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yuansnotebook
上面那個網址會連結到小袁在facebook上新開辦的粉絲專頁-小袁筆記
現在每週會在粉專上發三篇小品文章,然後以週為單位整理到部落格裡
請大家到小袁筆記去看看順便按讚&分享喔~~



【化學/工業】2014.11.03賽璐珞

這個主題的靈感來自歷史課(咦?
歷史課談到清領臺灣的貿易,分析「樟腦」這項商品
歷史老師說樟腦之所以能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
是因為他是第一代塑膠-賽璐珞的原料

故事從19世紀中葉開始...
當時科學家已將棉花浸於硝酸和硫酸之中,製造出「硝化纖維」
由於硝化纖維易燃燒,主要用來填充槍枝
也將硝化纖維溶入乙醚及酒精的混合液中,做成「火棉膠」
火棉膠裡的酒精和乙醚揮發掉之後會形成薄膜,是第一代的ok繃

當時人們相當需要象牙,卻也體認到大象數目有限
因此對火棉膠這種能固化的材料寄予厚望
但是火棉膠的可塑性太低了,只能形成薄膜而已
此時,就輪到樟腦出場了...(掌聲?)

樟腦擔任的是「塑化劑」的角色,讓火棉膠能易於塑型
使用硝化纖維和樟腦的第一代塑膠,被命名為賽璐珞(Celluloid)

到頭來,賽璐珞因為太有彈性、遇熱會變形、容易燃燒等缺點,還是沒能取代象牙,在石化工業蓬勃的年代迅速被其他塑膠取代

不過現在我們仍然能看到賽璐珞的製品,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桌球
不妨握著乒乓球遙想一下,你手裡的是第一代塑膠呢XD



【袁觀點】2014.11.05為什麼?

聽說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適合當科學家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有著研究人員最重要的特質-好奇心

我們常常稱讚外國的自由學風給予孩子創造力和自信
批評我們的填鴨式教育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
究竟臺灣的學生為什麼都不太問為什麼呢?

大部分臺灣學生不瞭解一個現象的成因時,會想說......
如果這個現象的「為什麼」會考,那麼老師就會說
老師沒說,代表這個「為什麼」太難或不重要,不會考
我問老師「為什麼」只是徒增麻煩,乾脆別問吧~
久而久之,習慣看什麼背什麼,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問為什麼了

好啦上面那幾句只是小袁在自己嘀咕
這篇文章主要是要質疑107課鋼
107年開始,高中必修學分下降,廣開選修和校定必修
如此科目數將再增加,同質性學科會被切碎
另外本土語言科目將加開東南亞語言供學生選擇
試問若某國小全校有2人要選越南語,要如何上課?

唉~臺灣每次修課綱,都有「為更動而更動」的跡象
要不就是為了討好特定族羣,沒有理論背景隨便修改
請問教育部,到底「為什麼」又要修課綱了?



【動漫/熱力學】2014.11.07淺談熵(ㄕㄤ)

小袁最近把魔法少女小圓追完了(不是魔法少女小袁呦XD)
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動漫,將很多思想融入短短的動畫中
總之小袁把這部動漫推薦給成人,一定會有些收穫的(點頭)

今天不是要來捏他~小袁要來談談小圓裡的熱力學原理
熱力學第二定律:封閉系統中,熵的變化量必大於或等於零

簡單來說,熵是一個描述能量變「混亂」的情況
正常的能量能作功,但混亂後的無序能量則不行
而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熵不會減少
代表封閉系統,最終會導向一個混亂的結局
好像......有點哲學啊?(總之讓腦子混亂的就是哲學...XD)

熱寂理論(Heat Death)預測,宇宙最終會達到熵的最大值
所有能量都變成無法作功的無序能量
最終宇宙將沒有能維持運動或生命體存在的能量,近乎死亡

現實中這只是個沒有證據的概念,但動漫賦予了它更多的意義
為了避免熵不斷增加導致宇宙的終結
Incubator才創造了魔法少女這個工作

糟糕還是不小心劇透了一點...總之要跟大家說的是...
看動漫絕對不是浪費生命,也可以從中學到東西的X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