖出屬於自己的一份事業。不過說到這三個兒子裡,有誰做讓他不放心的,肯定是整天無所事事的次子顏雲年。

當時舉凡是經濟富裕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透過科舉獲得功名提高階級地位,成為地位崇高的士族。顏尋芳當然也不意外,他從小就刻意栽培次子顏雲年,期許自己的這個兒子能夠科舉中舉,為自己的家族光耀門楣。誰知道,從小不喜歡死板四書五經的次子,居然連最簡單的童子試也沒有通過,讓顏尋芳傷透了腦筋。

不過有趣的是,顏雲年在考試時認識了另外一位名叫洪以南,而這位洪以南,正是台灣當時的第三大富豪洪騰雲的孫子。(話說回來,當時台灣貧富差距也太大了吧?堂堂第三大富豪身價才二十萬圓,還不夠板橋林家的零頭,不過這也可以看出板橋林家多有錢了……)

不論如何,當時的顏家連當地望族也算不上,只是單純的普通富裕家庭(甚至連地主也不是)。然而,命運總是變換莫測,當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台灣被割讓後,一連串的事件讓顏家得以迅速的飛黃騰達,甚至到了後來,還膽敢與日本四大財閥之一的三井財閥互相對抗。

當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帝國後,日本軍隊很快的就從基隆港登錄台灣。而居住在基隆地區的顏家,也就此成為日本總督府統治之下的人民。

為了殺雞儆猴讓台灣人不敢反抗,幾乎所有稍微有點名氣或號召力的台灣人都被用莫名其妙的理由逮捕,而很不幸的,顏雲年的叔父顏正春卻正好就是其中一位。

顏家的人慌慌張張絞盡腦汁的想要營救顏正春,然而,不象其他名門望族有足夠地位以及影響力可以讓總督府拉攏,顏家正好屬於不上不下的尷尬地位。

就在這危難之際,平時總是遊手好閒的顏雲年卻突然站出來了。

他不顧家人的勸阻,直接走進日本人在當地的派出所交涉。本來也只是想要讓台灣人知道害怕的警察們,在看到這個小子居然如此有膽,不禁也開始欣賞起來。再加上顏家的態度良好,一直很聽從日本人頒布的命令,顏正春終於幸運的從派出所里走出。

為了更好的經營家業,顏雲年開始努力的學習日文,令人驚訝的是,平常閱讀四書五經時總是心不在焉的他,卻很快的就掌握如何使用日語。

接著,精通日語的他很快就被任命為瑞芳守備隊的通譯。接著,他加入日本警察,成為最底層的巡查捕,協助日本人維持當地治安。

因為顏雲年的這些作為,讓日本人開始逐漸信任位在瑞芳的顏家。因為日本人的信任,再加上日本總督府命令各地應該培植效忠總督府的代理人,基隆顏家很快的就獲得承租當地煤礦開採的權利。

而這一次,他們獲得的可不是單獨瑞芳的煤礦開採權,而是整個基隆。接著,開始時來運轉的顏家就象中了彩票似的一樣幸運,原本正在傷腦筋資金不足的顏雲年,恰好結識了一位來自日本人的大人物—藤田博三郎男爵。

這位來自日本本土的商人,原本只是想要探勘一下台灣這塊剛被納入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在發覺基隆煤礦的前景後,他早就心癢難耐的想要立刻投資開採煤礦,可是對於當地不熟悉的他,始終無法下定決心。但是,顏家的出現卻讓他想到兩全其美的方法,他很快就與顏雲年達成合作,一起共同成立採礦公司互相合作。

有了日本華族男爵的背景,再加上顏家熟悉當地的情景,雙方合作無間的迅速開採出大量煤礦,而位於基隆瑞芳的顏家,也以飛快無比的速度累積其驚人的財富。

1920年,藤田博三郎因為資金周轉不靈,將屬於自己所有的股份賣給顏家,至此顏家獲得了所有股份。擁有所有股份的顏家,將公司改名為「台陽礦業株式會社」,並將原本的家族企業雲泉商會(主要是開採瑞芳的金礦)也合併在一起。

掌握了許許多多富裕無比的資源,台陽公司開始蓬勃發展,迅速的讓顏家得以並列台灣五大家族,其成員在台灣社會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不過,當家產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又會開始引起其他人的覬覦。絕大多數覬覦這份資產的人,顧及顏家身後的背景大多不敢妄動,然而,就在此時卻有一個龐然大物出手了。

三井財閥,這是一個稍微熟悉日本近代史的人都會聽說過的名詞。他是日本四大財閥之一,更是足以影響日本國家政策的可怕存在,對於絕大多數台灣人而言,三井財閥甚至是足以影響他們命運的超級企業。

對於三井財閥來說,基隆顏家不過是大日本帝國殖民地里的一個代理人,根本不可能阻止他。所以,很快的他就買下基隆的許多礦產,並試圖將承包這些礦產的基隆顏家排擠在外。

雖然不想要惹上這個可怕的敵人,但是礦產可是顏家的命根子,他們不論如何也不可能任由三井財閥如此肆無忌憚的搶奪他們的產業。雙方開始為了經營權而爭奪起來,他們各自使用不同的手段來對付對方。

三井財閥有內地貴族院許多關係良好的議員支持,而時常收受基隆顏家賄賂的總督府當然是站在基隆顏家這邊,畢竟總督府很清楚,一旦礦產被三井財閥奪得,他們可就沒有得到分成到機會了。

這件事情當初鬧得很大,不論是日本本土還是台灣當地都有許多人關注這件事情的發展,大家都在等待最後礦產經營權會花落誰家。

在經過許久的爭鬥後,日本國內終於找出一個算得上兩全其美的方法。基隆顏家與三井財閥一起合資成立一家公司,雙方獲得各自一半的分成。聽起來似乎頗為不可思議,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畢竟一個區區殖民地代理人居然能夠讓本土財閥平起平坐合資,實在是頗為不可思議的事情。

不過事情沒那麼簡單,雖說是合資,但實際經營權卻屬於三井財閥,基隆顏家僅能得到些許的分成。不過對於顏家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畢竟說到底,一個殖民地的代理人終究不可能凌駕於殖民母國之上。

不久後,或許是為了補償顏家,顏雲年很快的就被總督府任命為總督府評議員,然而兩年後他就因為風寒去世,家族產業由其弟顏國年繼續經營。

1945年,台灣光復後,台陽企業被當成日本國有企業接收,顏家陷入了產業被沒收的窘境。顏雲年之子顏欽賢積極與國民黨合作,後來被任命為台灣省議員,過了三年後,國民黨才把台陽企業重新交給顏家繼續經營。

六零年代,基隆礦產逐漸枯竭,儘管顏家之前已經儘力多元化經營,可惜在科技進步的新時代,顏家還是無法避免的走向衰落一途。

話雖如此,時至今日,基隆顏家依然有許多成員活耀於台灣社會。包括顏國年之子地質學家顏蒼波(台灣大學教授)以及化學家顏滄濤(台灣大學教授)。

顏欽賢之子顏惠民則長年居住在日本,並和當地女生結婚剩下兩個女兒,他們分別是一青妙(作家以及舞台劇演員)和一青窕(歌手)。

順帶一提,顏雲年的兒子顏德修取了許丙的女兒(許丙是貴族院議員,同時還是板橋林家第一房庶務長)他們的女兒後來又嫁給板橋林家現任家主林明成。

評價:基隆顏家是一個典型透過自然資源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家族,因為與日本殖民政府合作而取得許多機會,再加上當時環境,得以順利迅速的崛起。

然而,因為殖民政府支持而崛起的家族,在戰後自然也開始衰落,再加上自然資源的枯竭以及時代的進步,基隆顏家終究還是只能一步步衰落。

然而,已經在台灣根深蒂固的家族自然不可能完全沒落,透過聯姻,我們可以看到現金台灣地區的許多人都與顏家有所聯繫。其實不只是顏家,台灣五大家族之所以如此有名,正是因為整個台灣上層社會都與他們有所關聯,所以儘管不能和巔峰時期相比,但他們在台灣當地依然還是擁有不同凡響的力量。

5.高雄陳家

開台祖:未知

發跡人:陳中和

祖籍:福建泉州

簡介:說到南台灣有什麼知名的家族,大部分人腦海里的第一印象應該都是高雄陳家,時至今日,這個家族依然在政治上有著莫大影響力,或許論及財富他與其他四大家族不能相比,但在政治上卻是參與最深以及最有知名度的。

高雄陳家的先祖來自福建泉州同安縣,在打狗港(今高雄港)附近以捕魚為業。傳至陳中和一代時,依然只是一個平凡無奇的普通家庭。早年陳中和曾在同鄉陳福謙所創立的「順和行」擔任學徒,因為努力上進加上能力出眾,很快就被陳福謙提拔,不久後即擔任「七十二行」總管家(類似總經理)。

然而在陳中和升任總管後不久,陳福謙就在年僅四十九歲時去世。去世後,陳福謙的產業就被交付給其次子陳自然,儘管陳福謙去世前不停向後輩強調陳中和的能力,以及陳謙和必須重用家族才能興旺。可是陳自然卻不認同父親的看法,再加上他與陳中和不停提出在日本開拓事業的經營策略不以為然,不久後陳中和就被迫辭去自己原本的職位。

陳中和在離開順和行後,便自行創立「和興行」,因為早年在順和行時便已經布局日本,所以在創業後,他自然而然也把眼光放到當時在滿清眼裡還只是區區小國的日本。

1873年,陳中和由旗後押送數百頓的紅糖來到日本橫濱,開啟了自己貿易買辦的生涯。自此之後,他開始規划出高雄—香港—橫濱的路線圖,並藉此累積了相當可觀的財富。

獲得大量財富的他,把所有的利潤拿去購買土地,因此逐漸成為當地有名的大地主,其家族財富更是呈現飛越式的增長。

1895年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陳中和因為有曾經在日本經商的經歷,受到日本人的看重,再加上其本人在當地的影響力,高雄陳家迅速地被當作日本代理人培植起來。

當時,日本人雖然已經消滅了台灣民主國,可是台灣當地大大小小的抗日活動卻讓日本人寸步難行。為了取得日本人信任,陳中和協助了日本人消滅當時被稱為「抗日三猛」林少貓。

不久後,他被日本人任命為高雄州議員,成為台灣南部地區第一位台籍議員,此外,他的大兒子陳啟真甚至還當上了總督府評議員。

不過相較於其他家族,高雄陳家在日本殖民時期大多相當低調,雖然靠著與日本合作的關係得到了不少專賣權,不過卻很少參與其他社會運動以及事件。

唯一一次被記錄在歷史的事件,是因為當時陳中和要求佃農返還土地,而讓當地佃農在簡吉(台灣共產黨黨員,後曾經擔任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山地委員會書記)領導下,組成了「風山農民組合」以對抗陳中和。

之後,由於陳謙和通報日本政府,使得該組合許多成員被日本殖民當局逮捕進而瓦解。這件事情也讓陳中和被蔣渭水等左派人士批評,不過陳中和還是堅持原本的意見,繼續要求農民歸還土地以繼續擴展事業。

1930年陳中和去世,家族產業分別由陳啟峰以及陳啟川陳啟清等人接手。其中,陳啟峰獲得新興製糖公司,不過由於其不善經營,再加上日本三井財閥旗下台灣製糖的壓迫,很快的陳啟峰就喪失實際控制權。不久後,被日本人取得經營權的新興製糖,很快的就被三井財閥旗下的台灣製糖併購。

另外一個兒子陳啟川,在父親死後接受部分土地,自己創辦了南和興產,並藉此得到大量財富。在台灣光復後,陳啟川更是因為受到蔣中正賞識,因而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高雄市長。

因為沒有參與228事件,再加上陳啟川受到蔣中正賞識,在國民政府統治台灣期間,高雄陳家並沒有受到波及,依然是南台灣地區有名的望族。雖然因為產業變化的關係,陳家的影響力稍微有些衰落,可卻依然是國民政府統治期間的高雄三大家族之首。除了政治,陳啟川也曾贊助過杜聰明(台灣首位醫學博士)創立高雄醫學大學(台灣第一間私立醫院),時至今日,高雄醫學大學的董事長依然由高雄陳家後人擔任。

陳中和的八兒子陳啟清,則在國民黨統治期間擔任過高雄市議員,並且還與可口可樂公司合作,獲得可口可樂的代理權創辦台灣可口可樂公司。(順帶一提,他本人的二老婆是台灣三才女,著名女詩人黃金川)

陳啟清的兒子陳田錨擔任高雄市市議會議長長達三十多年,被稱之為政壇長青樹,同時也是藍綠通吃的實力派。即使是陳菊擔任高雄市長的期間,陳田錨依然還是能夠影響高雄市的政局。甚至有人說,不論是誰,想要在高雄從政都一定要與陳田錨關係良好。此外,陳田錨本人也跨足銀行業,於九零年代創辦大眾銀行,因此在金融業也有相當高的地位。

陳啟清的兒子曾經擔任過一屆立法委員,不過後來就棄政從商改擔任大眾銀行董事長,不久後大眾銀行被元大金控併購,其改擔任元大金控副董事長。

另外,陳啟清的九子陳田文創辦了群益證卷,娶了林育璘(宏泰集團董事長,台灣第三大富豪)的孫女為妻。

評論:相對於其他四大家族,或許高雄陳家沒有什麼顯赫的歷史與事迹,然而,強調悶聲發大財的陳家透過保持低調時至今日依舊在台灣社會上有著莫大影響力。不僅在政治上,更是在商業上依然於各個方面影響著台灣社會。

只要是高雄人,或多或少都會聽說過高雄陳家這個知名的家族,在高雄三大家族其他兩大家族因為醜聞貪污而沒落的今天,高雄陳家卻依舊在高雄有著無與倫比的力量。

總結:從台灣舊五大家族的歷史來看,他們大多萌芽於晚清,崛起於日本殖民時期,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沒落。

與殖民當局合作,興辦實業,壠斷專賣,在舊時代他們無一不是壠斷各行各業的龐然大物。然而,隨著科技進步,隨著歷史發展,這些名門望族們各個因為不同的原因或多或少的衰落,其實不只是五大家族,其他台灣各地有名的望族們也都在經歷百年風華後歸於平淡。

或許如同人生有起有落一樣,名門望族們自然也有著巔峰以及衰落,在曾經繁華風光後,理所當然的也會慢慢重歸平凡。這些足以被稱之為財閥的家族,在經曆日本殖民時期的巔峰,在經歷國民政府的打壓,這些經歷百年歷史風霜的家族各自有著不同的歸宿。

有的已經沒落,有的依然位於台灣社會的頂端,但是他們在那個年代,那個台灣被日本殖民的時代,毫無疑問的都是如同今天三星集團一樣,影響著台灣所有人日常生活的財閥。

那麼,台灣現在還有財閥嗎?

有的,至少我是如此認為,或許他們不如韓國財閥一樣名聲響亮,或許他們不象日本財閥一樣歷史悠久,但他們卻依然存在於台灣社會當中。

正如同舊時代的台灣望族因為協助日本殖民當局而崛起一樣,新時代的財閥們也是透過國民政府的政策而逐漸擴大成長。

壠斷,這是幾乎所有財閥崛起的秘訣,而要壠斷某個領域,則幾乎毫無意外的需要和政府當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之後讓我再介紹新五大家族的歷史,讓大家領略一下那些財閥們的風光以及他們的過往吧。

…………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台灣五大家族
  • 台灣大家族史(戴月芳著)
  • 台灣世紀豪門:辜振甫家族(司馬嘯青著)
  • 板橋林家(郭美藝著)
  • 台灣五大家族(司馬嘯青著)
  •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塗照彥著)

補充:

關於霧峰林家另外一支遷移到大陸地區的那支分家(即以林定邦為祖,世代習武從軍)的故事,我想了一下後決定先補充這個分家,之後再繼續更新新五大家族。(因為我還得去圖書館借一下新五大家族的相關書籍。)

之前說到霧峰林家的林朝棟因為與清廷關係密切,再加上曾經率領軍隊抵抗日本,所以在日本控制台灣後只能回到大陸。

不過,他的兒子林祖密在其去世後,卻回到台灣打算繼續經營家族企業。林祖密從小就與父親林朝棟一起上過戰場,甚至還親自參與討伐原住民的行動,因此本人也培養出相當具有領導力的氣質。

回台後,憑藉著高超過人的手段,他籠絡了當地仕紳,使得日本殖民當局一直拿他沒辦法甚至無法接收其在台資產。不過,當時的林祖密雖然繼續經營在台灣的資產,但主要重心已經放在大陸,他一直是興中會的支持者,並且秘密資助孫中山等人革命。

不過因為當時革命運動並不順利,再加上他已經是日本殖民政府黑名單上的人物,所以在無法確定興中會革命可以成功的情況下,他並未直接加入興中會。(因為假如興中會失敗的話,他的家族在大陸與台灣都會喪失立足之地)。

話雖如此,他還是冒著很大的危險在孫中山等人發動廣東惠州起義時,將自己在台北的居所借給孫中山當作指揮中心。

父親林朝棟去世後,他以世襲騎都尉的身份返回大陸被清廷任命為租界工部局議員,一方面擔任官職一方面持續經營事業以擴大家族勢力。

在擔任工部局議員期間,他鼓吹抵制日貨以及收回萬國公地,引起日本總督府的不滿。因此他在返台期間數次遭到扣留,被禁止回到大陸。

1911年,武昌革命成功,他和同盟會成員羅福星合作,以其父親舊部為主,還有同盟會支援為輔,共同準備驅逐日本殖民政府。然而,在經過一連串事件後,反抗失敗,羅福星被日本殖民當局處死,而林祖密則只能逃回大陸。

在將霧峰林家族長的身份傳給林獻堂後,他舉家遷往廈門,並放棄日本籍入籍剛成立的中華民國,成為當時中華民國第一位入籍到海外華人。當時日本殖民政府擔心他的舉動會讓台灣人掀起效仿的效應,於是威逼利誘的想要讓林祖密取消打算(包括威脅其資產在放棄國籍後會遭到沒收,以及假如保持國籍可以任命他為台灣製麻社長)。

然而,林祖密與父親一樣,對於日本人相當不以為然,留下一句「堂堂大漢之民,豈能因財富受辱倭奴?」後,毅然決然的離開台灣,徹底將重心放在大陸。

1915年,袁世凱稱帝,林祖密花費十萬兩白銀組成閩南革命軍參加討伐袁世凱的戰爭。之後曹坤賄選,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林祖密被其任命為閩南革命軍司令率軍參戰。不過,當時皖系軍閥盧永祥得知此事後,派遣福建軍督李後基將林祖密逮捕,幸好因為其在任職工部局議員期間累積不少人脈,在各國領事館干預下被釋放。

(林祖密將軍圖)

之後林祖密率領軍隊擊潰敵軍,收復了閩南地區包括永春、仙游等七縣。之後軍閥陳炯明入主閩南,林祖密的軍隊被孫中山改組為粵軍第二軍,不過實際上負責監視陳炯明。陳炯明察覺此事後,處處刁難林祖密,使得林祖密寸步難行。後來甚至直接殺害其部下,雖然林祖密數次強求孫中山阻止陳炯明,然而當時孫中山需要陳炯明的幫助而無法提供援助,最後使得林祖密的軍隊整個分崩離析。(順帶一提,時任奧軍第二支隊司令的蔣中正在下野後,曾經寄居林祖密家,與林祖密結識成為好友)

後來孫中山擔任非常大總統時,林祖密改任大元帥府參軍及侍從武官兼任廣三鐵路監督,在任期間由於沒有實際權力(因為旗下軍隊已經瓦解),所以鬱郁不得志。

之後陳炯明與孫中山不合,發動政變,擔任大元帥府侍從武官的林祖密負責斷後掩護孫中山,之後兵敗被俘。幸好後來粵軍第二軍長許崇智來援,林祖密才得以脫身。隨後,林森出任福建省主席,他看重林祖密在台灣經營產業時累積了關於水利方面的知識,任命其為福建省水利局局長。

可惜好景不長,不久許崇智隨即被孫中山調派討伐陳炯明在廣東的勢力,同一時間林森也辭去福建省出席的職位,福建省政權落入直系軍閥孫傳芳手上。孫傳芳曾經邀請林祖密任職於旗下擔任軍長,但林祖密不願與軍閥合作,隨即辭職回到廈門。

1925年,蔣中正率領黃埔軍校學生進攻閩南,連續打贏數次戰役收復十幾個縣市,林祖密隨即企圖重新組成軍隊響應,卻被孫傳芳部下張毅(時任廈門鎮守使)發覺,於是張毅便以清除盜匪為由刺殺林祖密。

林祖密長子知道此事後,隨即投靠蔣中正旗下,被任命為福建省第三游擊軍司令,之後在何應欽的指揮下參與多場戰役,並終於在1927年擊敗張毅,親手擊斃這位殺父仇人於廣州。

之後林正雄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參議,因為眼疾而退役,在國共內戰(解放戰爭)後,與國民黨一起撤回台灣。

林祖密另外一個兒子林正亨在1939年於南京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被任命為參謀處少尉,參與了崑崙關戰役。崑崙關戰役後,國民革命軍在付出慘痛代價後,終於獲得勝利,並且擊斃敵軍指揮官中村正雄少將。

1944年,林正亨參與緬甸遠征軍,在戰爭中受到多處傷口,導致最後兩手殘廢。抗戰勝利後,林正亨發覺國民黨對於殘傷人員的冷酷而心生不滿,後來在其妹介紹下加入朱學范(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長)領導下的中國勞工協會,之後秘密加入共產黨。

之後在朱學范指示下,在1946年潛伏於台灣,228事件時加入謝雪紅(台共成員,後擔任台盟主席)台灣領導的二七部隊試圖推翻國民黨統治,在台中地區領導數次戰鬥後失敗。

戰敗後躲入醫院逃過國民黨追捕,然而之後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蔡孝乾叛變投靠國民黨,導致其被逮捕。

當時霧峰林家的家主林獻堂試圖營救,於是當時的行政院長陳誠表示,只要林正亨在悔過書上簽名並退出共產黨後就可在無罪釋放,然而早已對國民黨徹底失望的林正亨拒絕這項提議。因此在1950年,被槍斃於馬場町刑場,是第一位被以懲治叛亂條例而被槍決的台灣人。

槍決前,林正亨留下絕筆詩《明志》

「乘桴泛海臨台灣,不為黃金不為名,

只覺同胞遭苦難,敢將赤手挽狂瀾。

奔逐半生勞心力,千里河山不盡看,

吾志未酬身被困,滿腹余恨夜闌珊。」

(林正亨被槍決時,阿罩物風雲劇照)

死後,謝雪紅將其後裔帶至香港,並將其子林為民交由中共扶養於中共軍委保育院。

1983年,林正亨正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追任為烈士。1999年,林正亨與其他在白色恐怖期間被槍決的台灣人,一起列名在綠島人權紀念碑上。

附錄(各家族世系圖及照片):

板橋林家世系圖

霧峰林家世系圖

鹿港辜家世系圖

基隆顏家世系圖

高雄陳家世系圖

………………

新五大家族

1.台塑王家

創建者:王永慶

現任領導人:王文淵

資產:50億美金(2017福布斯富豪榜數據)、300億美金(天堂文件里公布包括海隱匿於外資產)

附註:已經脫離家族者如王文洋以及王雪紅之資產不包括在家族資產內。

簡介:台塑王家的創辦人王永慶,對於台灣老一輩的人來說,是毫無疑問的傳說,也是人們耳熟能詳代表「愛拼才會贏」的精神象徵。甚至,王永慶代表了台灣的黃金時代,代表了那個台灣經濟起飛,財富飛升甚至到全民炒股以至於「台灣錢淹腳目」的那段賺錢與撿錢一樣容易的時代。

出身貧寒,靠著個人努力奮鬥爬上巔峰,王永慶的一生富有戲劇性。從貧困茶農的兒子,到聞名全台的首富,從無人知曉的無名小卒,到人盡皆知的大企業家。王永慶崛起的那段時光,對於台灣人老一輩的人來說可以說是無比美好的回憶。

那麼,就讓我來介紹這位被稱作台灣的松下幸之助的人是如何一步步的打造出台塑集團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吧。

王永慶的祖父王天泉是一位私塾的教師,收入還算不錯,然而,有著整整四個兒女加起來一家六口需要養活的他。卻無法為自己的兒子們提供幫助。

因此,他的兒子們大多繼續繼承祖業,成為一個個出賣勞力賺取金錢的茶農。從小到大,王永慶就在看著父親努力辛苦工作下逐漸成長。貧困的家庭總是會有許多悲傷的故事的,王永慶的家庭自然也不例外,先是妹妹們一個個被父母送養給其他稍微寬裕的家庭,甚至到後來父親還因為過於操勞而卧病在床。

王永慶曾經說過,自己小時候之所以如此拚命的賺錢,只是希望存夠錢把妹妹們贖回來,讓他的妹妹們可以以王家人的身份出嫁。

即使已經能省則省,但王家的家境還是貧困無比,以至於王永慶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輟學了(其學歷為小學畢業)。時十五歲時,本來想要與父親從事一樣的工作成為茶農,卻因為爺爺的一句:「茶山是無根的,終將成為石頭山,依靠茶葉為生,註定會失敗。」

不甘願服從於命運的王永慶,決定要向這殘酷的現況發起挑戰。於是,他在叔叔的介紹下成為米舖的學徒,並且努力在擔任學徒的一年觀察其他老闆是如何營運一家米鋪。

一年後,認為已經具備足夠能力開設米鋪的王永慶,選擇向父親貸款一百日圓創業。以當時的情況看來,一百日圓已經是中產階級十個月的收入,對於貧困的王家來說,幾乎等同於一輩子的積蓄。

儘管如此,相信兒子的王永慶父親還是選擇支持了他,掏出自己努力一輩子得來的財產,資助兒子開始他的創業之路。而這也是王永慶扭轉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假如不是因為爺爺的那句話,他或許就不會有創業的念頭,假如不是因為父親願意相信他,或許他就無法開始創業。

所以,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個人的努力奮鬥,也是需要一點的運氣啊。王永慶本人也曾多次表達這種觀點,努力奮鬥或許可以成功,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失敗,然而,假如因此連努力都不去做,就永遠不可能成功。

從而言之,這一次命運女神站在王永慶這一邊。靠著出色的經營策略,王永慶成功從當地數十家米鋪里脫穎而出,甚至開始改善家裡的生活。

然而,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在日軍限制米糧施行配給制度的情況下,王永慶失去了自己的米鋪,第一次的創業也因此失敗。

不過當時已經賺到第一桶金的王永慶很快就繼續自己的創業之路,這一次,他打算經營木材。可是,當時的木材砍伐是違法的,王永慶也數次差點因此被逮捕,不過他還是透過自己的能力躲過一次次危機,甚至因此賺取了更多的財富。

然而,他知道繼續經營木材是沒有前途的, 於是他便退出木材行業,準備開始經營輪胎生意。

不過,國民政府的一項政策卻改變了他的決定,同時也讓他獲得得以步步青雲的機會。1954年,位於台灣的國民政府行政院工業委員會在向美國申請「PVC」計畫後,當時的召集人尹仲容(後任經濟部長)提議應該由台灣的民營企業經營。

尹仲容原本希望由永豐工業的何義負責,可是在去過國外考察後,何義認為台灣生產的塑膠永遠不可能贏過日本,於是回台後宣布放棄。尹仲容只好陸續拜託其他知名企業家卻被一一拒絕,最後無可奈何的只好找來臺灣銀行(當時臺灣銀行到用戶普遍都是窮人)的總經理,拜託他調查在臺灣銀行存款最多的人是誰。

結果,在臺灣銀行存款最多的人剛好就是存款八百萬的王永慶。於是乎,本來已經不抱希望的尹仲容只好找上王永慶,建議這位不認識的傢伙參與政府的計畫。

出乎意料的,王永慶答應了,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反對王永慶參與根本不了解的領域。更何況,何義在出國考察後都說出台灣生產的塑膠不可能贏過日本了,王永慶這種行為只會讓自己傾家蕩產。

然而,王永慶最後還是力排眾議的做出決定,在幾乎沒有人看好的情況下,創立了「台灣塑膠公司」。

果然沒有出乎意料,剛開始經營時王永慶受到一系列的挫折。當時台灣塑膠一個月產量約100噸,然而整個台灣的需求卻只有15噸,完完全全的供過於求。於是,政府決定限制塑膠進口,讓王永慶生產的塑膠可以賺到錢。可是這個決定反而害慘了王永慶,政府政策一出,許多廠商開始直接從外國進口好幾年需要的塑膠量,反而讓王永慶的塑膠根本賣不出去。

心急如焚的王永慶只好 向已經當上經濟部長的尹仲容求救,可是雖然已經當上經濟部長,但尹仲容也沒有多餘的資源可以幫助王永慶。結果最後,只能給出一條稱不上建議的幫助,那就是出口外銷消耗產能。

以當時台灣塑膠區區一個月100噸的量產,基本上是不可能勝過其他國家生產的塑膠的。畢竟產量越低成本越高,成本高質量由不高的產品,怎麼可能贏過競爭對手呢?

解決方法很簡單卻又相當的不簡單。

那就是直接增加產量。

一個月產量一百噸無法競爭?那增加兩倍好了。兩倍不夠?那就十倍!

憑藉著這種近乎發狂的精神以及豪賭的氣魄,再加上時任工業委員會第一處處長,美國辦事處的沈觀泰的幫助下,王永慶得以力排眾議的擴增產量。當然,光只是增加產量當然不夠,王永慶在這個時候卻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畫。

垂直整合,在今天社會來看,垂直整合基本上是一件隨意可見的經營策略。但是,在幾十年前的台灣,這可是相當新穎以及特別的想法。總而言之,在一邊擴大產量一邊進行垂直整合上下游廠商的策略下,台塑最終成為年產量100萬噸的龐然大物。

不過,就在事業蒸蒸日上時,王永慶的好朋友以及一開始的創業夥伴,時任台塑總經理的趙廷箴分道揚鑣。至今人們依舊在猜測這兩位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期依然親密無間的戰友,為何會在事業上呼風喚雨之際離別呢?有人說是因為王永慶想要安排家族成員擔任高層讓趙廷箴不滿,有人說是因為王永慶擔心其功高震主。

許多年後,曾經有人直接當面提問,趙廷箴則含糊不清的回答:「我跟他命中注定互相提攜,我運氣差時他剛好運氣旺,反之亦然。」

離開台塑後,趙廷箴創立華夏海灣塑膠,成為王永慶一生的對手。透過吸引外資,以及親家鹿港辜家的幫助,他成功在美國華爾街上市,甚至在2012年藉由頁岩油成為名噪一時的人物。

不論如何,兩人的關係至今仍無人能瞭解,只留下許許多多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其實不只是事業夥伴,在商場上無往不利的王永慶,在親情上卻有著難以彌補的缺憾,不僅是接班人王文洋與其鬧翻,就連其女兒王雪紅也疏遠了他,或許,人生終究是無法圓滿的吧?

不過即使是事業,王永慶也絕非完全成功的,其中最讓其遺憾甚至反覆在自傳里提及的,便是那大名鼎鼎的—海滄計畫(901工程)。

在經過王永慶的講解後,大陸的最高領導層同意了這項計畫。王永慶在自傳中不無得意的描述了當時的興奮,一方面眼光長遠的他早就看出大陸光明的未來,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可以幫助到大陸而感到自豪。

1990年,在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的陪同下,王永慶決定在廈門滄海建設石化特區。然而,就在這足以影響兩岸歷史進程的計畫即將完成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卻讓這項能夠讓台塑進一步攀上巔峰的計畫徹底失敗。

原來,由於大陸開始改革開放,眾多台商一個個摩拳擦掌的準備立刻投資這塊龐大無比的市場。擔心大量台商投資大陸,會讓台灣資金外流,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李登輝在當時高層內部會議上提出戒急用忍的政策,而不幸的是,身為台灣首富的王永慶卻成了那個倒楣的出頭鳥。

具相關人士所說,王永慶甚至憤怒的在李登輝面前拍桌斥責,甚至差點動手打人。可是李登輝卻依然堅持不讓王永慶進行這個機會,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甚至提出了所謂的「郝三條」。

1.假如王永慶繼續堅持,行政院將直接讓台塑集團股票下架禁止交易。

2.凍結台塑集團一切資產。

3.限制台塑集團高層出境。

這三條招招致命的條款讓王永慶不得不屈服於台灣高層的力量,最後只好放棄自己的計劃,留下難以抹滅的一生遺憾。

儘管後來戒急用忍的政策已經取消,但眾多台商卻也因此錯過了投資的黃金時機,不得不說,李登輝短視的目光害苦了眾多台商,也讓兩岸因此漸行漸遠,無法如同一開始可能的更加緊密乃至於統一。

那麼,除了這項令人遺憾的投資計畫,台塑王家除了王永慶之外的其他家族成員又有怎麼樣的故事呢?王永慶原本的接班人王文洋又是因為何種原因與父親鬧翻失去繼承權?王雪紅又是怎麼超越父親成為台灣女首富的呢?

我們先從導致台塑集團原本的接班人,王永慶長子王文洋的故事開始說起吧。

王文洋幾乎是所有創業者最喜歡的接班人,個性穩重毫不張揚,遵從長輩的意見卻又能夠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從倫敦帝國學院畢業後,王文洋遵照父親的指示,進入台塑集團開始工作,並從最基層的生產組長開始做起。

20年後,憑藉著個人的努力,王文洋總算一步步的從最基層爬上協理的位置,算是勉強可以被稱為高層。或許會有人納悶,就算王文洋真的是從底層做起,但20年後能夠當上協理,難道跟父親沒有關係嗎?就算協理真的不是什麼決策層,但好歹也是董事長的兒子,怎麼可能會有人敢忤逆他呢?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王永慶之所以被台灣老一輩的人尊崇,除了其本身了不起的成績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因為他非常符合老一輩的價值觀。例如儘管富裕無比,也絕對不奢侈。即使有著很好的資源,也絕不讓兒女享受,讓他們必須從最底層開始做起。

所以在台塑的這二十年,王文洋絕對是幾乎沒有享受過一絲一毫的特別待遇的。然而,這件看起來非常讓人們敬佩王永慶的事迹,反而卻為王文洋與王永慶決裂埋下了伏筆。

1995年,一則新聞讓原本台塑集團的繼承者,王文洋與父親徹底決裂。

呂安妮事件,聳動的標題被印在新聞的頭條上,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全台灣的人們都知道這位台塑集團的接班人,居然和自己的學生(當時王文洋兼任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發生了婚外情。

這個醜聞讓王永慶憤怒無比,他無法接受自己的接班人居然會因為醜聞而鬧得人盡皆知,更無法接受自己的集團也因為這則新聞而被牽連。一向對自己兒子要求甚高的他,立刻命令王文洋斷絕和呂安妮的關係。

然而,王文洋卻拒絕了。似乎是對於父親從小到大操縱自己生活的不滿,王文洋出乎眾人意料的拒絕王永慶的命令,甚至要求父親承認自己和呂安妮。當時整個台灣社會為此震驚無比,因為王文洋的妻子陳文靜此時可正卧病在床,王文洋此舉實在是有些絕情,或許王文洋跟對方只是帶純的聯姻而沒有感情基礎,但在怎麼說好歹也是妻子,如此殘忍還是讓眾人有所不滿。

為此,王永慶更加的憤怒了,很快的他就下達最後通牒,假如王文洋不按照他的要求,那麼他將會直接將其趕出台塑集團。然而,這場風暴卻因此沖向高潮,王文洋的一句:「你自己不也是三妻四妾嗎?」徹底讓王永慶對其失望,很快的,王永慶便下達命令,將王文洋逐出台塑集團。

如果此時王文洋向父親認錯,想必還是有機會繼承家業。但是,王文洋卻已經徹底的對父親寒心了,他為台塑集團貢獻了整整二十年的青春,當其他企業繼承人在快速晉陞的時候,他辛辛苦苦的在基層跟最普通的員工一起工作,當其他繼承人已經開始參與決策時,他卻還在努力的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

於是,他離開了台塑集團。為了繼承台塑,他已經失去了許多,他不想要再失去自己的感情,他不想要再被父親控制人生。與其說王文洋是不愛江山只愛美人而離開台塑,不如說這位總是聽從父親命令的繼承人,終於開始反抗這位商業帝國的統治者。

王文洋的離開,轟動了整個台灣社會,原本台塑集團的接班人居然就這麼被貶出集團,讓所有人大跌眼鏡。說到底,婚外情雖然是醜聞,但對於並非政治人物的企業家繼承人來說,很難說是致命的錯誤。更何況,王文洋可是王永慶的親生兒子,並非沒有血緣的部下。

離開台塑的王文洋,很快的就在當時擔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校長田長霖邀請下,成為商學院的教授。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在那裡將會遇到一位改變自己一生的人。

雖然被掃地出門,但王文洋在親友們以及朋友們的贊助下(其實王文洋的幾個同母兄弟姐妹們都跟王永慶不親近,理由很簡單,就跟王文洋錯過的一樣,王永慶自己也三妻四妾),他很快的就創立了宏仁集團,並從父親的企業里挖角出不少高層,開始與父親展開一段互相競爭的拉鋸戰。

可是雖然有親朋好友的幫助,但王文洋知道以自己的實力依舊無法和父親相比。但是,他還是看準了大陸的機會來到大陸發展事業,其中雖然遭受到一些挫折但最後還是成功了。

總而言之,這位台塑曾經的繼承人,在離開父親後還是闖蕩出了一番事業,並給予普通人許多茶餘飯後的話題。

至於王文洋的妹妹,台灣女首富王雪紅的故事,則要從他去美國留學開始。因為上述曾經提到的原因,王雪紅與父親的關係雖然不象王文洋那樣如此決裂,但也不怎麼親密。在父親的命令下去美國留學時,她原本是音樂系的學生,可是在發現自己實在沒有音樂天份後,就轉到了經濟系。

畢業後,她曾經在姐姐旗下的公司擔任總經理,累積了一些經驗。之後,在母親給予五百萬台幣的贊助後,她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首先,她創立了威盛電腦(計算機),主要業務是生產主機板晶片組。當時,這個領域完全是被英特爾所統治的,區區一家新創產業憑什麼膽敢跟行業巨頭對抗?幾乎所有人都不認為王雪紅有機會。

然而,命運總是如此出乎意料。靠著低廉的價格以及耐用的品質,王雪紅的威盛電腦居然在1999年達到市佔率70%,創造了不可思議的奇蹟。不過英特爾終究技高一籌,在發動專利戰後,威盛電腦猶如陷入泥沼一般寸步難行,短短時間就從巔峰跌落神壇,不得不說是一件相當可惜的事情。

不過,王雪紅卻並非因此沉淪,事實上,靠著智慧型手機,她所創辦的另外一家企業宏達電,她在2011天成為了台灣首富。宏達電的性能是比不上蘋果的,但是靠著Google的協助(因為當時蘋果的手機市佔率太高,整個安卓系統的手機幾乎兵敗如山倒),以及本身價格的便宜,王雪紅在2011年市佔率在美國甚至超越了蘋果。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再跟她開玩笑,很快的,蘋果做出與英特爾一模一樣的選擇發動專利戰。王雪紅再一次的倒在同一個絆腳石上,再加上智慧型手機有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如今的宏達電也早已沒落。

其實不只是王雪紅,整個台灣的電子產業基本上也是如此,與其說是這些企業家的能力不行,不如不說是因為在時代趨勢下任何人都無法反抗。

不論如何,生女當如王雪紅的名聲依舊流傳了下來,至於王雪紅所帶領的宏達電,是否能夠透過最新的vr技術重返巔峰呢?就讓我們來看看時間的選擇吧。

那麼,台塑集團的現況又是如何呢?在王永慶於2008年去世後,現在的領導人是誰?王家成員爭奪遺產的事件又是怎麼屢屢鬧上新聞版面的呢?

前面已經說到,王永慶原來的接班人,王文洋因為呂安妮事件的關係,與父親決裂。於是原本的繼承安排也被徹底打亂,雖然不是不能在培養新的繼承人,但是一來他時間也不多了,一來後代中擁有經營台塑集團能力的人也只有王文洋。

所以最後他只好想出一個妥協的方法,那就是採取多人領導制度。2002年,王永慶設立「5人決策小組」負責處理台塑的經營發展,自己開始退居二線。五人當中的兩個王家代表,王文淵與王文潮都不是王永慶自己的兒子,而是他弟弟的兒子。主要的原因是王永慶算是很傳統的人,培養接班人的時候幾乎都只考慮自己的兒子,而他又只有兩個兒子,王文洋離開後剩下的兒子王文祥生體有些問題因此也被排除接班人選。

2003年,王永慶安排自己的女兒王瑞華加入決策小組,2006年再度安排自己另外一個女兒王瑞瑜加入決策小組,形成最終接班人馬,「七人決策小組」。由王文淵擔任總裁,王瑞華擔任副總裁,算是解決了接班問題。

然而,兩年後王永慶去世,一場因為其去世而爆發的財產爭奪戰才正要開始。

(王永慶家族關係圖)

王永慶的遺產問題較為複雜的原因是因為他是在日本殖民時期結婚的,當時並非一夫一妻制度,而現行台灣地區的法律雖然不承認重婚,但對於舊時代的一夫多妻是採取承認的。

所以,王永慶的三個妻子理論上來說都是有繼承權的。不過,大房王月蘭不能生育沒有兒女,而且她又跟王文洋關係很親密,所以後來在王永慶去世後,王文洋直接狀告法院,提出自己父親真正的合法妻子只有王月蘭,所以繼承財產的人應該是身為元配王月蘭的養子,同時也是二房長子的他。

與其說他的目的是為了爭奪遺產,不如說是他實在很怨恨父親對三房偏愛。這點從王永慶的決策小組就可以看出,除了弟弟的兩個兒子外,決策小組的另外兩個女兒都是三房的兒女。

不論怎麼說,總而言之這場遺產爭奪戰已經徹底爆發了,雙方對峙許久,最後還是在法院判決下互相和解平均繼承。不過,就在大家以為塵埃落定時,另外三個人的出現卻讓大家大吃一驚,原來,王永慶當年除了那三個妻子,還秘密的與另外一個女子林明珠生了三個兒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對於眾多看熱鬧的群眾來說,這不得不說是一件有趣無比的事情。雖然中間細節很多,不過組後的結果其實很簡單,王文洋自行與這三個私生子女和解,然後分了約三十億台幣左右的財產給了他們。

然而,正當大家以為這場大戲終於結束的時候,王文洋又突然開始對三房發難。他公布自己父親除了在台灣的財產,還有數百億美金的資產透過信託隱藏在海外,而三房妻子李寶珠卻不將這些資產跟其他人一起繼承。這個官司一直從台灣香港打到美國,時間從二零零九打到現在都還尚未結束。

評語:在艱苦的殖民時期創業,白手起家發跡,一步步的從底層逆襲到社會頂層,王永慶給予了無數人希望。雄踞台灣,經略南亞,布局北美,巔峰時期佔全台生產總額十分之一左右的台塑帝國,在台灣的黃金時代里被人們敬畏無比膜拜著。

而他的兒女們,有的繼承了家業,有的自行創業,一個個走出了自己的路,闖出了一番事業。可以說,就物質方面台塑王家已經是台灣最富有影響力的家族之一,新台灣五大家族之名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然而,隨著時代轉變,機遇稍縱即逝,巔峰的台塑終究還是開始朝下坡走了。不僅是台塑,宏仁集團,宏達電,大眾電腦等王永慶子女們自行創業的企業,也紛紛面臨著各式各樣的挑戰,他們能否通過這些艱難,繼續保持者現在的實力呢?

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2.國泰蔡家

創建者:蔡萬春兄弟

現任領導人:富邦蔡家蔡明興兄弟,國泰蔡家蔡宏圖。

資產:300億美金左右(包括海外資產)

簡介:說到台灣首富,大家會想起誰呢?郭台銘?事實上,郭台銘雖然蟬聯多次台灣首富,然而,有時候卻會失去首富寶座,而一直和他爭奪首富之位的人,便是在大陸名聲不顯的蔡氏家族。

根據福布斯2017年富豪榜,台灣首富為富邦蔡家,排名第二為郭台銘,第三名則是國泰蔡家。而富邦蔡家與國泰蔡家本書同源,台灣第一富豪家族之名,實至名歸。

從當年的佃農之子,帶領著兄弟們建立如此巨大的事業版圖,位列第一富豪家族數十年,蔡萬春的故事,可以說是知名的勵志故事。其實不只是他,王永慶郭台銘等知名富豪,又有誰不是出身平凡的呢?這群第一代企業家,抓住時代機遇,靠著驚人的眼光以及出色的能力,不僅為子子孫孫帶來無盡的財富,同時也創造了當年台灣的經濟起飛。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當初國泰蔡家是如何發跡的吧。

1916年蔡萬春出生於苗栗的一個貧窮佃農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從想便吃盡苦頭。其兄長英年早逝,因此身為次子的蔡萬春,從小便一間挑起繁重的工作。

然而,與許許多多貧困的年輕人一樣,蔡萬春不甘心自己一輩子只能跟父親一樣,當一個貧困的佃農。甚至有時候有一餐每一餐,平常總是挨餓受凍,也不被人們尊敬。所以,立下志向改變這一切的他,在年僅十六歲時便北上投靠親戚打拚。

看著賣菜累積一點資金後,蔡萬春看準台北人潮聚集,做起雜貨生意。後來第二次戰爭爆發,台灣與日本之間的航海貿易遭到封鎖,因此蔡萬春所創辦的丸萬醬油剛好彌補了空缺,賺了生平第一桶金。

賺取金錢後,蔡萬春知道這靠著時局賺錢不是長久之際,唯有累積地產才能夠真正致富。於是,他將賺取的資金幾乎全部投資於地產,成為頗有名氣的地主。

之後,日本戰敗,國民黨接收台灣。不久後,台灣爆發228事件,這次事件當中,蔡萬春並未參與政治活動,因此整個蔡家亦無遭受波及。事件後,蔡萬春更是積極配合國民政府政策,甚至以身為地主的身份主動響應國民政府的土地改革。

也因此,身為本省人的蔡萬春受到了國民黨的看重。不久後便被任命為城中區副區長,在任職期間,藉助職位,蔡萬春認識不少國民黨高層,有了高層助力,蔡萬春不久後便當上了原本日本殖民政府所創立的「台北信用組合」,成為少數以本省人身份接受日本殖民政府資產的人。

在1957年接收這項資產後,他將其改組為「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建成十信)憑藉著精明的眼光以及出色的能力,他將這項金融機構逐漸擴展成為台灣有名的銀行。

1962年,看好台灣保險業務,他與兄弟們創立國泰人壽。自此之後,蔡萬春帶領著兄弟們開始拚命擴大事業版圖,旗下涉及領域包括保險、金融、建設、醫療、食品、百貨等各種領域,並都獲得相當優越的成績。

國泰蔡家至此成為台灣著名富豪家族,兄弟接連獲得台灣首富稱號,整個六七零年代,蔡家勢力如日中天。商業上的成功,也讓他們開始涉及政治上,兄弟就連就任台北市議員,立法委員等職務,可以說在政商兩屆,國泰蔡家都擁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

當時,除了少數國民黨黨國領袖,就連其他從大陸遷移到台灣的外省權貴的勢力也遠遠不如國泰蔡家。

然而,正所謂盛極而衰,當1977年,蔡萬春因為中風退休後,他開始安排接班問題。國泰蔡家於1979年正式分家。分家時,蔡萬春的兒子蔡辰男接手國泰信託以及國泰人壽,蔡萬春的三弟蔡萬霖接手台北十信以及國泰建設,而四弟蔡萬纔則接手國泰產物保險,五弟擔任國泰醫院董事長。不過,蔡萬霖看好保險業務,因此將台北十信經營權與蔡辰男交換了國泰人壽,因此最後台北十信由蔡辰男掌控。

分家後,家族開始各自經營彼此的資產,只有業務時才會互相合作。而就這樣過了不久,一個意外的事件,導致了蔡萬春的長子破產,甚至讓蔡萬春一系的後代因此受到重大的損失。

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十信案」。

到底怎麼樣的事件,讓蔡辰男與蔡辰州這兩位首富之子,一個瀕臨破產一個被判刑六百多年呢?

十信案是台灣金融史里非常知名的一次事件,因為這次的事件,導致台灣後來許多法案的建立,以及諸多的政策改革。

那麼,十信案是怎麼發生的呢?

1960年代,蔡萬春在擔任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主席期間,為了增加流動資金,提出相當有名的「一元開戶」運動。透過這項策略,十信成功擴大了許多資產,並且甚至在1970年代併購了另外一間經營不善的第四信用合作社。

之後,因為其他信用合作社因為時代背景變遷,在新興商業銀行的影響下,業務大量減少。所以,不久後十信有合併了十六信用合作社。

至此,台灣十信成為全台最大的信用合作社,在方方面面影響了整個台灣金融業。國泰蔡家勢力如日中天,憑藉商業上的成功,蔡家開始涉足政治界,蔡萬春之子當上了立法委員,並且與其他十二個立委組成了名為十三兄弟的派系(又被稱呼為十三太保)。

因為政界勢力龐大,十信得以繼續無限制貸款以及不合規矩的投資。國泰蔡家藉由十信合作勢力更加強大,而雖然財政部當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此現象,但在蔡家勢力強大的情況下,最後監察院只要求十信改善並給予糾正。

1985年,台北市財政局揭發營業違規,並且登上新聞版面。當時的央行總裁以及財政部長,紛紛在雜誌上表示十信違規程度相當嚴重,然而受到利益團體阻撓,使得相關部門無法有效阻止。

當台灣社會輿論譁然之後,十信爆發了擠兌潮,十信瀕臨破產。前文已經提過,國泰蔡家主要是透過台北十信發展勢力,因為十信案爆發,導致國泰蔡家諸多產業也受到影響,隸屬於蔡辰男的國泰信託也爆發擠兌潮。

緊接著,十信總經理捲款潛逃,讓本來已經嚴重無比的情況雪上加霜。

之後,蔡辰州被以人頭戶以及冒用名義貸款等原因被捕。

蔡辰男因為兄弟的原因受到牽連,國泰信託近乎破產。他開始拍賣掉屬於蔡萬春一系的資產,蔡家其他分家因為之前已經分家切割資產所以未收到牽連。

前財政部長,現任經濟部長徐立德請辭。之後,現任財政部長陸潤康也向總統請辭。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要求開出蔡辰州黨籍,以及辭去立委職位。

交通銀行董事余井塘在董事會裡譴責十信案,因為情緒過於激動而當場腦溢血,後來送醫不治身亡。

蔡辰州被判處有期徒刑六百五十年,與蔡辰州同屬於十三兄弟派系的蕭瑞徵遭人槍擊,成為台灣第一位被槍殺的立委。

至此,十信案告一段落。

國泰集團因此案遭到排擠,其餘蔡家分家紛紛將原本擁有的集團改名。例如蔡萬霖將國泰人壽集團改名為霖園集團,蔡萬才將國泰產物保險改名為富邦集團。

從此之後,蔡家分家各自發展,除了少數時候才會互相合作。

那麼,國泰蔡家後來又是如何重新崛起再創新高的呢?蔡家的現況又是如何?蔡家現在的領頭人們又是誰呢?

待我之後繼續更新吧……先去休息……最近比較沒有時間更新


因為96年以前的台灣是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


台灣省籍的經濟學家林毅夫的解釋是台灣的發展更多遵循了比較優勢,而韓國更多通過政府干預扭曲比較優勢。

於是,相對而言,台灣中小企業發達,韓國財團發達。林毅夫似乎是更青睞他家鄉的那種模式的。

由於本人暫時不打算混經濟類板塊,就不詳述了。有興趣的話,請自己去買本林毅夫的書看吧。台灣的事還是讓台灣人解釋好了。

~~~ ~~~~~~~~~~~~~~~~

提醒一下,在民進黨上台前,台灣的人均GDP一直都比韓國更好,最近才落伍。而且,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GDP,現在的台灣還是不比韓國差。


因為正常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權是掌握在政府手裡的,哪怕這個國家爛到根里,財閥也難成氣候,畢竟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筆杆子裡面得人心,有錢擋不了子彈,也扛不住人民的唾棄,除非你能有錢「公平」的收買所有人。

韓國則是個非正常政權,之所以誕生三星這種巨無霸,是因為三星的背後是美國資本,眾所周知三星電子是三星集團最大的利潤產出部分(約佔60%),而三星電子的普通股(Common Stock)中,外國投資者占股52%,優先股(Preferred Stock)中,外國投資者佔比82%。

儘管李家通過交叉持股一直把持著三星集團的控制權,但改變不了其買辦的本質,韓國政府當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努力收回戰時指揮權,以逐步掌握槍杆子,從而支援羸弱的筆杆子(與三星關係密切的朴槿惠倒台,筆杆子爆料功不可沒)。

至於台灣省,蔡省長連槍杆子都照打不誤,資本家很屌嗎?信不信她一個通敵罪就把資本家們關進監獄看星星?不信?人家還有絕招沒用——給資本家們頒發嘉獎後,直接宣布台灣獨立!蔡省長拉攏不了戰五渣的國軍無所謂,大陸的導彈可不是吃素的,得罪蔡省長她可以借大陸的槍來幹掉這些可惡的資本家們。

鑒於評論區已出現杠精,先聲明一點,任何正常國家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企業都不會把公司控制權交給外資,也沒有正常國家的財閥能和三星一樣一家獨大的公然干涉政務甚至操縱總統。如果要杠中國企業,請拿四大銀行、中國航天等企業來說事,不過就算把四大行、平安保險、中航中船綁一塊也沒三星占韓國的GDP超過20%比重那麼變態。


因為台灣沒有美國駐軍,台灣的軍隊指揮權也不在美軍手裡,台灣的經濟命脈也沒有被美國人掌握。 三星就是新時代的東印度公司,任何一個獨立自主的政府都不會允許自己治下出現這樣的買辦財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