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圖/記者曾俊豪攝)

▲臺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圖/記者曾俊豪攝)

記者周康玉/臺北報導

美國對中國第二波商品加稅清單總值達160億美元,今(23)日生效。臺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今日表示,這波中美貿易戰中,臺達電本身、和客戶或供應商確實深受影響,他擔憂,這樣的衝擊還會繼續發酵,但臺達還是會持續深耕中國大陸,從未考慮撤資。

鄭崇華今日在京臺科技論壇峯會致詞,首度對中美貿易戰發表看法,他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開啟貿易戰是輕率的舉動,對兩岸科技產業產生巨大衝擊。

鄭崇華表示,臺達以及客戶或供應商在中美貿易戰中,確實深受影響,而且這樣的衝擊還會繼續發酵。好比說,有些企業跟美國採購半導體,一旦美國不願意再販售,影響當然重大;但這同時也給了企業刺激,藉此瞭解自己那部分需要加強,因此必須加速核心技術的研發,長遠來說反而有利。

鄭崇華表示,臺達電很早就開始投入工業自動化的精進與生產線改革,尤其伴隨少子化、工資上漲等問題,更凸顯自動化產線的需求。例如,臺達過去50至60個作業員的產線,現在只需10個人,從勞力密集轉為技術密集,而對於人力的訓練與配置規劃,也會從生產導向逐漸轉為管理導向,未來實際操作產線的作業員甚至可能只要2到3人,但生產質量會同時提高。

即便受到衝擊,鄭崇華強調,臺達深耕中國大陸20多年,早在1992年就投資設廠,臺達同時也肩負了中國大陸6萬多個員工家庭生活的責任。因此,臺達此時不但從未考慮撤資,更會持續加強對大陸的投資力度。

臺達電於上(7)月宣佈,預計砸21.4億美元(約臺幣660億元)收購泰國當地的電子製造商DET。臺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坦言,此收購案除了親近東南亞新興市場、及印度人口紅利,同時也為了分散地緣政治的風險,在應對中美貿易戰同時,多了彈性。

由於產品線廣,臺達電的工業自動化(IA)事業在貿易戰第一波就受到影響,影響營業額約500萬美元,其太陽能逆變器(inverter)產品在第三波也中標,讓向來穩健擴張的臺達電不得不另作打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