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筆者2019年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專碩)擬錄取,於今,將自己過去一些時日的考研經驗與心得分享給諸位。

說明一下筆者的情況,理科出身,數學功底還可以,以前沒學過邏輯,英語還行。在整個8-12月的學習過程中,個人不太喜歡幹看書,所以全程視頻看得比較多,也沒有報過任何班。該貼完全是根據個人經歷所寫,故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僅供大家參考,不喜勿噴,謝謝!

一、初始

1. 總體時間安排

筆者在六七月份就已經把學習所需要的書買好了(618年中大促,hhh),然後從8月份正式開始準備,一直到12月份,歷時共約5個月。其中,每天是朝6晚11,一般每天的學習時長為13個小時左右,由於每週五下午圖書館閉館,故週五晚上休息(出去浪!喫喝玩樂,嘿嘿),一般兩天運動一次,比如跑步、散步。

下圖為筆者的整個學習時間段的大致安排,僅供參考。

8-12月 學習規劃

(1) 數學

推薦書籍:《數學高分指南》陳劍

推薦老師:陳劍

這本書的知識點很齊全,排版設計比較工整,內容上幾乎沒有什麼錯誤。但是需要「就著視頻喫」,視頻中有很多解釋與拓展,內容較多,可以記在書上,也可以準備一個小本本。陳劍老師有點口吃,需要你有些耐心,方可有大的收穫(不要忘了,有一種速度叫做倍速)。此外,筆者買過《老呂數學母題800練》,覺得並沒有什麼大的用處,而且還存在一些錯誤,若有意購買,請慎選。

進度安排:可以按照書籍編排來控制學習進度。第一遍,學習基礎篇,第二遍,學習強化篇,此過程基本能將整本書的知識點掃一遍,筆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即整個8月一刷高分指南。在9月,二刷該書時,準備一個錯題本,分類整理自己第二遍還做錯或不會做或有意義的題。之後,筆者用母題800練來刷題,你可以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刷題利器進行鞏固。11月份開始做真題,在做第一遍的時候就應該控制時間,可以把每份真題的做題時間控制在40分鐘以內。之後二刷甚至多刷,進行錯題整理。

(2) 邏輯

推薦書籍:《老呂邏輯要點精編》呂建剛 《邏輯1000題一點通》

推薦老師:老呂、鑫全工作室

邏輯入門首推老呂,特別是他的【一天學會形式邏輯】,一開始看他的視頻,有的同學可能回和筆者一樣不太能接受,筆者想說,每個老師都有其特色,習慣了就好;論證邏輯部分推薦趙鑫全、熊師路等,綜合推理部分推薦熊師路、韓奕等,韓奕老師人美聲甜。

進度安排:

8月,學習基本邏輯知識。根據邏輯要點精編,結合老呂的課程學習形式邏輯。由於筆者推薦論證邏輯與綜合邏輯跟著鑫全工作室學習,故建議購買一本他們出的基礎邏輯書籍,因為老呂的邏輯要點精編在這部分的內容編排與鑫全的有所不同。筆者當初因為這部分不太能接受老呂,轉站鑫全時,浪費了許多時間。但如果你能跟上老呂的講解,繼續用邏輯要點精編也是沒有問題的。9月,可以在第一遍的基礎上作出調整,進行二刷。

在掌握基礎知識後,就可以進行綜合練習了,刷邏輯千題。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與時間安排決定做題頻次,但是如果要做就要一次做全套(30題),這樣才能達到效果。前期可以把時間控制在1個小時左右,後期可以縮減到45分鐘左右。在做題過程中,對自己不清楚的題做上標記,題目做完後再查找資料以消滅知識盲區。11月,做真題,研究真題,二刷甚至多刷真題,整理錯題,一刷時每套做題時間可以控制在40-60分鐘。

推薦APP:掃描全能王

由於邏輯題一般比較長,所以錯題整理可以選擇剪貼的方式,如果你不願意剪切並可以接受電子版,那麼筆者可以向你推薦這一款APP,可以將錯題掃描成電子版,後期可以合成文檔列印出來。

(3) 寫作

推薦書籍:《寫作攻略》、《寫作歷年真題全解 論說文篇》、《寫作歷年真題全解 論證有效性分析篇》王誠

推薦老師:老呂、王誠

筆者開始是跟著老呂學習的,他的教學比較注重模板與套路。但筆者認為若想考高分,光靠背模板遠遠是不夠的,得有自己的思想,這樣即使碰到的寫作題目是多麼出人意料(筆者對19年的作文題目有陰影),你也可以有話可說。王誠老師的寫作課你可以當成人生課或心理課來聽,但不要忘記做筆記喲!

進度安排:

寫作部分不用太著急,也不能不著急。筆者是從9月份開始準備寫作的,跟著老呂的《論證有效性分析入門》和《論說文1天速成》入門,這兩門課可以快速幫助我們對寫作有個基本瞭解。之後,將《寫作攻略》看了一遍。

在進行寫作學習階段,自己一定要多寫,不能光看,俗話說,看花容易繡花難。不一定要報修改班,可以找些研友一起定期寫,互相修改,不管寫得多像一坨shi,都要拉完,隨別人去說「Shit!」。在經過別人指點後,對初稿進行修改,這樣寫作才能得到提升。自己寫完後,可以看看歷年真題中別人寫的文章,對其進行分析總結。

當然,論說文寫作也需要積累素材,這裡的素材不一定都是些人物案例,還有思考問題的角度。可以根據各類話題,從今日話題、寫作歷年真題全解等資源中有選擇地積累素材。

推薦公眾號:今日頭條、專碩王誠

(4) 管理類聯考

推薦書籍:《綜合曆年真題精點》

解析比較詳細準確。

進度安排:真題不要太早就開始做,先把基礎打牢,到中後期好好研究真題,多做幾遍。其實,真題不一定要整套整套地做,如上文,真題各部分分開做是絕對沒問題的,但是一定要把控好各部分的時間。

(5) 英語

推薦書籍:《戀練有詞》朱偉 《歷年考研英語(二)真題解析及複習思路》

推薦老師:唐遲、蔣軍虎。他們各自有一套自己的做題技巧。還有一個比較小眾的老師叫邵寧,關於他的網課比較少,筆者只看過他的寫作課,講得都是乾貨,授課也很幽默風趣。

進度安排:考研英語不考聽力,簡直萬歲!但是要背單詞,背唄,背唄,背唄……這是一個貫穿考研「全文」的重要「線索」。《戀練有詞》總共有三十個單元,筆者以為可以結合配套視頻(因為視頻中有很多記憶技巧與拓展),每天一個單元地進行學習,睡覺前再溫習一下,8月份可以背完整本書,日後還需要鞏固。後期做真題的時候,記得背其中不認識的單詞,黃皮書有標出大多人們不認識的單詞,可以加以利用。

在9、10月,可以看看網課,學習解題技巧。有些人說先前可以做做英語一的真題,筆者在9月份做過,覺得沒有必要,因為英語一與英語二的出題方式完全不一樣,思路差異很大,所以,英語一可以當做閱讀材料,而沒必要學習其做題思路。但若你還是想嘗試做做英語一,那麼推薦你看唐遲老師的講解,至於英語二,推薦老蔣的課程。閱讀是重頭戲,要多花時間,完型分值不大但難度是有的,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聽聽老蔣講的技巧,足矣。至於新題型,那是整張試卷最簡單的部分,基礎好的同學,直接可以略過學習,也無需做英語一。翻譯部分,英語二的翻譯比英語一簡單很多,筆者聽過新東方唐靜的翻譯課,適合英語一,難度比較大,而且很耗時間,不太推薦英語二的同學去聽。只要把單詞背好,多做閱讀題看懂長難句之後,翻譯題就很簡單了。可以聽一聽老蔣的翻譯課,不用花太多時間。

10-11月,做真題,學習寫作。寫作部分,可以跟著小眾老師邵寧學習,他一般會總結一些寫作思路、思考角度,便於用於實際寫作。整篇背誦,很喫力,不適合筆者。老蔣會給出一些好的模板,但是由於跟著老蔣學習的人太多,故後期自己需要根據已經掌握的素材,針對各類作文編寫有自己特色的個人模板。

推薦APP:默默背單詞

其中收錄了《戀練有詞》中的單詞,可以幫助我們每天進行複習。

(6) 衝刺階段

模擬卷:

筆者大概留出一個月的時間來做模擬題,12月份一定要開始做模擬套卷,一定要按照正規考試那樣計時做,模擬考試全程,提前適應,找到考試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做題順序和做題戰略。

市面上模擬卷很多,可以拼著做,也可以選擇某一本。筆者當初用的是冪學模擬卷的數學部分與王誠預測卷裡面的邏輯與寫作部分,感覺還可以。英語部分,筆者用過張劍與老蔣的模擬題,感覺題目都比較難,不像英語二的水平。

推薦課程:

1) 陳劍蒙猜大法。主要講如何蒙答案,考場上遇到不會做或者沒時間做的題,可以試試。

2) 鑫全臨門一腳,總結各種類型的邏輯題。

3) 王誠寫作救命班。老王給你講,針對各類話題,應該如何著手。雖然在19年一點也沒用上,但還是要推薦。

4) 老蔣閱讀逆襲課程、考前作文。

PS:給大家推薦一些資源:

推薦公眾號:考研加油站吧、野蠻生長考研吧、給力考研資料、研學公子(大叔)

推薦APP:嗶哩嗶哩,百度雲盤,播放器OPlayer(可以多倍速)

二、複試

1. 複試前

在成績出來以後,對自己的分數進行一下評估,但千萬不要過早放棄。

(1) 若卡在往年的分數線上,可以提前尋找一些調劑信息。

(2) 若感覺穩了,筆者的建議是本科表現十分優秀的同學(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可以找找導師,給老師發郵件(PS:老師一般喜歡主動的學生),會增加導師對你的印象,甚至還可以約其進一步面談。若並無突出成就,建議就好好準備複試吧,因為導師一般回復得很官方回復,而且面試的時候不一定會碰到你發過郵件的老師,故心無旁騖地準備複試吧,待正式錄取後,再聯繫也不遲。

(3) 如果能找到直系學長學姐就再好不過了,直接向他們請教,詢問往年的複試題。

2. 複試中

請不要因初始考得好而驕傲放縱,也不要因初始成績比較差而灰心喪氣,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複試或者說面試過程中有多少變數。筆試好好寫,自由發揮(hun)吧!對於面試,筆者最大的感受就是七分靠打拚三分天註定,祝你們好運!

3. 複試後

靜靜等待!有的學校可能會打傳說中的「死亡電話」,這種電話打得很快,一般半天就打完了,如果你在聽到風聲的時候沒有收到電話,那麼恭喜你,你應該安全了。

整個複試過程有什麼問題,都可以聯繫院辦進行諮詢。

總結:

在開始學習後的一段時間裡,你會感覺到很充實,畢竟你學到了很多新知識,之後的一些日子,你可能會很苦惱,煩惱自己怎麼不會做,怎麼沒有進步,這是一個瓶頸期,不要慌張,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堅持下去,你終將看到自己的成長。

預祝諸君成功上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