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人婚後寧願加班,或者哪怕在外面晃盪,也不願意儘早回家。

  一開始我以爲只是我身邊的出現的特例,畢竟家是一個人最溫暖的港灣和依靠,誰不想蜷縮在這避風港裏,喘息,生活,做回自己。

  可昨天和朋友喫飯聊到這個,朋友一拍桌子:"這絕對不是特例,我身邊也有大把大把這樣的人。"

  八卦是女人的天性,我們就這個問題聊了很多,也總結了下,出現了這種情況的,更多趨於這兩種婚後生活狀態。

  01

  和公婆同住的情況下,女人不願意早回家。

  以我的同事莉莉爲例子,自從婚後和公婆住在一起後,她加班最勤,部門有個聚餐活動什麼的她也最積極。

  偶爾,她還會主動約像我們這樣的單身狗一起喫飯逛街。

  我有時候調侃她:"你都嫁做人婦了,怎麼還不收收心,就知道在外面鬼混。"

  有一次,她情緒頗爲低落,絮絮叨叨跟我說了不少。

  她說,在家裏她感覺到很拘謹,很壓抑,怎麼也融不進去,始終沒有歸屬感。

  飯桌上,老公和公婆用方言話家常,她一句也聽不懂,他們談笑風生,她跟傻子一樣只能埋頭喫飯。

  飯後,她收拾碗筷想刷碗,婆婆從她手裏搶過來,讓她去休息。她喫完直接去沙發上看電視,婆婆又會甩臉色,冷嘲熱諷得感嘆自己勞碌命。

  她在衛生間時間稍微長一點,公公就不避諱的敲門,一會兒說自己要上廁所,一會兒說想趕快衝個涼要睡覺了。

  她知道這些只是公公的藉口,就是嫌她洗澡時間太長,浪費水了,但公公的這種做法,讓她也很尷尬。

  她也很反感自己洗衣服拖地的時候,婆婆就站在她旁邊,一會兒說洗衣液放多了,一會兒說她拖把水沒擰乾。

  有時候,她和老公帶着玩笑的拌嘴打鬧,兩人樂在其中時,公婆卻從中插進來,不是指責老公口無遮攔,就是責怪她沒輕沒重。

  甚至,莉莉買束花,公公會唉聲嘆氣說她不會過日子,莉莉買點小零食,婆婆會拐着彎問她是不是家裏的飯喫不飽,就連莉莉的快遞,婆婆也不經她同意就拆開。

  莉莉也和老公表達過這些不滿,但老公都覺得只是小事,勸她多擔待點。

  可是就是這一件兩件小事堆積起來不滿讓莉莉始終對這個家沒有歸屬感,甚至覺得公司都比那個家更讓她放鬆。

  02

  家有三歲以內小孩子的情況下,男人不願意早回家。

  孩子的到來,會給一個家庭帶來不少歡笑和希望,也會喚醒一個男人的責任擔當感。

  但男人的這種意識感,會隨着孩子整日整夜的啼哭,耗盡體力心力得去抱去哄而消磨殆盡。

  當他在外面打拼了一天,已經精疲力盡了,還沒踏進門,便聽到屋內傳來孩子的哭聲,一進門,便看到妻子抓狂埋怨的臉,還有喋喋不休的指責,抵觸便從心底油然而生。

  男人覺得很累,家已經不是一個可以卸下防備好好休息的地方了,已經成了比職場更艱難的戰場。

  女人也覺得很委屈,她已經被這個小怪物折騰了一天,好不容易盼到丈夫下班回來,渴望他能幫自己分擔點,可看到丈夫這張不情願的臉,她的臉色也好不到哪裏去了。

  於是,這個曾經溫暖的小家只剩下孩子不知愁的啼哭不已,曾經膩歪在情話堆裏的小夫妻卻越來越相顧無言。

  慢慢的,男人寧願孤獨得加着班,或者躲在車裏抽着一根又一根菸,企圖熬到最後一刻再回那個爲之奮鬥的小家。

  03

  其實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如果這個家不能讓他們覺得放鬆和舒適,如果不能讓他們心安理得卸下防備做回真正的自我,那麼,這個家也不再是他們心底那個家。

  但更多時候,家給予我們依靠,家也需要我們去理解,去經營。

  家給予我們庇護,但家也需要我們去承擔責任。

  只有懷着一顆包容的心,去理解家的不足之處,方能真正融入。

  只有揣着一顆負責的心,去擔起家給予你的責任,方能成就真正的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