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故里:固原市彭陽縣古城鎮

眾所周知,歷史名人皇甫謐是今固原市彭陽縣古城鎮人。但皇甫謐早已被甘肅省靈臺縣指認為該縣籍鄉人,並在靈臺縣修建了中國皇甫謐紀念館、皇甫謐陵園、公園和紀念亭,建造了皇甫謐雕像,還成立了皇甫謐文化交流協會。目前,正在醞釀籌建國內外皇甫謐基金會和皇甫謐(針灸)國際大學。

歷史人物有可能足跡多地,或後人遷徙、分居於多處,但是,他的故里只能有一處。那麼皇甫謐的故里在哪裡呢?

佐證一:正史記載

據正史記載,皇甫謐的家庭是西北名門,先祖皇甫棱曾任漢度遼將軍,皇甫棱之子皇甫旗曾任扶風都尉。皇甫旗有兩個兒子,長子皇甫節曾任雁門太守,次子皇甫規歷任大司農、尚書、弘農太守、護羌校尉,封壽成亭侯。《後漢書》有《皇甫規傳》,稱他是「安定朝那人也」。皇甫謐是皇甫節之子皇甫嵩的嫡曾孫,生於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生活在三國和兩晉年間,由於家道中落,自幼清貧,大器晚成,一生多病,隱居不仕,卒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晉書》有《皇甫謐傳》,也稱他是「安定朝那人」。無疑,皇甫家族故里在漢晉時代的安定郡朝那縣是可以肯定的。

我們先來看安定郡。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安定郡是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從原北地郡析出設置的新郡,上隸涼州刺史部,下轄21縣,朝那為其屬縣之一。漢志又載,縣境內「有湫淵祠」。而根據《水經注》和《元和郡縣圖志》的記載綜合分析,安定郡的治所當在高平城(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今寧夏同心縣以南的寧夏固原市大部,還包括今甘肅省靖遠縣、會寧縣和平涼市所屬各縣,均是該郡的管轄範圍。

知道了安定郡,再來看朝那縣。

佐證二:朝那古城遺址方位及朝那鼎

《史記·孝文本紀》有這樣一段記載:「十四年冬,匈奴謀入邊為寇,攻朝那塞,殺北地都尉邛。」可知朝那塞應是秦長城一處關隘,因位於朝那城,故更名為朝那塞。反之也證明朝那城應地距長城朝那塞之內側近處。或者朝那城就是在朝那塞。而秦長城的位置與走向今天也十分清楚,從甘肅入寧夏固原市境內,從市北郊走向彭陽縣古城鎮,再向東延伸進入今陝北,直抵黃河西岸。

現在彭陽縣境內靠近秦長城的一個鎮叫古城鎮。古城者,說明它年代久遠。而且位於該鄉境內靠近長城內側(南側)又有一座古城遺址,仍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1979年,在古城公社大隊出土西漢初年銅鼎一尊,鼎上清晰鑄有「朝那」等銘文,已被考古界定名為「朝那鼎」。後來考古工作者又在古城遺址發掘發現文化層深達4米,下層為漢代磚瓦的堆積層,這是古城即漢朝那縣城址的考古印證和實物佐證。1984年7月,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王樹林到古城實地考察後,結合史料記載與考古實證,確認今彭陽縣古城鎮境內的古城遺址就是漢代安定郡朝那縣城的故址,這一結論早被我國史學界所公認。所以,新版《辭海》、《中國歷史地名辭典》、《中國歷史名人辭典》等大型權威工具書,都一致肯定漢朝那縣治在今寧夏固原縣東南。我國歷史地理權威學者、復旦大學教授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秦·西漢·東漢分冊)也將朝那城址標在今固原市原州區和彭陽縣之間的地方。

另外,古史和地方誌對於朝那古城的記載,在大致的方位上也是基本一致的。唐《元和郡縣圖志》記載:「百泉縣,西至州九十里,本漢朝那縣地,故城在今縣西四十五里。」這裡所說的百泉縣即今彭陽縣;州即原州,今固原市原州區;故城即今彭陽縣古城鎮之古城遺址。百泉(彭陽)至原州(固原)九十里,之間半程的四十五里處即朝那「故城」,與今里程也基本上是相合的。《水經注》也記載:「朝那故城在今平涼縣西北與固原州西南接壤地也。」(清)(通鑒)胡三省註:「漢朝那城在原州花石川。」而古城川亦稱花石川。新中國編修的史書和新方誌,如《寧夏通史》、《西海固史》和《固原地區志》、《固原縣誌》、《彭陽縣誌》等,均一致認為今彭陽縣古城鎮境內的古城遺址,就是漢朝那縣治所在,它的管轄範圍應包括今彭陽縣全境和周邊鄰縣的一部分地區。

佐證三:朝那湫淵遺址

考證朝那縣地域範圍還有一個重要證據,即「湫淵」,因為《漢書·地理志》中說到朝那縣境內「又有湫淵祠」。湫淵,大湖也,早在秦漢時代就被列為國家級祭拜名山大川、大湖的名單之中,所以在湖岸建有專供祭祀的祠廟,因湖名曰「湫淵祠」。《史記·封禪書》中早有記載:「湫淵,祠朝那。」後來各種史志均稱之為「朝那湫」。從以上史料不難看出,朝那縣境內有湫淵和湫淵祠。祠廟是人工建築,年久易湮,但山川湖泊等自然面貌是難以滅跡的。作為大湖,其變化無非是水面積和水深、水量的大小而已。

現在朝那縣治所已經考證清楚,今彭陽縣古城鎮境內古城遺址即是,而在它的周圍有一個名叫湫淵的大湖嗎?(明)《嘉靖固原州志·古蹟》記載:「東海,在州東南四十里」,「東岸有廟」,「即古朝那湫」。在同一志書中又收錄學政李誠撰寫的《重修朝那湫龍神廟記》記文一篇,文章開篇寫道:「開城州東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環焉。」「春秋時秦入詛楚之文,投是湫也。漢唐載在祀典。」不僅固原本地方誌如是記載,北魏《水經注》也記有「東水發源縣西南二十六里湫淵,淵在四山中」。唐之《據地誌》亦載:「朝那湫祠在原州高平縣東南二十里。」還有清《平涼府志》指朝那湫即固原:「東南四十里」曰「東海子」。古人對朝那淵的記載雖有一定出入,但大致方位和里程還是基本一致的,即朝那湫,在今固原以東約三四十里和今彭陽以西約五六十里之間的地方。對此,固原市地方誌辦公室老主任王惲和彭陽縣地方誌辦公室高萬偉兩位同志都有專文論證,確認「彭陽縣古城鎮西」的「東海子」就是朝那湫,也就是現在彭陽縣的「東海子水庫」。高萬偉同志曾兩次實地考察,一次空中鳥瞰觀察,發現水庫正如《水經注》所描述的「淵在西山中」,「如今還湫波漣漪」,而且在修水庫時,還挖出距今數千年的古木,並在東岸邊發現大量漢代大板瓦和漢以後的藍琉璃瓦片,這不正是古湫淵祠的遺址嗎?

佐證四:皇甫謐家族生活遷徙史

從朝那縣古城遺址與湫淵遺址的互證,再從考古發掘實物的印證,結合對正史、古文獻和地方誌書等有關資料的綜合分析,以及當代學術界集體攻關所形成的各種權威性大型辭書、工具書中一致公認,古朝那縣就是今彭陽縣境內的古城遺址是無可質疑的。而《後漢書》、《晉書》等正史都明確記載皇甫謐和他以上的七代宗祖都是「安定郡朝那人」,皇甫家族故里在古朝那縣還有必要爭論嗎?

可是,這麼重要的一位歷史名人的歷史和故里為什麼會被後人搞得如此紛亂呢?按我的分析,根源可能出現在顧祖禹老夫子身上。顧老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大家,他於清初完成的《讀史方輿記要》專著,是我國歷史地理研究的集大成名著。但是他生於江蘇,身在內地,沒有深入到邊地考察,對於記錄邊遠地方出現一些差錯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白玉微瑕」。歷史上各種史書都記錄朝那在安定郡、原州、固原的東南,他卻誤將唐朝的原州考定在甘肅省鎮原縣(應是宋代的原州),又把漢代蕭關與唐代的蕭關混為一談,同時還誤認為古朝那在「平涼府東南」,這樣就把坐標南移了,隨之「東南」方位也就整體向東南移位,而另有所指了,於是朝那就從彭陽縣向南,從固原市向更東南錯位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皇甫家族是個大家族,後人離開故里,分居於各地是非常正常的事,遷移、分居後,為了紀念祖先,表達思鄉的情結,在新居地建祠、修祖墳、祖廟,甚至把新居地的地名改成家鄉故里的老名字,這是歷史上常有的現象,在地名學上稱之為「同源地名的播遷」。如寧夏的富平縣遷到了陝西,而陝西的銀川(銀州)又移到了寧夏。就連三皇五帝、華夏初祖的炎帝陵不也是在幾省內多處出現,更何況布衣皇甫謐呢?(作者系寧夏社科院研究員 吳忠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