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來自數可視的數據新聞編輯丁英傑、產品經理李舒揚就數據短視頻、數據交互的製作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商學院的同學們進行了經驗交流、分享。如何製作出優秀的數據可視化作品,讓數據直觀可感、不再難懂?讓我們共同回顧本次經驗分享沙龍的精彩內容。

文末有驚喜噢

主講人介紹

丁傑英

數可視數據新聞編輯

李舒揚

數可視產品經理

Part.1

短視頻數據新聞怎樣做?

01

9步製作短視頻

製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主編、編輯、設計師、動畫師等的多方溝通與團隊合作。

02

如何明確選題?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立視頻內容確認文檔是非常實用的做法,從宏觀到細節,乃至配樂、圖案等等都需要進行細緻的溝通。

03

短視頻的不同類型有哪些?

小數據帶動大話題,宏觀數據爲背景

選取小的角度講述具有趣味性的故事,爲用戶留下深刻印象,帶動宏觀背景。

單一數據維度

數據維度較爲單一,因此在時間維度或地域廣度上要有所拓展。

短視頻《盤點各地人均GDP,北京超上海花了63年》

大數據維度,視覺效果+數據可視化呈現

數據量較大時,更要注重視覺效果與數據可視化的呈現,提升用戶對信息的接受度。

公司財務可視化

將財務報表等數據進行可視化呈現。

04

短視頻製作小貼士

如何認識“短視頻”這種形式?

時長確定語法,短視頻真的只是“短”視頻。短視頻的時長和容量有限,無法承載過於複雜的故事,要把一至兩分鐘利用好,這是很有挑戰性的。

如何把握視頻長度?

字數是衡量時長的標準之一:中文220字至240字每分鐘,英文130至150字每分鐘。

如何提升信息量?

如果畫面只呈現出配音中的信息,那麼直接聽廣播就可以了。畫面要做增量信息,傳達配音無法傳達的信息,並且使用戶以更加清楚、便捷的方式獲得更多信息量。

可視化的重點是什麼?

數據可視化是“數據的可視化”,可視化的重點在於強調數據,通過可視化形式將數據的大、小、多、少直觀展現出來,讓抽象的數據具象化。

Part.2

交互數據新聞怎樣做?

01

怎樣從無到有?

02

如何建立用戶思維?

在數據中創造同理心,結合所掌握的數據以及內容同理用戶,並思考以下問題:

用戶是誰?

在哪裏觀看(手機、電腦……)?

用戶對作品主題了解多少?

用戶會被什麼樣的內容或形式吸引(可以讀懂的、新奇的、未知的……)?

我們的內容核心是什麼?

在製作過程中,要抱有爲用戶(讀者)創作的意識,滿足讀者的好奇與探究,爲讀者提供有效的數據集,儘量做到增強讀者的現有知識或改變讀者的認知,帶來較好的閱讀體驗,從而引發讀者的交流與分享。

乾貨福利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數可視參考資料庫,內含數據可視化作品資料及多種數據可視化工具等。

本期編輯:潘瑾瑜 李坤晉 喻子豪 許佳蕊

往期回顧

特別策劃

技術前沿

報道規範

趣聞雜談

數據新聞習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