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戴姆勒(Daimler)计划将旗下子公司Smart50%股权,出售给最大股东——中国吉利(Geely)汽车。纳尼?收购一个不太符合中国人买(xi)车(huan)习(da)惯(che)的品牌,吉利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在戴姆勒出售50%股权给吉利的“慷慨”行为公之于众之时?吃瓜群众不禁要问,戴姆勒究竟经历了什么?舍得将这么一个独特的品牌转手?

  的确,Smart“精灵”穿梭在大街小巷,就像MINI出现在视野里一样,被认为是一种出行时尚。作为戴姆勒在微型轿车市场的个性化品牌,已经和MINI、菲亚特500、甲壳虫一道,成为一种极具个性的文化符号,它们已经逾越汽车本身的功能性,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元素,也是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燃鹅…即使在很喜欢小车的欧洲,即使它曾经改变了小型车市场,即使它充满乐趣和可爱风格,也不能挽救Smart出现亏损的状况。在Smart被各种光环笼罩之下的事实却是:为Smart寻找新东家转亏为盈,已经成为戴姆勒集团的当务之急。吉利的收购可谓两家一拍即合,戴姆勒伸出的这枚橄榄枝究竟能否在华生根?对于戴姆勒需要搏一把,对吉利则是再次获得新的机遇。

  为何戴姆勒要出售Smart?

  “On My Way”难掩:产品扩张慢+销量下滑+连续亏损

  不管如何,眼下吉利与Smart喜结姻缘,是戴姆勒集团极为喜闻乐见的一件儿事儿!而吉利迫切“签收”之后,我们有望在未来看到Smart的新生,其中包括车型产品向更高级别发展、纯电动产品在中国近一步落地。

  虽然Smart代表了小型车领域的创新,但Smart已经从最初的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从销量来看,2017年smart全球交付量为13.6万辆,同比下滑6%;2018年smart品牌的全球销量下降4.6%至12.9万辆。拥有相似个性化定位的MINI品牌全球销量则高达36.15万辆,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Smart在整个戴姆勒集团的销量份额当中,每年只有13万辆产销,仅为梅赛德斯·奔驰225万辆汽车销量的一小部分。

  而销量下滑的背后连带着就是亏损,《金融时报》援引分析师指出,Smart自1997年前成立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盈利。据Evercore ISI估计,Smart每年亏损5亿至7亿欧元。So,现在明白为何迫切卖出了吧?

  Smart之路如何开花?

  电动化+产品拓张+中国制造+德国设计

  吉利通过与戴姆勒的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本土化发展,将致力推动Smart成为中国制造的电动化全球品牌,并于2022年开始全球销售。而新成立的公司,新款车型将由梅赛德斯·奔驰承担设计,吉利负责研发和制造。不过,目前的车型细节还没有具体披露。有预测称,新款车型将涉足B级车领域。

  其实Smart的电动化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7年,美国出售的车型已经全部电动化。很明显,戴姆勒集团看到了中国城市化,智能驾驶发展热潮、共享汽车蓬勃推进,为电动车带来发展宏利。

  在确立两家成立新合资公司和中国投产之后,大家最关心的是欧洲工厂将如何维持运营?戴姆勒已经通过投资5亿欧元,确保Smart Hambach工厂生产。Smart现有车型还将维持生产,并继续保持原产地制造直到2022年。Smart ForTwo系列车型,在法国Hambach工厂制造;Smart ForFour的生产,将继续在位于斯洛文尼亚的Novo Mesto工厂进行。可以预见,中国的制造优势、规模化的电动车产业,本土工厂的落地的优势,已经完全赶超欧洲,也将为Smart的复兴,注入强劲活力。

  学艺+赚钱,让中国品牌热衷“剁手”

  随着开放股比政策的不断推进,未来将有很多新合资阵营的出现。这其中,以中德汽车品牌的合资最引人遐想。

  聊到戴姆勒和吉利,就不得不提到宝马和长城的联姻!

  在2018年,宝马与长城官宣联姻,成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投产MINI纯电动车型之时,大家就将关注点转向与MINI有着同样品牌背景类型的Smart。亦有媒体猜想:“戴姆勒将与北汽合作,共谋Smart的未来”。

  燃鹅,从宝马和长城联想到戴姆勒和北汽的猜想,还曾经在2018年1月,被蔡澈博士“打脸”,他明确表现Smart尚无国产计划。

  事情总是在机遇面前变得不可预测,不但要国产,还没有选择北汽。

  从入股戴姆勒到去年10月,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在国内成立高端专车出行合资公司起,这种在一起的端倪已经不断显露。真正爱着Smart的确是吉利!

  而吉利选择戴姆勒也不是追时髦,更多是看中戴姆勒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现在和未来影响力。在研发和制造领域“玩电动”戴姆勒其实是一位低调行事的行业大佬!

  戴姆勒在电动化领域,一直是开放和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的化身。从自身看,作为传统豪华品牌,戴姆勒的新能源车型,具有快速、全面、丰富的产品支撑。包括奔驰EQ电动车子品牌,奔驰B级燃料电池车等。

  在合作领域,之前就与比亚迪展开合作,推出腾势电动车品牌;还与北汽新能源不断展开深入合作。在德国本土,还与与宝马展开合作,两家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在合作,并投资10亿美元用于开发全电动自动驾驶车型。可以看出,吉利的这次合作将是一次双赢的布局,吉利选择的这位德国老师兼朋友,没有白交!

  红点观察:而随着吉利近年来不断加速“百万产能”布局,其新能源业务的独立运营,将加速吉利推动销量不断冲击新高峰。同时,不断推动新能源项目发展,也将缓解吉利面对百万销量背后的产品压力。现如今,有了戴姆勒这位电动大咖的加盟,将让吉利拜师学艺的同时,更是如虎添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