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楊磊是88年的,和戴威都是八五後創業者,但兩者做事的風格,做業務的定力,的確不在一個量級上。

戴威拿了一副最好的牌,最終卻打成了最差的結局。哈囉拿了一副最一般的牌,卻成為了行業最終的收割者。命運的天平從ofo轉向哈囉,楊磊團隊做對了什麼?

文| 李成東

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ID:dgjdds)

摩拜賣給美團點評,ofo借債度日,不禁思考共享單車模式還靠譜嗎?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隨著政策監管加強,數以百計的共享單車企業倒閉,尤其是ofo的資金危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不只是投資圈對共享單車這個事情,談虎色變,大眾輿論甚至也在質疑共享單車的社會問題超過了其社會價值。

共享單車模式是否靠譜。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出行是剛需,而3公里內的出行解決方案,自行車是最佳選擇。就如七年前千團大戰的時候,也曾廣泛質疑過團購泡沫,儘管99.99%的團購公司已經倒閉,但勝者為王的美團點評即將赴香港IPO,市值600億美金。

共享單車泡沫過後,行業回歸理性,越來越清楚的看到哈囉成為了這個賽道的最大贏家。但哈囉的心絕對不只是侷限於共享單車,這也是為什麼昨天正式更名為「哈囉出行」!

?沒有一家願意給錢

哈囉單車是2016年9月上線的,也算是趕上了末班車,但僅僅手持數千萬美元融資,只能說是很一般的玩家。而當時ofo拿了一副最好的牌,做的時間最早,也最早拿到了阿里,以及出行巨頭滴滴的投資,融資金額上也是最大的。歷史累計融資超過12億美金。加上做的時間早,手裡積壓的用戶押金也是百億計。

而在2017年4月的時候,楊磊見過了所有能見的願意見的投資人,但沒有一家願意給錢。投資人直言,你這邊的需求1500萬美金,而友商的融資是3億美金。言外之意,共享單車賽道,勝負已分,投錢給你也是打水漂了。

?螞蟻金服戰略入股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在2017年4月的時候螞蟻金服也在加大與共享單車的支付合作,與微信支付爭奪共享單車出行場景。當然螞蟻金服最早合作方就是阿里投資的ofo,而哈囉是螞蟻金服開放合作的眾多共享單車品牌之一。

哈囉之所以被螞蟻金服看上,與這個合作是有非常大的直接關係。據說,當時螞蟻金服讓ofo貼了推廣標識,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而哈囉僅僅只用了2天的時間,且平均每個成本的花費要少得多。最終貼完後,還給合作方提供了貼好後的標識照片,以及對應的序列號。哈囉做事認真,高效,是在眾多螞蟻金服合作方裡面做的最好的一家。

在6月份的時候,後經哈囉投資方成為資本合夥人與螞蟻金服CEO井賢棟的私人關係,最終達成戰略投資協議。這個時候,歷史的天平開始從ofo轉向哈羅單車!

?逆襲的關鍵在於關注用戶而非關注競爭

我看到過很多的互聯網逆襲案例,但很少有像共享單車領域這麼快的大逆轉。比如3C起家的京東逆襲了新蛋網,但外資企業不足掛齒,包括後來的噹噹網。美團逆襲了拉手和滿座,但美團與後者起步時間相近,融資也沒有那麼大的差距,基本是在同一起跑線。

哈囉做共享單車的時候,天時地利人和,可以說沒有一個是具備的。尤其是等到哈囉要做共享單車的時候,阿里、滴滴已經站隊支持ofo,騰訊站隊支持摩拜,黃花菜都涼了。

楊磊是88年的,和戴威都是八五後創業者,但兩者做事的風格,做業務的定力,的確不在一個量級上。戴威拿了一副最好的牌,最終卻打成了最差的結局。哈囉拿了一副最一般的牌,卻成為了行業最終的收割者。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楊磊是所有眾多八五後互聯網創業者裡面最優秀的,沒有之一。從楊磊和他的團隊身上,我們總結了幾點非常值得其他創業者學習:

首先關注用戶,而不是關注競爭對手;

其次關注用戶體驗,而不是關注數量;

其三重視技術,而不是單純依賴資本燒錢實現擴張。

?哈囉出行,未來可期

經歷了單車市場的混戰,哈囉單車逆襲向上,在未來拓展共享出行領域的道路上,哈囉出行將憑藉此前在運營,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構建出行新生態。

在發布會上,哈囉出行公佈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啟動「地鐵+單車一體化智慧接駁」的創新合作,並聯合首汽約車、嘀嗒出行、高德地圖等多家出行服務商構築開放、多元、融合的智慧出行平臺,未來可期。

?創業,先立於不敗之地

之前也多次寫過,被東哥問及「何以一年多就反超摩拜和OFO?祕訣是什麼。」

楊磊說了一段話,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這段話,我建議創業者們都可以反覆思考幾遍。創業是馬拉松,總之要先立於不敗之地,才能言成功的機會可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